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甲午战争受到欧洲列强远东政策的支配。英俄矛盾是当时远东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决定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和俄国在调停中日矛盾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体现着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系统论述俄、英、法、日等资本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领土掠夺历史的基础上,剖析了近代中国疆域变化的特点及成因,指出了当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及反对和平演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系统论述俄、英、法、日等资本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领土掠夺历史的基础上,剖析了近代中国疆域变化的特点及成因,指出了当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及反对和平演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欧洲列强对甲午战争的态度和同时期诸列强在其它地区的矛盾与角逐有机地联系着。当时英俄的矛盾决定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列强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如不能说英国一贯支持日本侵略朝、中;也不能概括为沙俄一直反对或抵制日本侵华。欧美列强的纵容或支持,是日本胆敢发动甲午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把“三国干涉还辽”说成“丑剧”值得商榷。把“以夷制夷”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也是谬误的。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并最终向两极格局整合的时期.东亚格局也发生变化,此时在中国角逐最为激烈的是英国和俄国,这段时期英俄在华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开放的殖民主义政策与封闭的殖民主义政策之间的矛盾.以1898年的旅顺口危机为界,之前英基本上支持俄在华活动,之后采取种种措施予以限制,到满洲危机时双方矛盾达到高潮.英俄矛盾变化及英日同盟的建立对东亚国际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日本政治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以后,争夺远东与太平洋地区霸权的主要国家有英、法、美、德、日、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摒弃了沙俄的侵略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是战败国,被剥夺了在这一地区角逐的权利,法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因此,美、英、日三国成了这一地区的主要角逐者。凡尔赛体系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相互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列强还没有按战后实力对比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因此,巴黎和会之后,美英日在这一地区矛盾日益尖锐。中国历来是帝国主义在远东与太平洋地区争夺的主要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以后,争夺远东与太平洋地区霸权的主要国家有英、法、美、德、日、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摒弃了沙俄的侵略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是战败国,被剥夺了在这一地区角逐的权利,法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因此,美、英、日三国成了这一地区的主要角逐者。凡尔赛体系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相互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列强还没有按战后实力对比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因此,巴黎和会之后,协约国在这一地区矛盾日益尖锐。  相似文献   

8.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对此,人民版(2005年)必修Ⅰ第25页说:“日本获得的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笔者认为这一表述不够准确。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获得了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所导致的是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把落后的中国和朝鲜作为侵略和争夺的主要对象,英、法、日、俄、美、德、意等列强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背着清政府句心斗角,明争暗夺,终于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又明火执杖,趁火打劫。之后,又以“友人“、“恩人“的面目,诱逼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终于达到了彻底瓜分中国的目的,中华民族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10.
论近代外国传教士对彝族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近代外国传教士对彝族教育的影响黄修义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鸦片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后,法、美、俄、日、德、意、奥等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强迫清政府签订...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始,宣统皇帝退位止),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甲午战争前,法国就积极参与了西方列强对华贷款的竞争,不过,此时各国均各自为政,并未形成联盟。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列强经济侵华的主要手段,在激烈竞争中,法国与俄国、比利时结成同盟与英、德、日集团争夺贷款权,同时,法国为了自身利益又与竞争对手英、德、美签订协议组成四国银团,不惜“牺牲盟友利益”共同瓜分贷款份额.扩张势力范围。法国与俄、比的特殊关系,还表现在法国承购俄、比难以承担的贷款份额.与俄、比合组公司、银行贷款.从而形成掩盖在他国名义下的法国债权,在估计法国在华侵略势力时这一事实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9世纪末年起 ,帝国主义开始采取以铁路投资为掠夺中国利权、奴役中国人民的手段。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后半期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三次高潮。清政府在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 ,割地赔款 ,国力大损 ,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擅筑 ,或假借“合办” ,或通过贷款控制 ,吞噬和瓜分中国路权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列强在中国领土上强行修建和直接经营的铁路有 :俄国修建的东省铁路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 ,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  相似文献   

13.
1901年前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清政府面对这种形势展开了艰难的外交斗争,其中对俄国企图霸占东北的交涉尤显曲折。面对俄国的威逼利诱,清政府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在各国的夹缝中寻找列强之间的矛盾焦点,最终赢得了外交史上的一次胜利。1901年前后的对俄交涉是政府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矛盾的成功范例,表明弱国也有外交。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对东北亚地区的武力冲击下,满清政府与德川幕府先后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近代中日两国遂结束”锁国时代”,被动地打开国门,直面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1862年,幕府当局首次向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我在教学中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内容,点燃学生胸中的爱国之火 在八年级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我把教材的内容整合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沙俄侵占我国,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民族危机的加深,组织活动等五堂课.按照"侵略与反抗"这条主线,突出英、俄、日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与瓜分,正面突出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太平军及义和团的抵抗.  相似文献   

16.
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60年代,美、英、法、俄四国为维护和扩大其各自在华利益,采取了对华问题上的彼此协商的"合作"政策——支持清政府、维护列强在华特权、保持各国对华共管的局面。蒲安臣在将"合作"由想法变成现实政策中发挥了"助产士"的重要作用,且将"合作"政策倡导、推行开来,成为西方国家对华的一致政策。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必将使西方各国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激化,所以"合作"政策是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18.
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或“西太后”。她在八国联军之役逃亡西安时期的罪行,虽是她四十八年统治期间的一个片断,然而,却是她一生的罪恶史中最为黑暗的一页。敲骨吸髓的盘剥,骄奢淫逸的生活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八九九年爆发了以反帝为主要目标的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一九○○年,日、俄、美、英、法、德、奥、意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悍然发动了对中国又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就积极谋求列强的外交支持和国际承认,以期巩固其统治和取得国际合法地位。但列强基于中国政局的错综复杂、在华权益得失权衡以及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取舍等因素考虑,在给予南京国民政府的承认过程中也是复杂多变的。  相似文献   

20.
清朝在宣统朝时,国力更加衰微,无法与列强(英、法、俄、美、日、德)抗争,但已懂得国家利益之所在。在对小国的外交中,清朝按照国际公法和近代外交惯例办理外交,尽力维护国家的权益,这主要表现在更加重视保护华桥,开始重视领海管理权,已注重保护经济等方面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