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是日本首部文学作品《古事记》上卷神话中出现的一对兄妹神,二神奉天神之命生成日本诸岛和诸神.从“二神结婚”至“黄泉国”之战,二神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反映出父权和母权的某些冲突和特征,并从侧面流露出二神性格中的“罪”与“恶”.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日本上代民俗中的歌垣,发现歌垣的"垣"字可以表示神圣的空间领域,并且歌垣的另一叫法"歌场"有可能不是日本自制的词汇,而是来自中国古代文献。最后,通过导入中国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跳花"等民俗活动,指出日本创世神话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夫妇的歌垣形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完成于公元712年的日本古籍《古事记》,记载了历代天皇以及天皇之前诸神的传说。其完成时间处于遣唐使盛行的时代。遣唐使的文化传播作用是否为《古事记》增添了中国传说的因素?本文以其中的女神伊邪那美所率女子军团为例,从中国唐代的娘子军典故出发,做以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校从1985年开始办起第一期弱智儿童辅读班(这期辅读班共有学生15名,智力中度和轻度落后的各半),我担任辅读班的自然课教学。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又是初次教弱智儿  相似文献   

5.
孙力 《孩子天地》2013,(4):18-19
日本史诗最早的神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处在一个混沌未开的阶段,重的东西沉在下面,而轻的东西浮在上面。被称作高天原的天边出现了三位神,在这三位神之后又陆续出了第二代的一些神明,这代神中最晚生成的一对神是伊邪那岐男神和伊邪那美女神。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日本国立广岛大学理学博士、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关正夫先生1988年出版的探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证性论著。全书共有25万字,分六章. 第一章从国际比较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剖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高等教育,充分肯定了当时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章着重论述新制大学发展时期的大学教育。当时,美国教育使节团对日本的大学改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不能忽略日本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现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学制,是在1946年3月来日的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下,经1946年8月成立的日本教育刷新委员会的审议,通过1947年3月公布的学校教育法而正式确定的。关于高级中学,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称:在“下级中等学校”之后,设免费的使所有希望入学者都能入学的三年制的“上级中等学校”。它不仅包括家政、农  相似文献   

8.
弱智儿童识记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作者设计了三种识记训练(数字材料的识记训练、分类训练、无关联材料识记训练)。结果表明:1.本实验所采用的识记训练在提高弱智儿记忆能力方面很有成效,。2.三种识记训练对轻、中、重度三类弱智儿童有不同的影响:在数字组织水平方面,轻、中度弱智儿童训练后均有显著提高,而重度弱智儿童只能获得较简单的数字组织。三类弱智儿童在类群集水平上都有显著提高。只有轻度弱智儿童的主观组织识记能力能迁移,中、重度弱智儿童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不显著。3.弱智儿童的记忆缺陷与智力缺陷有关,因此对他们进行识记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把帮助他们克服知觉、思维、语言诸方面的缺陷结合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9.
弱智儿童常见食物的概念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由分类法,以实龄相同的智力正常儿童为参照,考察低、中、高年级弱智儿童常见食物的概念结构,比较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概念发展的异同.结果表明:弱智儿奄的概念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概念联系类型由以SF联系为主向以分类学关系为主转变,概念发展趋势与正常儿童相同,但在速度和水平上却大大落后于正常儿童.教育与环境在弱智儿童的概念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占领军的监督下,以“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为基调,对战前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建立了“六.三.三”学制。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日本政府针对当时恢复经济的需要,在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章法》中,明确规定高中开设职业技术课,培养学生在衣、食、住和职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买现上述目标,日本政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普通高中设工、农、商、水产、家政等职业选修学科;设立工、农、商、水产等职业高中,扦以此作为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使高中…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大专院校理工科系向产业界输送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材,对日本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55年以后尤为突出。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的精神改革了明治以来的教育制度。新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学制单一、权力分散、重文法轻理工。这是当时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产物。1955年开始,日本实行高速度发展经济的政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  相似文献   

12.
日本电视连续剧《二十四只眼睛》放映以后,人们都被剧中女教师大石久子热爱学生的精神所感动。但如果你了解到被人们称为“特殊教育的好园丁”的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小学吴培炎老师的事迹后,你一定更会为之动容。一九八六年三月,和煦的春风吹来了弱智儿童的佳音,江北区办起了弱智儿童辅读班。消息传出,一件往事立即出现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哈佛大学伊滋拉·鲍格尔教授曾在1979年撰写的《JAPAN IS NO.1》一书中,与美国的犯罪率颇高的社会秩序相对比,褒扬了并无明显差别、在教育先进国家中较为凸显的日本义务教育水准,尽管为此获得了“亲习学者”的称誉,却反而遭到日本某政治家“莫非是嘲讽”的置疑……。时隔21年的2000年5月,鲍格尔教授在东京国际教育研讨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处于美国占领军全面控制之下,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旨意,于一九四七年建立了六·三·三·四学制。从一九四八年开始成立了四年制的①新制大学。新制大学废止了旧制大学的学科、学年制而采用了学分制。学分制是一种教学制度,它的出发点是认为所开设的各种学科,在其重要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后,余华不再满足于展示暴力、血腥和苦难,他将笔触深入民间,发现了民间的自足性,民间的那股朴茂的生命力自有其对抗消解苦难的方式。本文结合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近作《兄弟》阐述作家对苦难人生进行消解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名古屋大学是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是名古屋帝国大学,是日本七所旧帝大中最后成立的。名古屋帝大成立于昭和14年(1939),是由名古屋医科大学改为综合性大学的。名古屋帝大成立之初,只设有医学院和理工学院,一九四二年理工学院分开,成立理学院和工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占领军总司令部控制下,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效仿美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学制。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教育改革”(明治维新时的  相似文献   

17.
岩仓使节团是世界史上异乎寻常的国家使节团,它对日本现代化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日本的“小国心理”与“忧患意识”、“自卑意识”使其善于主动学习和接受外来先进文化,并较早形成了国家理性。而当时我国的“大国意识”则使自己固步自封并缺乏国家理性。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一部苦难的史诗。关于苦难的文学书写,也因而所在多有。在俄罗斯,有《战争与和平》、《古拉格群岛》;在拉美有《百年孤独》;在美国有《根》;在欧洲有《悲惨世界》和《变形记》。可是,在中国,面对民族的苦难,我们却没有充满作家个人伤痛的深刻思考和更为疼痛的个人化写作,没有写出与这些苦难相匹配的作品来。这是我们中国作家的局限,也是中国作家和当代中国文学面对民族苦难历史的伤痛和内疚。  相似文献   

19.
伊与部马养在《从驾应诏》诗中提到“瑶池”和“白云篇”,而“瑶池”与“白云谣”典故出自《穆天子传》,明示他受到《穆天子传》影响.伊与部马养是有文献可证的《穆天子传》在日本的早期接受者,其接受时间在持统天皇702年逝世之前.731年葛井连广成奉试对策提到了“黄竹”和“白云”,“黄竹”典故也出自《穆天子传》,说明日本上层对《穆天子传》已很熟悉.日本学者在诗文中引用《穆天子传》,既与他们注意学习《昭明文选》和李善注有关,也与他们直接阅读《穆天子传》有关.《文选》李善注本可能不是直接从唐朝传入日本,而是通过新罗间接传入.《穆天子传》则更有可能是由日本遣隋使团、遣唐使团中的学问僧与留学生带回日本.基于此,笔者将《穆天子传》传至日本的时间上限定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圣德太子初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下限则为日本持统天皇逝世之年,即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相似文献   

20.
岩仓使团     
《新高考》2010,(2):64-64
维新政府成立和废藩置县成功后,日本新政府为了全面改革和修改不平等条约,决定派出岩仓使节团出使西洋。岩仓使团于1871年12月23日从横滨乘美国商船“亚美利加”号启航,总共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历时1年零10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