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 ,中国的资本市场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必然会产生泡沫经济、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及投机盛行 ,进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 ,加快金融防范体系的建设 :一是要重构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 ;二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三是实行灵活的管制措施 ;四是积极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新特征、形成根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扩张化、衍生化、波动性和投机性不断增强的特征,而世界经济体系的失衡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则使这些特征进一步强化。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破坏力也在日益增强,因此建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与约束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经济的生存、发展受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会更加严峻,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自由化进程呈加快趋势,加大了我国经济开放的压力;国际垄断势力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逐渐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示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和研究金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金融投资活动的全球化。国际游资具有极大的投机性。它的跨国自由流动。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短期宏观经济的稳定。为此。必须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国际游资诱导、挑起并加剧的。国际游资的本质是金融资本向全世界进行经济扩张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金融资本全球化的一种表现。面对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新形势、新特点,探讨金融衍生工具与投机性国际金融资本的密切关系,探讨中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道路以及监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析国际游资     
本文从国际游资的来源,特点及其对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的双重影响等多个角度客观分析了国际游资,明确对国际游资的态度是宜疏不宜堵,应对其进行恰当和有效的监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柯健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1):119-123
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需要建立各国经济和政策的协调机制,需要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目前这种约束机制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自由化的发展速度,这是造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推进金融自由化,必须加强对本国金融监管,这是化解金融自由化风险的重要手段,消除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有力保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析国际游资     
本文从国际游资的来源、特点及其对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的双重影响等多个角度客观分析了国际游资,明确对国际游资的态度是宜疏不宜堵,应对其进行恰当和有效的监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虚拟经济、实物经济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其总体规模已超过实物经济。实物经济的发展、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当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物经济极度膨胀时,就会形成经济泡沫,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及时研究虚拟经济的内涵及与实物经济、金融危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始于 15世纪 ,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并出现了三次大的浪潮。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可见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国际化 ,它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贸易的自由化、金融一体化、跨国公司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世界化 ,经济全球化虽源于资本主义 ,但必将终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它的先导是转变观念,而关键在于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式是提由唯上唯书型向实型的转变。由单维型向多维型的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由保守型向创造型的转变,由极端型向互补型的转变以及由经验型向现代智力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For researchers wanting to take up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as an analytical tool, Norman Fairclough's (1989) early work provided a step‐by‐step approach that he called ‘a guide not a blueprint’. In response to calls for a more explicit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Chouliaraki and Fairclough (1999) attempted to theoretically ‘ground’ CDA and to spell out its underpinning theories ‘explicit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ir recommendation for a ‘shifting synthesis’ of theoretical sources, however, has been criticised, raising significant questions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work is method‐driven and theoretically‐framed.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of the issues, considerations and advantages that surfaced as the author drew on a Faircloughian approach to CDA, its theory and method in researching literacy learning.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多方支持、多方参与·由于高职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负有重要责任,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使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具有其它教育培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对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估算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于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移,工程造价管理在基本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建设单位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进行了探讨,指出工程造价管理要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实际对如何保证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投资估算质量给出了一些措施;对于施工阶段通过审慎选择施工队伍、严密订立施工合同和加强施工监理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等措施来保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竣工阶段要合理准确地计定工程决算造价.通过实施全过程控制来保证对建设单位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dds to debates abou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on education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shifting focus onto the particular experiences of South Africa. This provides a valuable new perspective in at least two ways. First, the study considers the typically neglected area of skills development policy (constructed in this case by a Department of Labour [DoL] rather than 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econd, the study looks at a country where its middle income status ensures that the financial role of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is small in comparison to domestic sources of funding. This has the effect of shifting the emphasis of analysis away from the usual dynamics of debates about aid dependence whilst focusing it more sharply on issues of country ownership, capacity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us, by looking at a case that may seem to be rather atypical, we argue that certain key issues are brought into clearer focus.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科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 ,加速其成果的转化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我国高校现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转化率低的现象。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障碍是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转化管理力度不强 ,转化渠道不畅 ,转化机制不完善 ,社会需求不迫切 ,吸纳意识不强。要提高转化率 ,必须明确成果转化的地位与作用 ;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畅通成果转化渠道 ;引入市场机制 ,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 ;理顺成果转化环节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聋人面部与手势间注意转换差异进行分析有利于明晰聋人在综合沟通背景下的注意资源分配策略。通过对聋人整体面部与手势、局部面部与手势转换关系进行探究发现,聋人在口语和手势双重信息流下对面部与手势的注意转换受视觉系统和认知系统交互作用的影响。整体面部与手势转换中,表现出面部集中性和手势集中性两种注意模式,受到语言经验和手势词汇特性的调节。局部面部与手势转换中,口形与手势的转换受聋人视觉注意资源再分配的影响,支持劳动分工说,且听觉线索的补偿增强了口形与手势的整合加工能力;眼部注意在手势理解中多发挥支持性作用。聋人在面部与手势间的注意转换差异总体支持了认知资源理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其特有的价值维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价值,而且价值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呈现出个体价值由工具性向目的性发展、集体价值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社会价值由片面向全面发展等基本趋向。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当代趋向,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0.
称呼语的转换使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饶有趣味的言语现象。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Adaptation Theory)为基本框架,分析和解读英、汉、日语跨语言的语料,继而指出称呼语转换是与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相互顺应之结果。它印证了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以策略为基础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交际者顺应语境变量的动态过程。其研究目的是对称呼语转换规律有所了解,针对各种语境适时调整称呼策略,顺应对方的心理期待,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