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着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客观地考察其政治参与程度、社会影响与发展态势,有助于规范、引导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东方的专制制度,还是经济的停滞不前,都是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地分析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社会的作用,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这是打开认识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开启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政治文化发挥着极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兴起,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总体形态开始发生变迁,呈现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意识形态化走向政治文化的世俗化,从二元对立走向合和,从从属型政治文化走向参与型政治文化,从依附型政治文化走向自主型政治文化的特征。完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一变迁过程,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几千年来的中国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实质性特 征。这是由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这样。中国古代哲学在主题、世界观、社会功能三个方面,都令人信服地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几千年来伟大中华民族寻求生存和发展,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消弭战乱、治国安邦的丰富政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秉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丰富理论遗产,建构好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是新课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政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滋养历练中,透彻地认清事物,感悟真理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智慧的  相似文献   

6.
祥瑞灾异思想曾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社会产生过深远地影响,它的主要政治功能是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太平广记》中祥瑞灾异的研究,考察祥瑞灾异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观念表现,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特别是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变迁,我们要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深刻地认识意识形态变迁的过程,分析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反过来促进意识形态的变迁,进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马相伯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 ,马相伯曾经是洋务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但屡屡受挫的政治实践加深了他对晚清腐朽社会的认识。特别是 1887年欧游回国后 ,一度淡出政坛 ,静心反思强国之路 ,逐渐形成其教育救国理想并化为行动。与此同时 ,他并没有停止对现实政治的关心和思考 ,而是在其后办学过程中不时返回政坛 ,努力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在马相伯的漫长人生旅途中 ,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常常是戏剧化地交织在一起 ,演绎出奇妙的双重变奏。这一“双重变奏”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环境密不可分 ,突出反应了马相伯对现代教育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辩证认识 ,具…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求善的政治哲学为主流。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对于现存的社会状况,儒家政治哲学分两个状态:治世与乱世。治世的最高代表是盛世,盛世就是小康社会。盛世的经济、政治、社会风气都有特点,反映这些特点的文化就是盛世文化,对于当今中国要走向小康社会即盛世有参考价值。总结历代盛世,特别是汉唐盛世,意义重大。同时可以借鉴古代盛世的社会问题,解决现实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生态政治建设,特别是从公民政治参与性上来分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政治参与的相互关系,强调公民权、强调公民对公共利益所持的公共精神与参与能力。公民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有序的政治参与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还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西家庭伦理比较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家庭伦理的差异根植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这些社会要素在漫长的岁月中的变迁和发展,对中西家庭伦理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中西方家庭伦理各自的基本特点,并由此导致了中西爱情伦理、婚姻伦理、性伦理、素子伦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伦理思想的世界意义——施韦泽的中国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韦泽不仅是20世纪西方世界一个在文化和道德意义上的伟大人物,而且基于其实现西方文化再生的目标,对中国思想、特别是中国伦理也进行了独特和系统的研究:提炼了欧洲接触中国思想的进程,给予中国伦理以最高的评价,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充满了期待.在21世纪初中华文化呈现复兴曙光的关键时刻,充分了解和深入探讨施韦泽关于"中国思想的世界意义"的观念,对于中国学界提高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性,将提供有益的镜鉴.  相似文献   

14.
论伦理政治与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与政治的联姻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由这种文化哺育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注重以文载道 ,身体力行 ,以天下兴衰为己任 ,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走进新的世纪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只有把个人前途、个人利益、个人所追求的事业 ,溶化到中华腾飞、民族振兴的大事业中去 ,才能获得实际意义 ,个人的价值只有在这个大事业中 ,才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其产生并发展的几千年中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显示出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面临着现代化的转型与扬弃,必须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重构,以满足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伦理道德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华民族的延绵发展 ,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间的融合 ,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 ,对我们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 ,都曾起过十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中国文化与民族伦理道德紧密结合 ,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持久魅力。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伟大复兴的时候 ,探讨中国民族伦理道德的特征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以大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科研的系统改革为出发点,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在改革中所应实施的结构整合及体制创新。在指出思想品德与人才素质有机联系、向性互动的基础上,从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揭示了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科研改革通常要弄清的目标任务、要素配置及具体行动计划与步骤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主义特征,从立法、释法到司法,从定罪、量刑到执行,无不浸透着“三纲”“五常”的伦理主义的精神,体现着“忠”“孝”“节”“义”的要求。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政权结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的伦理主义法律文化的背景成因,用“礼”的内容和精神分析了伦理主义法律文化的实质内涵,并从立法、释法、司法各个方面介绍了这种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道德服务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回应。从本质上看,"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服从"社会发展,就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制约;"服务"社会发展,就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从内容体系构成看,思想政治教育除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种基本内容外,还应包括心理教育的内容。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演绎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轨迹。通过促进制度伦理与德性培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佳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宗教意识对中国古代战争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道教的"泛神论"与神秘主义思想幻化为战争小说中的战阵斗法等魔幻情节,佛教的虚无主义思想对战争之政治是非进行了解构.前者更多地侧重于"技"层面的展示,后者则倾于"理"层面的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