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型认知"是科学概念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式,发展"模型认知"素养有助于深化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本研究从科学模型入手,分析科学模型的涵义和特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科学模型赋予学科背景化,探究化学模型的特点和具体教学主题中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水平层级表现,提出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欣  郑琳 《教师》2010,(32)
本文尝试以"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模型方法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构建形象化、具体化的实物模型并归纳出抽象化、简化的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体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模型与建模:国际物理教育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物理教育研究者们建立了以物理建模为核心的物理教学理论体系.物理建模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探究教学理论,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物理建模教学认为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物理建模的过程,并把物理建模过程分为模型发展和模型运用两个阶段.我国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当借鉴物理建模教学,发展对"科学探究"连贯性,一致性的理解,加强"原始物理问题"与新课教学的整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模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4.
"模型解题法"在教学中的使用日趋频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模型的传授时机,怎样学习模型,怎样防止产生负迁移,什么样的模型值得学等方面讲述了模型解题法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5.
方法与建模:两种竞争的探究教学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方法是美国中小学中普遍使用的探究教学模式,近年来,模型中心模式通过指出科学方法模式的施教是程序化的、与科学内容缺乏联系等问题,向科学方法模式在中小学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地位发出挑战。二者的论争反映它们在科学探究内涵理解及探究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关注不同,启发科学教育者认识到真正探究教学是在"活动"与"思维"的连续体中寻求平衡的过程,并在科学方法和模型中心模式各自的应用时机、师生关系建构及探究教学有效性认识等方面给予我国探究教学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发展至目前已然成为了一门非常全面系统的科学.教学设计的制作与开展必须要遵循或依据教学设计原则.在进行"情境-模型"双向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应注意教学情境数学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形式趣味化、教学结构生动化等原则,还需要把握好从"情境"到"模型"的建构,从而实现从"模型"到"情境"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型法"、"发现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徐聪 《物理教师》2012,(2):14-15
物理教学应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合理地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笔者在"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中采用"情景预设,问题开道"的方法,有效完成了"知识线"与"方法线"双线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物理概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单摆"教学为例,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概念模型、渗透科学方法、得出模型特征、着力科学探究、总结物理规律、应用生活实际、深化概念认识,提出物理概念建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概念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构建生物探究性教学模型的必要性我国现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我教你学"的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三尺讲台"更是教师的堡垒,这  相似文献   

11.
试论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阐述了方法及科学方法的主要特征,讨论了方法教学的基本方式,最后遵循方法教学基本方式呈现"科学方法"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整体论视域下的教学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复杂科学的形成和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质疑和反思基于"原子论"的传统教学设计观及其设计方法,认为原本复杂的教学现象在这种原子论的支配下变成了预设的、机械的、简单化的设计过程,并开始探究整体论视域下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基于整体论思想探讨了教学设计的整体观,并通过整体性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型--4C/ID透视了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物理学研究中"科学批判与实证"的思想方法为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借鉴美国教育学家E. 艾斯纳(Eliot Eisner)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批判与实证"教学模式,以期为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时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DNA分子的复制"一节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假说演绎、模型建构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整体性教学设计就是基于整体认识论所形成的一种科学设计现,它追求学习的整体性、复杂性;它追求教学设计的"整体科学理性",20世纪90年代产生和形成了诸多隐含整体思想的教学设计模型.本文探讨了教学设计发展中所经历的持续变革,在整体论的视域下诠释了教学设计整体性诉求的科学意义,并论述了整体性教学设计的设计观.  相似文献   

16.
<正>1设计背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必修2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有"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定理及理论并列为科学知识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2])。"模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微观的科学事实。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教育发展的近十年当中,瑞士日内瓦大学科学认识论与教学实验室证实,教育的中心应介于学习者的概念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医学知识中变化而来的这种新的模型,被称为"变构学习模型".这个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理解学习.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引入"项目式"的教学内容,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挥科学课堂的优势和作用。"项目式"的模型教育理念,能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为学生学习小学科学提供各种有效保障。本文就从当前小学科学的教学理念出发,对"项目式"教学研究进行几点分析,以推动小学科学的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源追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五年来对我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访谈调查与观察结果,提出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影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探讨了科学课程的三种统整属性,即"社会统整"、"知识统整"与"人格经验统整";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视角,分别追溯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这些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发现:影响当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在根源上无一不是背离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结果.得到的研究启示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必须针对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视野探究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会基于个人的经验系统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经验心智模型",借助特定的方式和方法来传播自己意思或意图的概念就是一个特殊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通过科学检验和论证后转化成"科学模型"。本文首先通过案例阐释了认知过程中的三个梯阶的图式:"经验心智模型""概念模型""科学模型",提出了概念学习的"三级图式进阶"教学方式,然后指出了图式进阶教学的意义、策略、程序、步骤和关键,最后讨论了它适用性的几个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