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壁画是唐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发展,很多壁画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所幸,保存在地底下的墓室壁画较好的保存了下来,并随着墓葬的发掘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供人们进行研究和观赏。唐代墓室壁画是唐代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唐代的卷轴画、宗教壁画一样,名作纷纭,气象万千,无愧为中国绘画史上璀璨的明珠,本文将谈一谈唐代墓室壁画的艺术风格,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唐代水墨画的出现,在谢赫“六法”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用笔理论”的深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画形式的多元繁荣与审美提高。属于“阴阳五行哲学”的“色彩五色观”为“墨分五色”的“水墨五色观”提供了观念基础和美学依据。水墨画、赋彩画、彩墨画以至任何绘画的审美共性在于作为符号表达方式的“用笔”。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墨画和水墨动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动画是中国水墨画的动画艺术再现,水墨画与动画的完美结合源于二者之间特殊的联系。从动画造型角度、动画技术特点、传统水墨动画制作过程、历史角度、观赏角度以及水墨动画作为新艺术语言、水墨画的拓展等方面,可以看出水墨画和水墨动画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梁亚平 《成才之路》2011,(19):63-63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历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始于唐代王维。“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开启了中国画与“墨”的渊源。从此。中国画成为水墨画,水墨画即是中国画的代名词。中国画的水墨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和一代代大师的推陈出新、嬗变创造,  相似文献   

5.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学习水墨画有助于学生了解水墨文化,同时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途径之一。自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以来,社会对小学的水墨教学日益重视起来。传统的水墨画教学需要深厚的绘画功底以及绘画的表达技法,这就大大局限了学生对水墨画的 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国山水画"水墨为上"色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绘画重视色彩的运用,山水画出现初期也遵循“随类赋彩”的法则。中唐时期,王维始用“水墨渲淡”。自此,以五墨代替色彩的“水墨画”和兼用平涂和晕染的“着色画”共同发展。宋以后,水墨画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山水画形成“水墨为上”的色彩观。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古代玄学思想的影响、墨的发明以及水墨画的绘画形式与古代文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心境之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7.
水墨画是由墨汁和水调配在宣纸等媒介上表现的绘画,是东方世界特有的一种艺术。最初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相传始于我国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朝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近代的水墨画融合了西方绘画的观念并传到东南亚地区,画面色彩缤纷,有时也称为彩墨画。其影响之深远,可堪比中国汉字!为深入贯彻"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请传统文化"走进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孩子从小接触水墨,对他们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后发扬中华文化的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该关注在幼儿水墨画中那种儿童的"童真"和"童趣"的真实表现,注重水墨的这种绘画形式给幼儿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喜欢水墨的这种绘画形式,而不是要把幼儿培养成为水墨画大师。  相似文献   

9.
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水墨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部分,它能增强学生热爱水墨画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水墨表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图像识读,让学生在水墨游戏中提升绘画素养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墨动画片将富有意境的水墨画与动画的叙事手法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国画特有的诗情画意,也赋予了动画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水墨动画片的时代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以及与绘画作品的渊源,分析了水墨画与动画结合而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片,并对它目前令人忧虑的发展现状,对未来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早期佛教绘画遗址克孜尔石窟壁画、敦煌石窟中南北朝时九色鹿经图、唐代《观无量寿经变》两侧未生怨与十六观壁画以及代表中国本土绘画形式的武氏祠画像石的分析对比,印证佛教绘画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佛教绘画以传统和新需要相结合,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构图形式上,佛教绘画带来的新样式,丰富了中国绘画构图形式,九色鹿经图等壁画同我国本土绘图也有明显的联系。佛教绘画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中国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燕 《成才之路》2011,(26):54-54
中国传统水墨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而中国水墨画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艺术地位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我国的水墨画不重形而重意,在欣赏的过程中,不光需要注意一幅水墨作品的笔法、构图,更重要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在和灵魂,即一幅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作品的意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而敦煌壁画,以绘画的物质材料与艺术结构来展现佛寺等场景,同样也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全唐诗》中的壁画诗,蕴涵着能够与敦煌唐代壁画形成映照互鉴的主题思想、物象特征等要素,其中李白壁画诗以及敦煌盛唐壁画中的佛寺题材具有典范性,体现了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唐代壁画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油画和中国水墨画是绘画种类中具有地域特点的画种,在美术教学中,一般都是将两者从绘画风格、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历史地位等多方面进行一定的区别。这个区别让很多学生会认为两者是"水火不容"的对立画种。在一次县中小学美术特色课堂展示、教研活动中,笔者选择了小学四年级美术课本中的《水墨变体画》在二年级进行授课(二年级学生基本参加了学校水墨画社团,授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体验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外,感受一下用水墨画油画的乐趣),在这一课中尝试了用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来表现西方油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六世纪晚期敦煌壁画之绘画构图与佛经文本的联系[美]白菁著王宇,房学惠译I导言尽管近来中国的考古发现了一些相当不错的墓葬壁画,但我们对唐代之前绘画的了解仍是支离破碎的。特别是包括北周、北齐、隋在内的6世纪后半期,这一段只幸存很少一点资料,如在太原的北齐...  相似文献   

16.
石磊 《甘肃教育》2023,(9):83-86
中国传统水墨画气韵生动、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载体。水墨画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可涵养气质,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创作水平。随着新时代中外艺术理念与绘画技法的不断交流融合,创意水墨画应运而生。在创意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剪贴、拓印等手工技法,提点画作神韵,可调动学习兴趣;以“撒盐”等肌理技法,丰富创作形式,可启发创新思路;再以古今不同概念类型的水墨作品对比赏析,可促进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与现代绘画题材及元素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2000年3月,安阳发掘唐代墓室壁画。本文从占有的第一手资料对其中一组(3幅)花鸟画进行了研究。从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分析,此壁画上承北齐,下启五代,是唐代绘画主流风格在中原地区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特殊表现,为研究唐代花鸟画提供了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特殊绘画艺术的传统水墨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文化内涵深厚,艺术特色鲜明。将传统水墨元素和现代影视动画良好融合在一起,既有助于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又能丰富影视动画文化内涵、内容及艺术形态。基于此,重点论述了现代影视动画融入传统水墨元素的价值,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水墨画中,笔墨是一个相对规范和完善的语汇系统,但对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而言,笔墨却是需要探索的新的语言命题。如何将中西两种异质的绘画结构元素融合在一起而不越出传统水墨画形式的疆界,如何从传统笔墨资源中汲取营养并保持笔墨的主导地位,一直是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在“融创”过程中努力把握和不断矫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