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要求下,不断提升小学教育品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受到高度关注。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体质健康也非常关键,只有拥有强健体魄,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习。因此加强体育教育是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理念,保证健康、合理的体育锻炼时间。但是现实中,小学学生的耐力较差,速度等素质发展停滞,并且学生肥胖比例逐年增长,再加上锻炼时间欠缺以及意识淡薄等,体育锻炼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体育家庭作业理念被提出,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属于一项科学有效的举措,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汉族学生运动素质的发展趋势,运用测试法、数量统计等方法,将2010年学生运动素质的检测结果与2000年和2005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速度、下肢爆发力、柔韧性、耐力等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力量耐力素质下降。学校应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思想和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尤其是掌握科学干预肌肉耐力不善的练习手段,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中小学校园体育节比赛倡导"强者竞技,人人参与",体育节的游戏比赛能凸显体育精神,除了力量、速度、耐力的竞技比拼,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协同动作能力的锻炼、灵敏素质的发展、合作意识的养成和团队精神的锤炼等。这类游戏的设置更注重团队的参与,让学生通过比赛学会交往、锻炼协作、团结互助、凝聚智慧。在安全和操作简便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体魄、享受快乐、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跳绳是一项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其锻炼价值高,可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跳绳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一项必测项目,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必须参与跳绳测试,可见,跳绳在体质测试中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合理的跳绳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实施教学,从而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跳绳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50米×8往返跑"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要求的小学高年级的测试项目之一(此项内容是国家学生体质监测小学16年级的必测项目),也是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考查内容。它不仅练习方法简便有实效,测试手段简单易操作,经常练习可以增强下肢力量、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和耐力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良好的意志品质。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耐力跑项目跑得时间较长,对学生心血管循环要求又较高,容易产生疲劳感,而练习方式与手段比较枯燥,所以部分学生对"50米×8往返跑"不感兴趣,甚至有畏惧抵触情绪。如何在教学中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学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是一线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层次分析角度选出对于体测影响相对较重要的因素,用正交试验将选出来的重要因素进行科学的组合优化,通过黄金分割法对优化出来的项目进行量化训练。建议以锻炼速度、耐力和力量为主的训练,根据自身情况可在速度训练中选择60m、100m及往返跑练习,在耐力训练中可选择中长跑、足球、篮球的方式进行,在力量训练中可选择蛙跳、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7.
800 m、1 000 m跑测试是在用一个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评测人的有氧耐力,成绩不能客观反映机体的有氧耐力水平,不能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还会让受试者承受较大的心理负荷,不利于运动兴趣培养和终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且在800 m、1 000 m跑测试中频频发生意外。研究认为,可用无氧阈跑速做耐力评测指标,它能确切反映人的有氧耐力水平,引导人们科学锻炼,强度由低到中,安全、简单,可在跑步机或场地上完成。  相似文献   

8.
耐力跑是女大学生体育教学和达标测验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近年来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耐力跑存在恐惧、厌烦心理 ,甚至不参加耐力跑练习 ,严重影响了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使耐力跑教学处于困惑状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析 ,并提出解决方法 ,为耐力跑教学提供参考。1 恐惧心理的主要成因1.1 主体因素①主体锻炼意识的影响。女大学生中 ,有许多学生在中、小学根本就没上体育课 ;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 ,体育意识较弱 ,认为体育课又苦又累 ,不锻炼现在身体也很好 ,还担心锻炼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所以身体素质很差。…  相似文献   

9.
<正>耐久跑是一种较长距离的周期运动,既要求一定的速度,又要跑得持久,属于田径运动中的中长跑项目。在小学阶段,耐久跑是发展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经常进行耐久跑锻炼,不仅可以发展一般耐力,培养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而且对于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也有一定的功效。通过耐久跑还可改善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一、"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教学方法对耐久跑呼吸方法的教学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呼吸与脚步节奏的配合。教师在教会学生深呼深吸的前提下,采用改变传统的踏步走"一二一"口令的方法,将踏步  相似文献   

10.
王见刚 《中华武术》2014,(12):47-48
2011~2013年达标数据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1500米学生跑不到头,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下降。因此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苏苑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两个教学班,分别是实验班和对照班。(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素质练习对提高学生运动机能的相关性文章和科学锻炼的相关性资料及国内期刊的相关性文献资料。2.实验法:实验班选择发展耐力、力量、速度和柔韧素质等方面的素质练习,对照班则不安排相应的练习内容。3.对照法:实验班每节体育课运用5分钟素质练习,对照班不运用。一个学期后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国家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受到高度关注。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素质和耐力水平等。传统测试项目形式单一,学生参与测试的热情不高。对此,在本研究中,针对学生体质测试进行游戏化改革,转变传统测试方式,注重学生锻炼习惯、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以游戏化方式完成体质测试项目训练,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文章对体育训练游戏化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质测试游戏化设计依据,提出了运用游戏化训练方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400m跑是初中田径教学中的一部分,但很多初中学生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400m跑不光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还要在保持速度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耐力。而往往大部分学生只在起跑或冲刺跑中保持了速度,在途中跑时缺乏速度耐力,因此很难达到理想成绩。笔者通过采用一段时间的追逐跑教学法,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太原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小组在太原市15所城乡中小学校男女学生体质调研测试数据中,对城乡6~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①乡村男生上肢力量、耐力、柔韧优于城市男生;②城市男生下肢爆发力、速度优于乡村男生.③城市女生腹肌力量、下肢爆发力、速度优于乡村女生,④乡村女生耐力优于城市女生.研究提示:城市男女学生应当加强中长跑项目锻炼;乡村男女学生应当注意下肢爆发力锻炼;乡村女生应注意腹肌力量锻炼.  相似文献   

15.
400米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400m训练的文献资料,结合自我对400m训练的理解确定提高400m速度耐力能力训练的关键段,以速度耐力储备、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乳酸堆积量、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运动持续时间对机体恢复、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与400m节奏训练的转化关系等几方面论证400m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的理论依据,并指出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训练实施和与其它距离段的训练协调。  相似文献   

16.
小学开展校园定向运动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速度,耐力)的提高,也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认识定向运动,使定向运动在校园普遍流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定向运动是一项挑战智能和体能的运动,是集智力和体力于一体的健康型体育运动,本文通过把定向运动列入小学体育课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记录学生的成绩和心率次数,并对他们实验前、实验后1000米和800米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学生的奔跑能力得到了提高,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法,比较高校女生12min跑和800m跑体能测试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2min跑锻炼,能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水平,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调动女大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对于少数无氧耐力素质较好的女生,800m跑同样可以提高耐力水平。建议以12min跑测试项目为主,800m跑作为测试的补充项目。  相似文献   

18.
<正>跳跳球练习不仅可以促进骨骼发育,促进血液循环,促使青少年儿童增高,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耐力以及平衡能力。因此,笔者尝试将跳跳球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和课间操,让学生充分享受新兴体育运动带来的不一样乐趣。一、过绳跳练习目的:利用跳跳球的弹性进行有节奏的跳短绳练习,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水平。练习方法:在学生熟练掌握跳跳球节奏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手拿短绳,原地在跳跳球上进行跳短绳练习。练习内容可以是花样跳绳,也可以是小组间比谁跳得多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青少年学生的耐力素质持续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根据青少年运动素质的发展特点,男孩 10岁、 13岁,女孩 9岁、 12岁为耐力素质的突增阶段,男孩在 14岁以后耐力素质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15岁时增长速度最慢, 16岁时又一次出现较快增长。女孩自 14岁开始耐力水平逐年降低, 15— 16岁时下降幅度最大, 16岁以后下降速度逐渐减慢。这就意味着在中学阶段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耐力基础,那么,耐力素质的发展将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女生的耐力发展会遇到较大阻力。第二,时下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缺乏必要的锻炼时间,锻炼效…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重视提高初中生心肺耐力水平有助于减少肥胖率、降低心血管疾病及预防运动猝死风险等,教育部门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心肺耐力的考试要求。本文通过对比福建省新、旧体育中考的考试实施方案,分析评价标准,以厦门市新民中学256名初中生为实验对象,通过18周的训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最大摄氧量、运动成绩(男1000m女800m)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新体育中考背景下提高学生心肺耐力的切实方案,研究结果:(1)基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设计实验方案内容、方法、手段,并结合教学实践验证实验方案,可见其有效性。(2)抓住各个体能素质的敏感期(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移动速度、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素质的敏感期),通过对各个敏感期进行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心肺耐力水平。(3)有氧耐力为主、无氧耐力为辅是初中生心肺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辅以核心力量、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等多种方式的组合,可以促进心肺耐力的多方面协调发展。在训练内容上由易到难,在练习形式上丰富多样,在练习要求上做到令行禁止,在训练负荷要上做到适时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