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謇和福泽谕吉是近代中日两个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他们都抱持教育救国的理想,并为之努力躬耕.但由于中日两国国情的诸多不同,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化学生的思想品行等诸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对两国近代化历程产生影响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黄卫 《历史教学》2007,(12):78-82
张謇和福泽谕吉是近代中日两个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他们都抱持教育救国的理想,并为之努力躬耕.但由于中日两国国情的诸多不同,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化学生的思想品行等诸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对两国近代化历程产生影响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代化从广义上讲,就是由传统的农业明转变为现代的工业明,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化教育等各种综合因素。中日两国近代化开始于19世纪中期,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背景下,两国近代化都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最后结果却完全不同。其内在原因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日两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势差出发,论述了中日教育交流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包括促进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中国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女子教育实践产生了影响这三个方面。论文指出,清末民初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全方位展开对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确立、学制体系的建立、女子教育模式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日两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思想对两国的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中国两国教育现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及教育思想对两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两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中日两国在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思想、士人教育以及改革主体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位置以及社会性质等因素是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比较姚传德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是中日两国近代化运动初期的领导人,比较分析他们近代化思想的同异,对于搞清中日近代化过程和结局不同的原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大体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期,但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儒家文明圈的一员,却以不同的道路迈向了近代化,在教育领域中分别以近代学制的颁布拉开了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本文通过对比两国近代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教育立法,探讨其中的相似性和异质性,使我们对中日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盛部和先生所著《东亚:走向近代的增种历程──近三百年中日史学与俗学传统》一书近日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钻时六年,从史学及@学的视角探讨中国明清之际至清末、日本江户时代至明治本年上下三百年中日两国史学的演变和近代化民族精神的形成.作者认为这三百年是中日两国封建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两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学术上清理这一时期东亚民族精神演过历程、变革内容和特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东亚近代化民族精神的理论构想,详尽论证和分析了东亚近代化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洋务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是近代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其改革的时间和条件极其相似。通过对这一时期两国在教育改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较,反映出两国教育改革的不同结局,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从中日两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状况的不同看国家政权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朱荫贵19世纪中叶开始,中日两国都进入了一个严峻的时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中日两国分别在“鸦片烟火”和“黑船来航”的压力下洞开了国门,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起点,两国原来...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的本科课程改革经历了不同的过程,但目前两国的本科课程改革都受到了美国一般教育(General Education,即通识教育)模式的极大影响。本科课程改革不是一个单纯引入特定模式的改革,相反,如何在重视本国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一般教育模式,形成符合本国国情的独特模式是中日两国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在早期教育现代化的选择和发展上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中日两国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及兴办近代教育,但在发展历程上存在的时间差异,以及在对待西方科学和技术、西方文化等问题的思想与态度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张謇和涩泽荣一分别是日中两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实业家,两者的义利观在同时代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文中以近代化程度为基准,比较两者的义利观在向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的相异性,并从这一角度来探讨日中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内在文化传统与外来近代化思想的融合的。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中国一步步迈向近代化的过程。而各大思想流派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各大思想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来阐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中日近代留学教育作为两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从总体效果来讲,日本近代留学教育远远优于清廷统治下的近代中国。本文试从两国发展留学教育的背景、指导思想、实际措施等方面,对两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与教育家,其一生以救国为目的从事实业与教育活动。受时代、个人、实践等多方面因素,促使其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独具特色的实业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南通的近代化及后来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敏琴  李珊珊 《文教资料》2006,(28):184-185
在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作为一种颇有特色的思想纲领,前者是中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后者是日本明治维新指导思想,都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共同之处,但是,中日两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间却出现了极大的反差——日本迅速完成了近现代化的历程,并已实现工业化,而中国艰难地走过了近代化路程,今日仍跋涉在走向现代化的途中,这种反差说明二者也存在很大差异。“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之异同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作出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对高校外语教育都很重视,并在新世纪前后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对于处在外语教育重要位置的教师而言,其专业化发展水平无疑对外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日两国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对比研究会给我们的外语教师发展和外语教育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