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一次阅读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时,我就被深深地感动了。《金色的鱼钩》主要写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3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他们,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文章记叙真实而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体验了当时的动人情景。老班长啊,当指导员向你布置任务时,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3个病号吃不上东西时,你整夜合不拢眼;当你钓到鱼时,你让病号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骨;当小病号发现你的秘密时,你嘱咐  相似文献   

2.
我读了《金色的鱼钩》后,很感动。这篇文章记叙了1935年秋,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40多岁的老班长带着3个病号艰难地走着。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就找野菜,  相似文献   

3.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过程中 ,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朗读 ,并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读。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也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读到“老班长 ,你吃啊 !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 ,教师说 :“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 ,自己啃鱼骨头 ,直到眼睛看不见了 ,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 ,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 ,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 ,会有怎样的感受 ?让我也试读一次吧 !”教师哽咽着声音读 :“老班长 ,你吃啊 !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 !”教室里格外沉静 ,只见有的学生在擦腮边的泪水…  相似文献   

4.
教《金色的鱼钩》这类篇幅较长的课文要把握两点:课文特点与单元重点。《金色的鱼钩》通过对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自己却牺牲了的叙述,表现了他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党的高贵品质。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无法直接刻画老班长的内心,故而较多地描写其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外表因素。同时该文系阅读课文,宜用半扶半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县初中招生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根据《金色的鱼钩》的主要内容,代替课文中的‘我’写一封信,向北京革命烈士纪念馆介绍过草地时,老班长为了照顾‘我们’三个病号,不惜牺牲自己的经过。”要求全文不少于300字,也不得超过600字,并提示了《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规定了受信单位、写信人及写信日期。为什么出这样的一道题?我们命题小组原来的意图是打算通过这道作文题,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  相似文献   

6.
一、分析课文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对题目理解得透彻,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写作时恰当选材、组材。为什么学生作文时,总有脱离题目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审题能力不高。为此,我在讲读每篇课文时,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审题,来弄清作者的选材范围、重点及所要说明的主题。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弄清它是以什么命题的;分析这个题目的意义,然后为学生留下思考题:这篇课文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呢?在分析讲读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题目的作用,学生就会感到这个题目能突出反映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在出示几个文题:《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老班长用鱼钩挽救三个病号》、《老班长不喝鱼汤》等让学生对比,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金色的鱼钩》这一个文题最能突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了文题要为中心服务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叙事写人,突出了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外表和内心”。故事记叙了长征途中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纵情讴歌了老班长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这篇课文可以从文章的结构特点及艺  相似文献   

8.
《金色的鱼钩》记叙了老班长为了党交给的护送三个病号走出草地的任务,最后不幸牺牲在草地边缘的事,歌颂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时,教师若能紧抓作者描写他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引导学生读、思、划、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中心,便可达到长文短教,省时高效之目的。第一次——病号“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三年级的一次朝会上,当我满含深情地给孩子们讲完每周故事《爸爸的小护士》的时候,许多孩子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那一幕情景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孩子们对爱的感受多深啊!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有责任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的含义——那就是奉献爱心的快乐!于是,我把队员们召集起来出点子、想  相似文献   

10.
追踪(小说)     
一多棒的老师,也怕学生突然捣乱,把好端端的一堂课搅个一塌糊涂。语文课上,李老师那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讲解把同学们深深地吸引住了——《金色的鱼钩》讲得很成功。她朗声说道:“下面,听我把课文的最后部分朗读一遍……”  相似文献   

11.
冒石宏 《小学生》2009,(4):12-13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当毛阿敏的《天之大》飘飘悠悠地在耳边响起时,一种久违的感动从心底悄悄地蔓延开去。是啊,妈妈的爱完美无瑕,在她的身上总会有些感动让我们流泪。这不,昨天的作文——《感动·妈妈》,同学们个个写得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12.
案例背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听了某位老师执教的《从一滴水说起》,不禁为他的课堂教学艺术而折服,尤其是他设计的“切苹果”游戏,更称得上经典。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切苹果”中清楚地明白了世界缺水的现状,深深地感受到节水的重要。这么好的设计,不正可以现学现卖吗?于是,我稍加改动,打算让自己的学生也好好感动感动。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第三次“切苹果”的重要关头,有几个孩子居然小声地嘀咕:“剩下的苹果脏了,还怎么吃呀。”真是大煞风景,在气恼之余,我不由地心虚起来:是啊,我在提倡节水的同时,却在浪费着苹果。我们的…  相似文献   

13.
《金色的鱼钩》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 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 事。本文借物喻人,“借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 的金色光芒”,透过老班长衰老的外貌,反常的神态,矛盾 的行为,展示了老班长一心为伤员着想,舍已救人的美好 心灵和闪光形象。 衰老的外貌 文中以老班长外貌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老班长出 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不到40岁的军人,本应是身 强体壮而他却驼背,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 得未老先衰,老班长是一个饱经风霜的红军战士。他为照 顾三个伤员过草地吃了不少苦,随着故事的发展,老班长 的外貌越来越衰老;三个伤员一天天瘦下去,可他比几个 伤员瘦得还厉害;他昼夜劳累,把眼睛给熬坏了;这样下 去,他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临死之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使我感动的事实在太多了,但我不为一件漂亮的衣服所感动,不为能住上豪华的房子所感动,不为金钱所感动,不为名利所感动……能感动我的只有世间那点点滴滴的真情。一缕白发使我感动某日,妈妈头痛,她让我给她按摩按摩。当我按摩时突然发现妈妈头上已有一缕白发,顿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股热流冲向眼窝,泪水一滴一滴掉在妈妈的背上。妈妈啊,你刚过不惑之年,怎么就有了白发?是不是因为我不听话让你费心,是不是因为我考得不太好让你寒心,是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让你劳心,是不是……妈妈,为了我的成长,为了这个家庭,为了你的事业,你…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本有眼泪,有欢笑,也有启迪的书,当你翻开它的扉页,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望着你,没错,这就是海伦·凯勒。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深地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结束时,有一听课教师很幽默地说“:我听了一天的课‘,感动’了一天,回去继续‘感动’。”乍一听以为是这位教师是多么的多愁善感呢!其实“,感动”是这一天里各位执教教师的一种风格、一种格调,也是时下大家的课堂中最流行的两个字。如一位教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过程里就是这样一次次地提及“感动”两字的:引导谈话,导入新课,初谈感动;理清故事,选择学习,自悟感动;引导交流,重点体会,深悟感动;课外引入,深度拓展,深化感动;说写结合,提升情感,内化感动。(当然不是说这样的设计不好)又如另一位教师设计的《夏日绝句》,他的设计意图里也是围绕着“感动”两字而定的:诗词中的感悟成语中的感悟,典故中的感悟,人生中的感悟。再如一位教师教的《詹天佑》无论是在他的导语里,还是在他的过渡语中,都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感动”两字。无论是在他的穿插语里,还是在他的结束语里,都有“感动”两字出现。导语里,这种为国分忧的精神,这种挺身而出的壮举,怎能不让今天的我们深深地感动,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次。穿插语里请你告诉大家,是什么让你感动了你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将你的感动表达出来吗?如果让你从句中挑一个词说明詹天佑为...  相似文献   

17.
红色革命经典,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段历史的印记,它的人文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容忽视的。翻开曾经的语文教材,《金色的鱼钩》《草地夜行》《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年来感化了我们的思想,感动了我们的心灵,更感染了我们的行动。然而,当那个时  相似文献   

18.
师最近我们学了好多写人的文章,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写一个人的特点。你们能不能举例复习一下?生《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通过记叙邱少云同志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直到牺牲的事,赞扬邱少云同志为了革命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的品质。生《金色的鱼钩》一课通过记叙老班长为了把三个伤病员带出草地而自己牺牲了的事,赞扬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师你们说为什么这些文章能感动人呢?  相似文献   

19.
我在教《金色的鱼钩》一课时,除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练外,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动学生释疑解难,以求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学生根据课文各段的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 1.课文第一段主要写老班长接受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的任务,为什么要描写老班长的外貌? 2.《草原》一课把草原景色写得那么美,为什么在草地上战士们却受到了饥饿的威胁? 3.三个病号为什么只有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的秘密? 4.课文开头写老班长对人特别亲,但为什么后来对小梁说话又变得严厉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至今,那节课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晴朗下午,我带着全班45个孩子共同阅读了一本名为《活了100万次的猫》的绘本,就是这简单的线条、生动的画面,简短但很温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当我和孩子们的目光相遇时,我看到他们眼圈里泛着泪光,感动在彼此的心底。这感觉像温暖的阳光,像一只大手,宽厚而又温暖地搭在我们的背上,让我们的心柔软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