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毅锋 《教育》2022,(7):55-57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要经常带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他指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对于儿童的知识、行为和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亲自然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幼儿园实施相关亲自然的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众所周知,课程质量是幼儿园的生命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98):165-166
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大范围城镇化的时代,人们和自然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甚至许多情况下人类与自然相互对立,导致现代社会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恶化,所以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想要重新亲近自然,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本文将从本质上介绍关于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活动的思考与探索,从人类本性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当中更好地教导每一位幼儿园儿童如何去对待自然,培养孩子的亲近自然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夸美纽斯在儿童研究与儿童教育领域的工作是开拓性的,西方近现代儿童观念与教育观念的确立得益于夸美纽斯的奠基性工作。《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专门为年幼儿童编写的一本入门教材,它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以事物的自然进程与儿童内在自然性发展为基本线索,揭示出不同于传统儿童观念的"新儿童",具体表现为夸美纽斯对儿童观念的"破"与"立",即由"成人的"转向"儿童的";其次是他对儿童研究的推进,论述了自然的儿童与儿童的自然教育;最后他力图证实儿童在世界中的位置,即从"消极的弱小者"到"积极的重建者"。这就需要今日之儿童教育研究回到"夸美纽斯",寻求儿童与儿童教育学发生的近现代源头。  相似文献   

4.
儿童具有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天性,自然对于幼儿教育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是指在幼儿园室外自然环境的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自然需要和感兴趣的自然实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生成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道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其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引导儿童主动探究的活动观;促进幼儿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5.
<正>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过去几年来,我们不断深入学习自然教育的生态学新理念,成立了“亲近自然”教育课题组,尝试参考“人类本位纪”理论,结合我园教育实际,遵循儿童需求、文化联结、城市建设和物种关心这四个教育价值取向,着力于探索适宜城市幼儿园开展的“亲近自然”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人性的觉醒和教育的回归,要求道德教育应是一种"成人"的教育。[1]"成人"强调儿童不但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自然物",还是一个社会化的"社会物"。人的自然性强调人需要一定的物质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人的社会性则强调人应寻求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因此,儿童的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让儿童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儿童在"此岸"世界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儿童道德教育的本末倒置道德教育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的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不可或  相似文献   

7.
阿荣 《华章》2009,(21)
经过人类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生产和科学实验所改造的自然,虽然并不一定都是美的,但是其中美的自然物,确实已经不纯粹是天然的自然物了,它们的美也不纯粹是天然的自然美了,它们的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正>亲近自然是幼儿的生命天性,呵护幼儿的自然天性,满足幼儿的生命成长需求,支持幼儿生命完善与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使命。因此,幼儿园可以利用自然规律,尝试建设四季自然生命课程,来完成幼儿生命成长教育。自然生命课程的建构是幼儿园实现幼儿生命成长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儿童亲近自然天性的回归、对儿童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王守仁的儿童自然教育思想是以"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心即理"的心学理论作为其思想的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他以树为喻,认为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这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本文主要通过解读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即教育要顺应性情,因材施教,注重独立探索等。其思想对当今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的启示为:清晰认识儿童,把握自然生长规律;随人分限所及,对儿童有适度期望;尊重而非压制,创造和谐家庭氛围;注重德行习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重视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着重实践探索,锻炼儿童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正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而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段话取自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论著。"自然派"主题活动是以自然材料作为游戏材料,把大自然当作游戏场的主题活动。所谓"自然材料"即指在自然界随处可觅、无须花钱、先天存在的材料——石子、水、泥、树叶……,又或许是一些废弃物品。从游戏材料回归大自然开始,我们试图带着孩子慢慢开始学着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进而  相似文献   

11.
陆彩琴 《教师》2023,(24):66-68
大自然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大自然中开展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亲自然理念以大自然为教育载体,要求教师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并将其合理运用,以拉近幼儿与自然间的距离,让幼儿获取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学习经验。文章作者对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与实践进行探讨,简述亲自然理念概念及其特点,分析该理念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价值,从幼儿自主探究、深度学习、艺术欣赏、材料收集、思维创新五个视角出发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期让幼儿能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关怀具有自然性、伦理性和制度性特征,并在人与人的交往和对话中形成关系性品质。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只有关怀才能够促使其健康成长、回归社会主流。融合教育教师应该具有关怀和关爱的品格,并养成敏感性的关怀品质,在自然情境中实现"零拒绝"的融合教育和满足每个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以实现特殊儿童的初级关怀和充分关怀。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一切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也都以师法自然,不求刻意雕琢为佳境。教学自然朴实,往往能够亲近儿童的生命状态,触发儿童的思想情趣,滋润儿童的心灵成长。《现代汉语词典》对"平实"的解释是"平易朴实"。我们借而用之,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平"即淡定、平和,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实"即真实、扎实、朴实,严谨而稳健,厚重而鲜活。"平实语文"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我认为就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大力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一、时代的变迁昭示我们要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教育记得我在上中小学的时候(毛泽东时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学联系实际。于是,我们农村的中小学生活中就有了割草、种菜、挖萝卜、喂兔子、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以儿童为主体,儿童与劳动有着特殊而密切的关系。相较于成人劳动的非自然性、功利性,儿童与劳动的关系是天然的、动态的、非功利的、超越的。儿童与劳动都源自并依赖于"自然",都富含"改变"本性与能力,都以不断"生成"新意义和新体验作为确证自身的重要标志,都具备提升精神境界的"超越"意旨。儿童与劳动的互通关系赋予儿童劳动独特蕴意,与当前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相呼应,是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依据。由对"儿童"与"劳动"本原关系的回溯与沉思中可发现儿童劳动及儿童劳动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亲近自然对于幼儿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价值,幼儿在大自然中可以释放天性、孕育灵性;丰富、全息化的自然资源,可以让幼儿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在大自然中幼儿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让幼儿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在游戏和发现的过程中探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通过对幼儿园亲自然...  相似文献   

17.
诸芳  赵娜 《辽宁教育》2023,(8):69-71
让儿童亲近自然,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既是重要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的方式和策略。幼儿园可以运用自然导向教学策略提高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创建亲近自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探究的热情,为后续科学探究提供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通过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探究实践,促进不同探究能力的儿童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儿童和家长深度参与的科学探究项目活动,拓展儿童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上,适度的消极便是积极.培养根器最为重要.童年最需要的不是符号,而是自然,自然的嬉戏,团队中的嬉戏.儿童要亲近自然,在自然中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大地如此辽阔,就是让儿童尽情飞奔的.儿童天生就是自然母亲的孩子.我们万万不可割断他们与自然母亲之间的脐带.保鲜儿童的自然性,是我们成人的共同使命.我们要切记:心灵向自然关闭,那才是永远的关闭.人的天性的发展是有时间性的.儿童适时而真实地过儿童的生活.这样的童年才是有价值的.错过了发展的花期,以后是无法弥补的.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伦理学中,自然价值一方面指自然物对人的有用性,即自然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另一方面是指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我满足,即自然物之间彼此联结、相互利用而产生的动态平衡效应,即自然的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自然价值是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卢梭对"自然教育"作了独特的诠释:(1)自然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2)自然教育即儿童自然状态的回归;(3)自然教育即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教育;(4)自然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这种新的"自然教育"观对加深西方自然教育内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儿童天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教育就是儿童依据自身的本能、兴趣、需要率性发展;回归儿童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反对成人对儿童的过多干预,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保持儿童的本真状态,回归儿童自身,让他们顺应天性而成长;教育适应自然就应当遵循成长中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人的年龄特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自由天性,促进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