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回应社会诉求是提高工程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代言的。本研究对20位中外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解释了利益相关者对课程的评价与期望,揭示了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从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三个层面讨论研究结果,并针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改革,提出更新课程理念、重建课程目标和优化课程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课外补习缘何屡禁不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益的驱动,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都是这一现象的利益诉求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禁补令"屡遭挫败是由于经济利益和教育利益之间、教育主管部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之间存在着冲突。政府部门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治理中小学课外补习、保障教育的价值诉求。加大政府教育投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师待遇;通过审议进行课程与教学管理,创设以生为本的课程结构和评价机制;通过教育政策的价值引导,优化各利益相关者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中国现有的中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来说,学校发展规划(SDP)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念与实践."西发项目"在西部五省项目校推行了SDP理念及其制定与实施,其对校长、教师、学生、社区、家长与学校管理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来评估SDP对学校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发现,SDP对项目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行动产生了影响,也激起了家长与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想法与行动.个案分析发现SDP本土化的推行具有与资源捆绑的倾向,利益相关者更多的看重SDP所能带来的利益,而不强调其观念的变革.现行的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SDP的执行.  相似文献   

4.
在《芬兰基础教育法案》的基础上,芬兰实施了全国性的KiVa反欺凌项目.KiVa项目包含预防性教育的"普遍行为"和制止欺凌案件的"特殊行为".KiVa项目通过建立KiVa项目组和学校项目组网,向教师提供反欺凌培训、设备和材料,改变旁观者角色,向家长提供反欺凌指导,积极解决网络欺凌.该项目还提供反欺凌课程、网络游戏和"反欺凌街道"论坛,有效预防和处理了欺凌行为,增加了对受害者的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课程样本     
《上海教育》2012,(35):48
在介绍自己的学校时,很多芬兰校长都会先来一段声明:"我们学校跟其他学校也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按照芬兰教育大纲的规定,为学生开设规定数量的必修课,同时按照规定的百分比,开设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课。"那么,每所学校的这些"没什么不同"的课程到底是如何实施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世界最好的教育给父母和教师的45堂必修课》两本书的作者陈之华,在旅居芬兰的六年当中,她的两个女儿进入芬兰的学校随班就读,亲身体验了芬兰学校的各类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芬兰课程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以来,为应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招生困难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招生政策。在利益相关者的教育政策分析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围绕招生政策这一领域,各类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与行为动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可有助于改善和调整招生政策,并助于协调与整合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以课程实施为主题,交流和分享了各地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探索经验,以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反思与改进建议,从多个视角分别探讨了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地方及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以及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研究等三个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更好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落实十八大精神,日前,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举办了"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论坛。上海市教委基教处领导、上海市各区县科研人员、普教所科研基地的校长和教师,共八十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从国内外教育转型的大背景出发,围绕上海基础教育的办学、学校课程、学生培养模式、教师培训与学习、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9.
战略管理是目前中外许多高等院校十分青睐的一种管理方法。但在高等院校的战略管理中,由于一些高校没有弄清楚自己面对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究竟有哪些,或者无视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需求,更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致使学校的战略决策和改革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冷落、反对甚至强烈抵制,最终导致战略管理的失败或无效。因此,高校领导者与战略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对于学校战略管理的重要影响,对学校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利益相关者图谱,"并制定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策略,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对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教集团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牵头学校、成员学校与企业.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包括三个部分,牵头学校的利益诉求、成员学校的利益诉求与企业的利益诉求.职教集团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机构,职教集团的发展战略应当整合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尽最大可能地满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与"各自利益".因此,要在牵头学校、成员学校和企业等部门间建立利益整合机制,使这种合作关系得以制度化.利益整合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职教集团在运作过程中应该主动邀请其利益相关者参与职教集团决策;另一方面,对于职教集团的利益相关者来讲,他们要向职教集团主动诉求其优势和需要,促使职教集团能够更加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归纳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各层面的教师教育院校在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上是有差异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体现在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善课程结构、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模式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仍存在学科本位、教育类课程地位相对较低、课程设置针对性滞后等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走向将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变革的影响、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和课程实施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和"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我们认为,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培养未来教师的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应是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含义和特征作出了界定,并从关注成长的课程核心目标、全程全景的课程结构模式、情境反思的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师范院校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实践操作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师跨学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综合教育师资的培养受到了新课改综合教育实践以及顶岗支教跨学科教育实习的挑战,利用高等教育现有的体制,开展跨学科教师教育,是适应时代需求、基础教育实践需求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可行举措。本文对跨学科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变革教育理念与课程理念,构建基于"课程群"的跨学科教师教育课程计划与课程结构等策略,期望能为我国的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功能、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向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育学院职能及与基础教育课改的对接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以探讨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re increasingly required to integrate technology into teacher prepar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accreditation groups lik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 and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CATE). Delivery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through pure distance education methodologies still has critics. A Web‐enhanced approach, with on‐campus courses and Web‐based information and/or testing as a supplement, is suggested as a compromise. An alternative teacher licensure program in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t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es this approach extensively, with positive results. This case study explores the use of an alternative teacher licensure program, defines the components of a Web‐based curriculum, and illustrates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a Web‐enhanc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Student and faculty issues and reactions are outlined, along with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Web‐based activities into courses. Suggested future plans for continuing to infuse technology into teacher edu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im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nish n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by examining how the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at the district level, orchestrate the shared sense-making concerning the reform work in their school districts. Qualitative focus group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12 groups, throughout Finland, that were responsible for orchestrating curriculum reform work at the district level. Results showed that curriculum reform steering group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orchestrating shared sense-making. They strived to develop functional, context sensitive, and shared strategies for reform implementation across their districts. They employed a range of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navigating, and regulating the shared sense-making of the local curriculum work.  相似文献   

17.
开设适合的技术类课程以应对当前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是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新西兰职前技术教师教育框架是奥克兰大学、梅西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个共享资源,旨在支持六所高校在职前技术教育方面保持信息一致,提升职前技术教师教育质量。该框架由技术哲学、技术教育的原理、技术课程和技术教学四个关键要素组成,在强调技术知识和技术教学知识的同时,关注技术价值观和目的观教育,并提供相应素材支持课程开发与实施。新西兰职前技术教师教育框架对我国技术教师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Bridge programs, in which underprepared students gain the academic and technical skills necessary for college level courses and entry-level employment, are a promising initiative for expanding access to, and success in, community college education. For career pathways related to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or mathematics (STEM), bridge programs are critical for enlarging the pool of students who are exposed to, and can aspire to, STEM preparation. This study, conducted with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dvance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rogram, followed four community colleges for a year to understand local factors that facilitated or impeded implementation of a bridge program in which basic skills were contextualized in biotechnology. The findings are that implementation of a contextualized curriculum requires substantial faculty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bridge programs was facilitated by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y both administration and faculty. Administration assisted in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that supported learning by coordinating faculty schedules and funding faculty time for initial and ongoing program development. Faculty benefitted by the support of experienced team members who could guide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was facilitated when team members met frequently and when faculty worked collaboratively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planning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both for faculty collaboration and contextualizing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省高中教师的远程研修中,福建教育学院开展了"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用全省一流的名师、一流的教研、一流的资源,利用《福建基础教育网》的技术支持,为全省的高中教师提供免费、开放、及时、优质、高效、灵活的备课研修平台,为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服务,为高中新课程的推进性实施服务,为提高全省高中的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意味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论文从"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