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在《爱莲说》中塑造了一个新活而丰满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
一周敦颐,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的先驱,濂溪学派创始人。字茂叔,原名敦实,后避英宗旧讳改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卒于庐山莲花峰下濂溪书堂。周氏虽非江西籍,但他一生在江西有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  相似文献   

3.
“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语,出自周惇颐的《爱莲说》.周颐惇,北宋学者,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生于宋天禧(真宗朝)元年(公元1017年),死于宋熙宁(神宗朝)六年(公元1073年).曾知南康军,因为在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建造了一所住屋,拿他营道故居的濂溪作为这所住屋的名字,于是后人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他的学说对于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相似文献   

4.
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历任分宁主簿、南康郡知府等地方官吏。他官德清正,政绩卓著,为人耿直,当时著名诗人黄庭坚称赞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云月”。他曾在邵阳为官数年,在城内筑有爱莲池。 在他45岁时移居江西庐山莲山峰下,那里有一条盛开莲花的水溪,他便以家乡的濂溪  相似文献   

5.
(一)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惇实,因避英宗旧名改惇颐,谥元,称元公。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五月五日出生于道州营道(今道县),“营道之西,距城十八里,有水曰濂溪,发源于大江岭,汇为龙湫,东流二十里至楼田,其乡曰营东,其保曰濂溪。广横数百亩,溪行其中,虽大旱不竭。周氏家其上,即濂溪先之故居也。考其谱谍,旧居青州,远祖讳崇昌,唐永泰中,为廉白二州州守,因卜居道之宁远县太阳村,其裔孙讳虞宾,有子十二人,中子讳从远,始徙于  相似文献   

6.
周敦颐(1016—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宋明理学的先驱,后世理学大师几乎全出其门下,程颢、程颐是其嫡传弟子,大儒朱熹也搭得上关系:朱熹是李侗的学生,李侗是二程的三传弟子,所以从师承学缘上说,朱熹该是周敦颐的五传弟子。庐山莲花峰下濂溪书院是他晚年著书、讲学之地,故世称濂溪先生。当然,同学们了解周敦颐,大多不是因为他的哲学思想,而是他的古文名篇《爱莲说》。莲花也叫荷花,各地也有称芙蓉、芙蕖的,是我国名贵花卉,在神州百花园中其地位仅次国花牡丹,与梅、兰、菊齐肩合为四君子。自《…  相似文献   

7.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在曾任县主簿、县令、州判官、州通判、知州军,最高做到知州军,但为时不到半年。晚年因在江西庐山莲花洞创办了濂溪书院,所以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被誉为"道学宗主、理学开山",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作《太极图说》首次表现出用道教的观点表达儒家的宇宙本体论,还阐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和儒家的天人合一等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8.
“《通书》启圣,太极象天,卓尔元公,实牖宋贤。”①李肖聘先生之论,提示了这么一个线索:就湖湘之学而言,据籍所载,其源当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世居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濂溪之畔。作过多年地方官吏,曾辗转于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所到之处皆著政声。四十五岁时,迁国子博士,为虔州通判,路过江州,爱悦庐山美景,在莲花峰下小溪旁买下田土,营建书堂。对友人潘兴嗣说:“此濂溪者,异时与子相依其上,歌咏先王之道足矣”②。准备以此处作为将来引退传道之地。晚年果定居于此。因书堂取营道故里濂溪…  相似文献   

9.
正一"其功在孔孟之间"——周敦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功在孔孟之间",这是南宋湖湘学者胡宏对周敦颐的评价。周敦颐,字茂叔,后人尊称"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永州道县)人。周敦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由于他为宋明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被称为"理学开山"。宋明理学的成立是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了理学,传统儒学得到了更新,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得以和佛教、道教的思想相抗衡,成为中国古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是湖南人。然而他却因爱“庐山之胜”而终老江州(宋江南西路江州德化县,今为江西省九江市)。他母亲和他自己的坟墓以及他所创设的濂溪书堂也都在江州。因此也可以说他是属于江西的。就他对中国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贡献来说他是属于中国的,属于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一“其功在孔孟之间”--周敦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其功在孔孟之间”,这是南宋湖湘学者胡宏对周敦颐的评价。周敦颐,字茂叔,后人尊称“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永州道县)人。周敦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由于他为宋明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被称为“理学开山”。宋明理学的成立是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了理学,传统儒学得到了更新,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得以和佛教、道教的思想相抗衡,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宋元明清四朝的主流学术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周敦颐对于理学有开创之功,这是他主要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2.
印里印外     
正《莲溪入梦》因《爱莲说》而被我们熟知的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他也是于庐山的濂溪书堂病逝。这里的"莲溪"与"濂溪"谐音。我画任何东西都配有专门的印章,画鱼有画鱼的印,画芭蕉有画芭蕉的印。我很喜欢画荷花,所以也刻了几方用来配荷花作品的闲章,这方《莲溪入梦》就是  相似文献   

13.
杨金砖 《现代语文》2006,(10):31-31
元结、柳宗元、周敦颐是中国思想化史上的三位巨匠,更是行吟潇湘的三大豪。从元结任道州刺史而初识潇湘,到柳宗元贬谪永州而始得西山,再到周敦颐从濂溪故里走出潇湘,永州——这个“迁客”、“流放”、“贬谪”人的居所——这个被士子称为“南蛮”之地的偏远之州,已擢升为中国思想化史上的一个重镇,掀起湖湘化的千年巨浪,这当然离不开周敦颐的承上启下之功。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元,学者尊称濂溪先生、周濂溪、周元公、周子。北宋中期真宗、仁宗、英宗、神宗时期在世,官至尚书虞部郎中、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周濂溪是湖南永州道县人,宋代称道州营道县营乐里,世称濂溪故里。周濂溪本人曾在湖南任桂阳县令、永州通判、郴州知州,至今永州朝阳岩、九龙岩还保存着周濂溪的石刻手迹。在永州期间,他写了《任所寄乡关故旧》诗,说道:"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突出反映了他清正廉洁的为官准则。到南宋中期,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爱莲说》是一篇状物抒情,暗寓哲理,短小精悍,曲折多姿的名作;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生于宋真宗(赵恒)天禧元年,死于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17—1073),宋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英宗(赵曙)旧讳,改名敦颐。历任洪州分宁县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贵阳县令、广州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尝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不惮劳苦。嘉祐六年(1061),迁国子博士,赴任途经庐山,爱其风景,遂以疾求知南康军;筑室于莲花峰下。堂前有溪,合于湓江,因以故居营道濂溪之名名之。所以,世称“濂溪先生”。到了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三年,赐谥号曰“元公”。  相似文献   

18.
周敦颐的名号及其风范考述郭晓云自宋以来书籍中指称周敦颐其人的名或号有:姓名周敦颐,表字茂叔;周敦颐偶或在诗文里称自己为“春陵”;后人景仰而称的濂溪先生、周子;宋代、元代赐与的谥“元”公和封号“汝南伯”、“道国公”。本文着重考释这些名、字、谥、封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在封建社会,他被誉为“孔孟后一人”。他的《太极图说》、《通书》不仅为理学唯心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且为唯物论者展开对唯物心论的批判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料。 周敦颐原名惇实(为避英宗藩邸旧讳,改为敦颐)字茂叔,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一○一七年)生于道州营道县营乐里楼田保(今零陵地区道县久佳乡楼田村)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父亲周辅成(又名怀成)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当过贺州桂岭令的七品芝麻  相似文献   

20.
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中国学术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学术成就影响和兴教办学形象的双重加持下,许多以"濂溪"为名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重庆合川濂溪书院就是为纪念周敦颐建立,从宋朝一直发展至今,在地方教育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合川濂溪书院的历史发展沿革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时间线,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