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忠  李文红 《教师》2011,(3):112-112
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我在《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设计,主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内容,使学生人人参与,都有体验成功的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与合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美术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为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是美术和其他几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要经过整合,使美术的作业系统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着重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这一节学习内容的解释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美术课堂中的造型练习不仅包括绘画这种最经常的形式,还包括利用各种材质探索各种立体造型的活动。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美术能力,尤其是立体造型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科,课堂是美术学习和创作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如何创设自由的美术课堂,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呢?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小学生的世界里,他们稚嫩的童心最看重教师对他  相似文献   

5.
权笑 《江苏教育》2024,(5):89-90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等美育理念运用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并大力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学生自身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其在体验中理解美术内涵,增强其欣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本从高师美术系《美术教育学》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中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原则,应在肯定《教育学》所列初中教学原则适用于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补充“审美性”、“创造性”与“协调性”原则,分别阐述原则的含义、提出原则的依据以及原则运用的要点,其中关于“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即在于教学内容的艺术属性和教学手段的审美特征”,在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二的高水平发展以及二的协 调和谐,是人创造活动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关于“协调性原则是辩证施教的原则,是一条‘运用原则’的原则”等创见,在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肖颖 《教育导刊》2004,(3):73-74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启示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美术教学理念,确认综合学习、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价值追求,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大力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活动,以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术课程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室外美术活动中通过行为造型“花朵”以及运用各种材料组拼“花朵”,在活动中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装饰组拼成花朵。教学难点组织教学,组拼成花朵的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恰当运用。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1.
创造能力是一种智能,培养创造能力是美术学科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职业美术教学中应特别强调促使“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使技能适应个人的艺术取向,培养具有个性的膏于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美术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素养形成的重要支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感知美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它是人的各种感官对事物美的因素直接、迅速的感应,并形成愉悦的心理体验。只有具备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产生一种感受和感动,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思维、审美想象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我在《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步士臣 《山东教育》2004,(13):52-52
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活动中,我认真贯彻这一理念,力求做到综合探究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科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成为一位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因此,重视美术实践活动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6.
黄帅 《江西教育》2023,(23):82-83
在小学美术学科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通过化零为整提炼“项目化教学”主题,通过化繁为简优化“项目化教学”活动,通过化虚为实改进“项目化教学”评价。通过“项目化教学”,教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有效引导学生的美术创造与“创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正处于各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形成综合能力观,对于小学生的个人成 长十分重要。小学教学过程中,美术作为艺术学科越来越受到 重视,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美术教育也逐渐关注学生的 美学素养和综合水平。美术有理论和实践结合,动手能力又要 求’思维空间还要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如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社会各界热烈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高师美术系《美术教育学》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中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原则,应在肯定《教育学》所列初中教学原则适用于本学科教学的基础卜,补充“审美性”、“创造性” 与“协调性”原则,分别阐述原则的含义、提出原则的依据以及原则运用的要点。其中关于“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即在于教学内容的艺术属性和教学手段的审美特征”,关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的高水平发展以及二者的协调和谐,是人创造活动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关于“协调性原则是辩证施教的原则,是一条‘运用原则’的原则”等创见,在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美术教学的关注点也开始转变,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能力已成为在社会生存必不可少的能力,而初中生正处于各种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候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美术作为一门抽象学科,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就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教育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学校教育的主题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