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前期,新旧秩序之间争夺话语霸权的斗争随着殖民主义的溃败和民族国家的崛起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帝国主义、殖民话语对旧秩序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肯定;民族主义、革命话语对新秩序表现为视死如归的追求。百余年来,不断有人试图冲破“欧洲中心论”的藩篱重构叙事范式。民族主义往往被后进国家和地区用于新的叙事范式的建构。美国史学家杜赞奇的代表作《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以下简称《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就试图剖析这样一场思想和范式的变革。作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中国新闻奖,其每年颁奖都成为新闻界年度盛事,而设立于2010年的国际传播奖,已然走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历经变动,在保证报道主题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协作共促,经历了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不断通过理念和行动创新,向成熟迈进。在探索阶段的叙事层次上,由宏大国家叙事逐渐走向多元叙事;叙事语态上,凸显人文理念;叙事视角上,"自我"转向"他我"。在调整阶段的报道方式上,突破固有报道理念;报道风格上,开拓平等视角;报道模式上,提升可看度。在发展阶段的话语表达方式上,重塑国人形象;话语报道形式上,讲好中国故事;话语呈现模式上,强化新闻多元与回归。诸多的创新表达手法,体现了中国媒体话语形态的重大转变;而话语自信的综合提升,正是国家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明证。  相似文献   

3.
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武汉各家媒体拉开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的序幕,形成了"建构辛亥百年文化"的集体报道行动。本文以现有的辛亥百年纪念报道文本为例,探讨此次集体报道行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本文认为,作为媒介关于辛亥百年的集体报道行动,通过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事件分析"、"主观想象"和"日常生活视野"的空间话语叙事,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寻求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结构范式,既是记者赢得新闻时效的写作策略规约,又是读者浏览解读新闻主旨的认知图式。本文基于英语新闻报道的真实话语语料,从文体和传播的视角,探讨了英语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与意识形态的表现关系、消息来源引述范式、新闻标题的复合变体、导语的结构范式和倒金字塔语篇叙事结构等方面的文体特点,从而揭示新闻传播的话语信息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5.
代玉菲 《视听》2018,(6):60-62
本文以真人秀节目《我们的侣行》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该节目的叙事范式及价值内核进行分析,挖掘该节目的成功之处,从而给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启示。作为一档纯素人参与的纪实类真人秀,《我们的侣行》节目以个体叙事为载体,以国家理念为内核,在叙事范式上体现为多元的叙事内容、纪实的叙事话语、草根的叙事主体,传达出民族自信、家国情怀、当代理念三个层面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武汉各家媒体拉开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的序幕,形成了“建构辛亥百年文化”的集体报道行动.本文以现有的辛亥百年纪念报道文本为例,探讨此次集体报道行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本文认为,作为媒介关于辛亥百年的集体报道行动,通过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一一一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事件分析”、“主观想象”和“日常生活视野”的空间话语叙事,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寻求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承人口述史是一种发生在传承人与研究者之间的具有主体间性的“合作叙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多元行动主体中,传承人作为记忆主体、言说主体和书写主体等传承主体,研究者作为言说主体、书写主体等保护主体,各自拥有独特的社会身份、叙事特征和文化功能。文中结合传承人口述史访谈个案,从“主位”视域分析交互主体的叙事模式、叙事策略与叙事规律等,从而还原其主体性。同时,立足于文化整体性研究角度,打破二元对立,消除主体单一性,实现叙事主体的身份获致与话语建构,即传承人由“研究客体”转变为“文化实践主体”,研究者由“资料获取者”转变为“文化参与者”,在参与主体身份认同的交流叙事过程中建立传承人口述史叙事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是传授学科常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构建共同体学科想象的关键渠道.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新闻史教科书的编撰,以中国史学革命范式为基底,通过对中国新闻史进行重新书写,再造学科常识,重构历史想象,从而对中国新闻史学共同体进行生产与再生产.  相似文献   

9.
宋煜 《东南传播》2012,(12):99-100
作为一种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结构规律以及各要素相互关联的叙事类型,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也可以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审视。本文借鉴叙事学故事、话语和意义建构等理论,对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讲什么"、"怎么讲"和"为什么"进行剖析,从而梳理出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话语方法对《人民日报》玉树地震报道的国家认同和国家话语进行分析,认为国家话语通过话语在场、话语共存和话语记忆等分别以报道对象、评论、报道语词等强调了党/国、家/国的同构特征;以媒介仪式强化了国家认同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1.
赵敏 《现代传播》2019,(12):91-96
《西游记》传播四百余年,横跨了多个国家与地区,不同民族与文化展开了各自的西游想象,塑造了多元的西游想象图谱,形成了全球西游传播体系。在这个全球化的西游想象系统中,美国好莱坞电影改编版在海外改编本中别树一帜,其通过一系列创意想象,将文化政治编码其中,无论是"英雄"符号的再编码,还是具有压制性的对话机制的设定,都是意图通过对中国文化独特的想象方式,在文化权力关系的博弈中,尤其在新世纪的"崛起中国"的话语语境下,来实现对美国价值"优越性"的强调,力证西方价值的普适性,从而证明美国作为世界秩序宰制力量的无可辩驳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的融合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文本载体,以“脱贫攻坚”为代表的重大主题报道已逐步从本土议题走向国际视野,有关脱贫攻坚的国际新闻报道可被视为国际传播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国家叙事实践。本研究基于数字新闻学和叙事学等理论,考察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客户端和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脱贫攻坚”主题报道。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叙事在命题、策略和画面上呈现从“攻坚”到“共建”的叙事转向和语态拟合,包括短视频叙事在内的数字叙事形态突出冲突性和趣味性并通过叙事命题的精细化设置实现国家叙事的话语创新。国家叙事可被视为“一种新型公共关系”,国家叙事的元叙事、叙事主体性以及如何在“内外”和“中西”之间重塑理论张力,是拓深国家叙事理论体系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4,(23)
本文以1927-1949年的《新疆日报》(原名《天山日报》)为研究对象,在解放前新疆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国家话语在新疆的建构与变迁,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话语与地方、民族话语的对抗与平衡,从而揭示新疆问题与国家话语在新疆的叙述结构间的关系,获得对当前新疆问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张洋洋 《视听》2023,(2):13-16
近年来,以主流意识为主体内涵的影视作品席卷各大卫视与网络平台。主流影视叙事以想象消费的青春化呈现、话语表意的青春化书写、形象表征的青春化演绎,搭建起新主流影视与青年受众的话语表达机制,并在情感互动与思想激荡中,实现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召唤。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利比亚撤侨事件报道为例,通过对比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关注点的差异来考量传统媒体涉外报道影响力的提升空间。传统媒体的报道与关注点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决定成立由张德江副总理担任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我驻利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至此,大规模的撤侨行动拉开帷幕。2月22日开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  相似文献   

16.
国家形象影像表达的话语策略,应该摒弃话语思考中的抽象思维惯性、话语传递中的宣教思维惯性、话语选择中的影像思维惯性,从影像叙事的表现蒙太奇策略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蒙太奇策略,让影像人物从符号变得真实,让影像叙事从诉诸理性转变为诉诸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得客观,进而增强国家形象片的愉悦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李庚 《现代传播》2019,(11):98-101
与国家民族历史叙事的紧密对应关系,使年代剧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具备了特殊的身份认同功能。因而,完成富有当代文化特质的意义生成,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对于年代剧的创作以及研究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考察当前国产年代剧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到电视剧文本主要通过三种层面的意义生成机制,有效达成了其关于个体、民族、国家和社会层面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表征。其一,采用编年体叙事框架,把较长的历史时段作为故事依托;其二,以"家国同构"的内在话语逻辑,将"小人物"与"大历史"相关联;其三,选择将"个体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缝合的叙事策略,用两性情爱话语的"错位叙述"呈现个体复杂而幽微的日常生活世界,以此折射历史的变革,从而实现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构。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争议性事件中膨胀的公众书写和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将"邓玉娇事件"作为案例,运用框架建构和话语实践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公众书写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热衷于使用道德评价框架,以提供观点为主,价值框架突出,道德话语实践倾向明显;报纸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要采取事实认定框架和事件解决框架,运用推演事实和进行社会改革的框架视角,追问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偏向"公众一方",而在事件解决期则偏向"政府一方",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一致。公众书写和专业媒体报道呼吁、重申和强调社会价值观,是达至社会共识和重新整合社会的重要过程。公众书写创造的"业余主义书写范式"存在促动和发展"专业主义书写范式"的可能,需要不断推动公众理性参与事件,促使专业媒体平衡报道事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949年至1965年<人民日报>的医疗队下乡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传媒、医学与国家的关系.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生产场域之一, <人民日报>的报道有相对固定的叙述模式:医疗队代表着科学、进步的现代化力量,如同阳光般照射在我国的广袤疆域.在这种叙事模式中,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提供医疗保障,既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也是一种对现代民族一国家想象的建构:但在1965年,这一报道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医疗队从改造国家病弱肌体的主体变成被改造的对象.这一戏剧性变化也映射了国家政治、经济深层矛盾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9,(11):71-79
本文借由"武汉长江大桥"这一物理媒介,理清"交通"与"传播"间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进一步探讨传播物质性转向的可能性。1954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拉开了举国关注修建长江大桥的序幕。最初的大桥是作为建国初期的工业化重大工程发挥着交通运输功能,它允许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穿过水域的障碍,使南方与北方的经济社会交往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大桥工程的持续性和高密度的新闻报道,构建了新中国初期"想象的共同体",加深了民众对于民族国家同一性和政治体系完整性的认同。计划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促使大桥成为了国家的象征性表征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符号。它的交通功能作用也逐渐从官方话语叙事中退场,转变为城市记忆的物质性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