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教育是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是院校发展的源泉,学生是院校教育的关键。《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院校的重要使命,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个性化教育。只有实施个性化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应该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创新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创新,尝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推行社区服务性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广阔自由空间施展才华,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开展创新教育是教育最高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高等学校应着力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标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的规定 ,是教育质量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人与人的发展、人才、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现代高级专门人才五个层面全面分析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按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分类框架构建高等教育目标系统的观点与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探索性,突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在高校中开展细化到院系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就要在实验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温巧莲 《高教论坛》2008,(3):179-18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的,教师在实施职业教育专业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实际相联系、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要灵活使用"教学做合一、仿真式拟化、实例贯穿课堂、导学探质疑、产学研结合、综合考评、市场式潜化"等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社会职业生产出合格的社会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对培养学生成为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同好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是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永远的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3.
绿色课堂追求教与学之间关系的和谐化、生态化,强调学生主体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传统课堂的四个要素为前提,立足教育实践,抽象出绿色课堂的主体、客体以及本体功能三个方面的理论关系:教师和学生是"绿色"意义的共同决定者,是主体;作为与主体相对应的存在,教育教学活动是客体;课堂环境是这种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场所,其本体功能在于对人的培养。在绿色课堂阈限下,高职教育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强调人本位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稳定的政治素质,以健康的身心为基础、以科技知识和人文综合教育为内容的实践能力突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师生教学能力水平低下是高师教育中的“痼疾”,究其原因,主要与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不合理,教师引导不力,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密切相关,因此,改革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优化教师教学能力训练模式,强化教育实践,从而提高高师生的教学能力,是高师教育改革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特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关注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加强创新意识教育,结合专业内容,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努力构建德育功能的专业课程平台,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大学理论教学,经常以知识的传授为己任。然而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既有理论素养,又能将理论知识贯穿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建构知识平台的同时,提倡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从知识的积累上升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度。而通过对伦理学公共课的分析以及比较与专业课教学的异同,可以对这一教育理念有更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前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低下是高师教育中的“痼疾”。改革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优化职前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模式,强化教育实践,改革教育实习,是提高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提高实训室设备管理对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室教学设备的运行管理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从有利于学生更高掌握实践技能;有利于健全规范管理机构,加强改进制度建设,规范设备管理;有利于培养专业化懂管理、懂设备、懂维修队伍几方面来阐述实训设备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加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原则及实践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