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虹 《生活教育》2011,(20):30-3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叶圣陶教育文集》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可见,教会学生主动学、自主学,这才是教育教学的终极追求。然而,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只有通过教  相似文献   

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的"主动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习是一种主动性极强  相似文献   

4.
写诗文讲究意境,做学问有三境界,教学也有自己所要达到的境界。何谓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呢?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认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相似文献   

5.
30年前,叶圣陶先生为《中学语文》作了这样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有一根钓竿待你去交给尽管"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真正把这个道理变成自己的理念,进而变成教学行为,这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老师给了孩子很多的鱼,却没想到给他们一根钓竿。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言下之意,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需要教育者不懈努力地找寻适当的方法。就语文教学而言,课文仅仅是范例,要求学生运用范文中的知识去解决一类文章所出现的问题就是举一反三。如何实现?本文尝试从图式理论出发来探究学习迁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就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决定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教什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仔细打量这句话,笔者认为除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的思想外,还可从另个一层面去探讨,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什么需要教?不需教的又是什么?也就是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学法指导摭谈喀喇沁旗四十家子总校刘国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练,就是为了要进入这种境界...  相似文献   

11.
我与《中学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末,正当我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亟需先进语文教育思想导引之际,《中学语文》发表了叶老圣陶先生的题词。叶老教导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叶老的话,如同一盏指路明灯,使我看清了教改的方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过认真的探索,我于80年代初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具体为"变全盘授与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受为研讨求索"等三变)的主张,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着力于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教学方法是永远达不到"不需要教"的,那么,怎样"教"才能逐渐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彼岸?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对教学的认识,要突破认识上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教学"的含义,要认识到现代教育中的教学活动,主要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不仅是学知识,学思想,学品德,而且要学方法,也就是要学会学习.要建立新型的教和学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准自己的立足点,搞好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使教育教学蕴含和贯穿了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小学语文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发者,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评价要重塑"价值体系",帮助学生保持积极思维,让学习充满"饥饿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教什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仔细打量这句话,笔者认为除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的思想外,还可从另一个层面去探讨,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要教什么?不教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叙事文的剧本化教学,即选取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叙事文素材,以"创作剧本""演绎剧本"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听、说、读、写、演"高效地结合起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语用"水平,以达到"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叶圣陶语)叙事文剧本化教学的优势正在于,随着"创作剧本""演绎剧本"的不断推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策略应用越来越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成为信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启发式教学,古已有之,孔子的"举一反三"便是它的雏形。启发,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认为:"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个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  相似文献   

17.
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独立自主地完整、准确、系统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书中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教孩子由不  相似文献   

19.
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所说的能力,就是自学能力,即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自己寻找着去学习,去自由探索。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就可以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为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复刊题辞: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题辞》言简意深,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无论对于语文教学、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