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格里格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作曲家之一,其创作的《钢琴抒情小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通过从创作和演奏的多个角度对其作品54的第三首《侏儒进行曲》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易错现象无法看清文章思路。纠错训练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练习。德国作曲家韦伯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他为祝贺与他结婚两周年的歌唱家妻子卡罗琳的生日,于1819年创作了钢琴曲《邀舞》。这部作品引起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极大兴趣,在舞蹈音乐体裁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是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声乐套曲由《春天》《九月》《入睡》《在晚霞中》四首歌曲组成,集中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在落幕时的绚烂。本文通过对《最后四首歌》中的音乐结构、曲式、调性及和声分析,了解诗词和音乐的关系,通过对歌曲中的特殊音乐技法“绘词法(word-painting)”“花唱(melisma)”的研究,得出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的音乐特征。《最后四首歌》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终结乐章,从这部声乐套曲中可以看到现代时期的音乐作曲技法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技法混用的痕迹,这也是这部作品同时受到褒奖和争议的原因。通过分析这部套曲,对研究理查·施特劳斯独特的作曲技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成果可以给声乐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g小调前奏曲》是《二十四首前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中体现了强烈地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独属于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特征。本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其所具有的独特地演奏技巧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冬之旅》是德奥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三部著名声乐套曲中的一部,创作的时间大约在1827年左右。这部声乐套曲的歌词选用了著名诗人缪勒的诗歌,集中地反映了舒伯特当时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作曲家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生活的彷徨以及苦闷的心情。同时这部作品也展示出舒伯特浪漫主义的作曲手法,与他高超的艺术歌曲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著名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的两首赋格进行了本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两首赋格的主题构成、间插段构成和织体特点、主题的展开及赋格织体结构、歌词与赋格曲的关系等创作特点加以论述,探讨勃拉姆斯在合唱作品中的赋格结构思维与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浪漫主义合唱音乐的杰作《德意志安魂曲》奠定了34岁的勃拉姆斯作为当时著名作曲家的地位。该作为合唱、男中音和女高音、乐队而写,作品有七个乐章,演出需要一个多小时。勃拉姆斯命名此作为《德意志安魂曲》,是由于歌词选白有关死与复活的,路德的德文本圣经节选经文。他希望该作有别于拉丁文写成的安魂曲。  相似文献   

8.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音乐会练习曲最能凸显其演奏技巧方面炫技性的特点。他认为,每一首作品都要包含不同的内容与形象。所以,在出版之前,他为每首作品都添加上了相应的标题。本文将从作品简介入手,对作曲家如何表现《轻盈》的音乐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巴托克(Bartok)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乐民俗学家、钢琴家。1903年,22岁的巴托克创作了第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交响诗《科苏特》(Kossoth)。这部作品是巴托克学生时期的创作,显示了一位具有巨大才能的作曲家青年时期的理想。描写了1848-1849年革命时期匈牙利民族英雄科苏特为摆脱奥地利的奴役而进行独立战争的情景。《科苏特》公演后,青年作曲家巴托克的名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莫扎特的《安魂曲》是古典主义时期合唱作品重要代表之一,不仅代表了莫扎特的创作风格,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宗教合唱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的《安魂曲》进行分析研讨,并追溯合唱发展的历史,进而研究古典主义时期合唱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如歌的旋律、辉煌的技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音响,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爱德华·哈盖鲁普·格里格是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一生致力于弘扬挪威文化精神,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抒情歌曲、大合唱、室内乐、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最著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它的《抒情小品集》。他的《抒情小品集》是一部优秀的钢琴文献,在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抒情小品集》是日记式的。随想式的,是一本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素描和诗集。这部作品主要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与挪威音乐传统相联系,还融入了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音乐风格,把感受与想象交融一体,鲜明地体现了格里格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音乐学研究的几个角度对其文化成因,民族特点以及演奏要领等方面入手,对其艺术风格做整体分析,对其创作本源做综合性概括、对其演奏方法作尝试性探索,并对这部作品的教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论述了其教学价值的实施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希望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演奏这部作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和》是1992年朱践耳先生基于现代音乐观念创作的一部五重奏作品,作曲家在《和》中将古、今、中、西的思维、技法、观念相融合,既发扬传统,又超越传统;既取法现代,又超越现代。本文从文化内涵、音乐语言特色和音乐技术应用、音乐结构、风格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力求对这部具有个性和现代意识的中国作品有一个新的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京 《文教资料》2007,(9):100-101
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的四首钢琴叙事曲是众多叙事曲的菁华之作。他极大地拓展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从而使叙事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本文探讨影响肖邦创作钢琴叙事曲的因素和创作的几个方面,细致分析了他将自由复杂的传统曲式结构同叙事曲进行了巧妙的结合的特征,同时又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形式与作品的内涵紧密联系,以及对后期音乐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钢琴套曲《蝴蝶》是一部优秀而经典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出自德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之手,是其音乐创作的经典标志,彰显了舒曼的音乐才华。深入分析可知,促成《蝴蝶》这部钢琴套曲浪漫主义风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舒曼自身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与深厚的文学修养,而舒曼在创作中还匠心独运的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于是钢琴套曲《蝴蝶》便具有了独特的文学浪漫主义风格韵味。在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舒曼钢琴曲《蝴蝶》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6.
加布里埃尔?于尔邦?福列(Gabriel Urbain Faure,1845—1924),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一生最主要的创作范畴都集中在对艺术歌曲的创作,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艺术歌曲,本文挑选了福列中后期最著名的一部声乐套曲《佳歌集》中第二首《自黎明来临》为研究对象,从演唱处理、语言处理、诗与乐的关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如歌的旋律、辉煌的技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音响,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勃拉姆斯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代表之一,他在创作过程中认真思考了如何在和声上恰当地打破传统调性功能的束缚这一问题。本文拟对勃拉姆斯的作品Op.117 No.2与Op.118 No.1进行切入,分析这两首作品所体现的和声上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几乎涵盖了钢琴音乐的所有体裁。《g小调第一首叙事曲》是肖邦以钢琴音乐的体裁命名的第一部作品,该钢琴曲情节在跌宕起伏当中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  相似文献   

20.
作品赏析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1868)浪漫主义合唱音乐的杰作《德意志安魂曲》奠定了34岁的勃拉姆斯作为当时著名作曲家的地位。该作为合唱、男中音和女高音、乐队而写,作品有七个乐章,演出需要一个多小时。勃拉姆斯命名此作为《德意志安魂曲》,是由于歌词选自有关死与复活的,路德的德文本圣经节选经文。他希望该作有别于拉丁文写成的安魂曲。第四乐章:《你的居所何等可爱》合唱与乐队勃拉姆斯曾把这一乐章的手稿呈送给克拉拉·舒曼,克拉拉回复道:“我非常喜欢这首安魂曲中的合唱,我想像它必定富有优美的音响。”以抒情为主的音乐细腻地表达了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