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腿后侧的肌肉是小腿三头肌,它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组成,两肌肉在小腿下段形成跟腱。小腿肌肉痉挛主要是腓肠肌痉挛,俗称“小腿肚抽筋”或“小腿肚转筋”。它是较常见的病症,它病程短,不治疗也能自行缓解,对体育训练影响不大,但在比赛中突然发生小腿肌肉痉挛,比赛注定要失败。本病多见于田径、足球、游泳、体操、马拉松、举重等运动项目。小腿肌肉痉挛的原因有:1、寒气:外界环境寒冷、潮湿时,若准备活动不充分,突然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在水温低游泳时,也会发生腓肠肌痉挛,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容易发生溺水…  相似文献   

2.
在滑冰和游泳体育教学与训练及比赛活动中,学生或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急伤之一是小腿肌肉和大趾痉挛(抽筋)。发作时抽筋的小腿和大趾有剧烈的疼痛,腿、趾不能伸直,无法站立和行走而直接影响活动;当出现这种运动急伤时,势必要做紧急性处理以减轻疼痛,恢复正常活动,使之能继续参加比赛活动或上课。 病情多数是因参加剧烈活动,过于紧张而产生的疲劳状态。疲劳产生的原因可大致分为: 1 神经系统代谢机能障碍而出现的疲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组织中物质代谢的变化,当局部或大部分神经细胞受到连续、频繁的刺激后,而由兴奋转为抑制。  相似文献   

3.
在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一些青少年运动员经常会发生大腿、小腿、腰、背腹或足部的肌肉痉挛(俗称抽筋),由于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而引起肌肉僵硬、酸胀、疼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员在竞赛中的专项成  相似文献   

4.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体育运动中常见。“抽筋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一旦出现痉挛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短时间内可使肌肉恢复正常状态,疼痛消失。一、肌肉痉挛的预防1“抽筋”在大运动量或大强度训练后易出现。因此,训练应循序渐进,区别对待,注意训练中让学生多做放松活动。2“抽筋”在身体过度疲劳或局部轻微伤病仍坚持训练时易出现。应适当减少运动量,积极进行物理或药物治疗,使伤病尽快痊愈。3“抽筋”在比赛中心理紧张或训练水平较低时易出现,常会在比赛的下半场,体力不支时出现“抽筋”。应及时进行心理调整,消除紧张状态,提…  相似文献   

5.
肌肉痉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抽筋”。运动中最易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是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的屈拇肌和屈趾肌。肌肉痉挛的主要症状是,痉挛处的肌肉坚硬,疼痛难忍,一时还不易缓解,影响体育锻炼的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6.
肌肉痉挛又称抽筋,是运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在田径、游泳、足球等一些时间长、强度大的运动项目上,发生率高。症发时,肌肉不自主地发生强直收缩,且不易放松。在运动中以小腿腓肠肌最易发生痉挛,其次是定底屈拇肌和屈趾肌。一产主的原因(一)隆昌活动不充为训练救比赛到神经系统和真他合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适宜的水平,肌肉还未完全进入工作状态,此的如树圄部肌肉连续刺激目刺激的强医过大,航空氛友生癌望。(二)排开过另开水中直白板斧的盐分,大量排开会影响体内水盐代谢,造成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引起肌肉神经过…  相似文献   

7.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现象。在体育运动之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胖肠肌。一、肌肉痉挛的原因(一)大量排汗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里运动,机体大量排汗,体内的电解质随着汗液被大量排出,使体内电解质平衡发生紊乱,造成体内C  相似文献   

8.
过度紧张是由于一时性运动负荷过大和过于剧烈,超过了机体负担能力而产生的急性病理现象。多发生在一次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过后不久。常发生于训练水平低、长时间停止训练后过于迅速参加剧烈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及带病参加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过度紧张的发病机制不很清楚,它可以引起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运动应激性溃疡、晕厥、急性心脏功能不全及心肌损伤。什么是过度紧张  相似文献   

9.
过度紧张是由于一时性运动负荷过大和过于剧烈,超过了机体负担能力而产生的急性病理现象。多发生在一次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过后不久。常发生于训练水平低、长时间停止训练后过于速参加剧烈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及带病参加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过度紧张的发病机制不很清楚,它可以引起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运动应激性溃疡、晕厥、急性心脏功能不全及心肌损伤什么是过度紧张?  相似文献   

10.
<正>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受主体控制的强直收缩而表现出的一种肌肉异常收缩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机体的腱反射阈值降低,此时进行不合理的运动,容易导致肌肉反射性强直收缩,产生肌肉痉挛。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部位是小腿的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主要表现是该部位的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性收缩,肌肉痉挛多可以通过物理以及营养手段消除,但若痉挛较为严重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冬季室外气温较低,人体大部分的器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中出现小腿后部肌肉发硬,呈牵扯样或痉挛样的剧痛,致使患者立即例地而不能站立,这种现象叫做小腿抽筋。产生原因是因为小腿三头肌的肌肉体形大,力量足,止点结实牢靠,起点范围集中而小,所以肌肉对于起点处的牵拉力就相对比较大,这就造成了起点处容易损伤的解剖生理学因素。此外,由于寒冷刺激、过度疲劳、突然用力过猛或长时间运动时体内水分、盐分消耗过多等,都会引起抽筋。活动中一旦发生小腿抽筋,应立即让患者就地取坐或仰卧位,然后将小腿慢慢伸  相似文献   

12.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的一种现象,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痉挛肌肉僵硬,疼痛难忍,痉挛肌肉所涉及的关节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碍。这种病痛虽对人体没有较大的伤害,但却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正常的运动锻炼,运动中最宜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前屈肌和屈趾肌。一、肌肉痉挛的原因1.寒冷刺激肌肉受到低温的影响,兴奋性会增高,易使肌肉发生强直收缩。因而寒冷的刺激,如游泳时受到冷水刺激,冬季户外锻炼时受到冷空气刺激,都可引起肌肉痉挛。2.电解质丢失过多运动中大量排汗,特别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高温季节运动时,使电解质丢失过多。电解质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丢失过多,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可发生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3.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指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身体疲劳、大量排汗、体内盐分丧失过多、受寒冷刺激时比较容易发生痉挛。多表现于小腿腓肠肌及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相似文献   

14.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收缩。在体育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局部肌肉发生痉挛,其主要特征是肌肉强直、坚硬、疼痛难忍。一、肌肉痉挛的原因1.寒冷的刺激人体皮肤、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后,会急剧收缩,导致血循环阻力增加,心脏和呼吸  相似文献   

15.
抽筋是指人体某一部分肌肉所发生的痉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抽筋表现在外部肌肉时出现强直收缩,用手摸上去可摸到一个硬块,疼痛比较剧烈。一、抽筋的原因游泳中的抽筋,大多数是由于游泳前没有做准备活动,下水时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有的是因为在水中停留时间过长,体内热量、水分、盐分排出过多而产生疲劳;还有的则因精神紧张、动作不放松或突然用力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由于年龄小、骨骼发育还不健全 ,肌肉力量相对也较弱。加之自身身体素质发展不够全面等等原因。因而在平时训练跑、跳练习时 ,由于肌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在后蹬过程中被动充分拉长不够 ,从而造成后蹬不充分和肢端用力不好的现象 ,如果用传统的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行进间练习来纠正 ,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行进间练习的后蹬过程中 ,伸膝的股四头肌紧张 ,影响了伸髋的幅度 ;伸踝的小腿三头肌紧张又影响了伸膝的幅度(因为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分别又是屈髋肌和屈膝肌)。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除了增加这些肌肉的伸展性以外…  相似文献   

17.
痉挛俗称抽筋。发生运动中痉挛的原因,传统认为是因神经受到刺激而产生肌肉痉挛。如今英国的艾伦医生认为:肌肉抽筋是由于机体代谢产物聚积在肌肉组织内,而妨碍了肌肉的正常收缩所致。他研究发现了肌肉痉挛的新机理,同时提出钠离子和葡萄糖可以中和肌肉中的代谢产物。其次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工作需要的一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肌肉收缩过于频繁,过分紧张而发生痉挛。另外,由于心肺功能一时也迭不到要求,运动中未注意加深呼吸,饭后过早运动,运动前吃得过饱,喝得过多,吃了产气或难以消化的食物,腹部着凉,空腹锻炼等都可以引起痉挛。具体的处理方法是:出现痉挛立即躺下或坐下,采用扳、拉、按、压、推、搓、揉等手法作用于疼痛部位。如果在耐  相似文献   

18.
据文献报道本征最初主要是发生在剧烈的运动或行军之后,因此称“行军性坏死。”该征可造成肌肉和神经的改变,时间过久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对该征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为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运动队医的重视。故特此报道一例如下: 病例介绍黎××,男性,26岁,排球运动员,训练年限八年。患者于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主诉左小腿疼痛二天,近两天来因训练量较大,主要是以练栏网、扣球的内容多,在剧烈的运动后,自感左小腿疼痛剧烈,影响训练,故前来就诊。检查:双膝均存在髌骨劳损,以及创伤性滑膜炎体征,右膝比左膝严重。在左小腿前外侧有明显压痛,肌肉硬结,肿胀,被动屈曲足趾可引起胫前肌及伸趾肌肌腹部位的剧烈疼痛,踝关节背屈及跖屈  相似文献   

19.
游泳中肌肉痉挛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尔清 《游泳》2006,(1):16-17
一、前言肌肉痉挛(俗名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游泳时,特别是冬泳时身体各部肌肉都有可能发生抽筋, 最易发生痉挛的部位有大腿、小腿、其次是手指、上臂、颈部、有时胃部和腹部也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现象。人在水中如果发生了痉挛,就会出现局部肌肉剧痛,肌肉僵硬,动弹不得,使手脚不听使唤,整个动作失调,极易发生呛水和溺水事故。有资料表明,84.7%的游泳溺水死亡者皆因身体肌肉发生抽筋所致,以致许多游泳爱好者望水却步。其实抽筋并不可怕,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就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踢球入门     
这期我们接着介绍:足球运动锻炼有关常识中的抽筋、处理方法和健康常识。 一、抽筋 人们常说的抽筋,又称肌肉痉挛,是由于肌肉失去正常调节功能后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的一种反应,在足球运动中,这种抽筋现象更多地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处。 造成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因跑动过多,肌肉过于疲劳;或因出汗过多,盐分丧失超量;或因天冷肌肉发僵,受突然动作的强刺激等。出现肌肉抽筋时,运动员多伴有疼痛难忍、抽筋处肌肉坚硬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