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书目答问》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推荐书目,而关于中国最早的推荐书目,有人说是《经籍举要》,有人说是《唐末士子读书目》,还有人说是《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这个源头到底在哪里?在《书目答问》之前还有哪些推荐书目呢?今试做考论。  相似文献   

2.
在图书馆工作经常遇到读者来问:“老师,最近有什么好看的书吗?”“老师,请推荐给我们有益的书。”每逢此时,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百多年前张之洞所著的《书目答问》。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是书的山,是书的海,置身其中,常能浏览到意想不到的风景。近日,有师长推荐我找一找张之洞的《书目答问》看看,说是图书馆人都应该好好读一下这本书。我遵教借来,没想就因此得窥一  相似文献   

4.
《书目答问》是一部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目录图书。它是晚清著名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为了解决“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的问题,而为诸生专门开列的图书书目,分门别类,再按时代先后排列,于其重要处,加按语评点。张之洞在书中强调的不是科举考试的“时文”,他认为读有用书“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经世,可用以治身心”,这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基于此,张之洞要求诸生突破科举考试对图书内容的限制,注重经世致用。《书目答问》所开列书目,以当时通行版本为主…  相似文献   

5.
《书目答问》自清末刊行以来,受到广大学者的欢迎,成为国学研究最基本的入门书目。然而,《书目答问》在分类上与其他主流书目存在分歧。这些分歧有一些是《书目答问》的分类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这些方面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这十部书都是学术名著,并非浅近的入门书;而且我不敢说什么入门,自问一无所专,哪一个门也未入去。我只是确实从这十本书,窥见中国学术和文学的门径,以及欧洲艺术和文学的初步知识。尽管我自己始终止于站在门外窥望而已,但我相信比我有毅力的读者,是会从这些门径深入堂奥的。(1)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清人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就中国古籍中选择精要,指示初学门径的书,非常有用。它虽为初学而作,本身却已成了学术名著。近人范希曾此书,又是《书目答问》的补充和正误。  相似文献   

7.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常有学生提出“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的问题,他用了二年多时间,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筛选了2200种常见的重要古籍,分门别类,编成一部为初学者指导读书门径的举要目录书——《书目答问》,于光绪二年(1876年)刊行问世。这部书一同世,就受到知识界的普遍欢迎,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极有影响的一部目录书。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后来的蔡元培先生干脆把它作为简明、实用的购书目录。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首创目录之学以来,目录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各学科、各门类的目录学著作数不胜数。在众多的目录学著作中,《书目答问》所以备受重视,备受欢迎,是因为它贯彻并体现了方便、实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范希曾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底本,撰写出《书目答问补正》一书.范希曾采取补正的方法,保持原书体例,有所侧重,开展不少纠误补阙的工作,蕴含了丰富的编目思想,对于研究古籍的目录版本以及编写古籍举要目录,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选旁证》,清梁章钜著。这是清代比较重要的《文选》研究著作。我知道《文选旁证》,要追溯到解放初期。当时,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出去逛旧书店,在夫子庙旧书店里买了一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的《国学基本丛书》。买到之后,随意翻阅了一下,其《书目答问略例》云。  相似文献   

10.
文化知识基本书目──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24日作者:张岱年《中华读书报》提出“跨世纪中国人该读什么书”希望人们参加讨论,编者要我发表意见,开一书目。我是研究哲学的,“三句话不离本行”,难免偏重哲学书。姑且开列,聊供参考。这里只开列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1.
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现在来写此文,有下列几个原因:第一、我于1979年写出《中国文化史要论》一书(1980年出增订本),开了一张《中国文化基本书目》.有些读者看到,就来函说,我那张书目共有一百二十多种,太多了,他们不可能有空来读它.请我再为他们开一张更精华更现实的书目,最好是在三、四十种以内.我几年前也听见一位从所谓名牌大学文科毕业的中年教师说:"我在大学读书,只读间接书不读直接书,连一本中国古籍  相似文献   

12.
请读书目     
人一生总离不开读书,正所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但是,读什么书?怎么读?哪些书应先读?哪些书可选读?诸如此类的问题是需要名师指点的。北大、清华继承上个世纪20年代为学生开列书目的传统,于21世纪伊始聘请校内外专家,分别为本校学生编制了包括85种和60种图书的推荐书目。上海市的复旦附中、格致中学等几所中学,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对事物的鉴赏能力,也分别向学生推荐了10种图书。这类书目,过去叫导读书目、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从语气及文字上总觉得有指手画脚、居高临下之感,含有一种教训的味…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相似文献   

14.
徐雁 《编辑学刊》2001,(6):95-98
<书目答问>系张之洞(1837-1909年,直隶南皮人)在提督四川学政的任期内,为答成都尊经书院学子"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之疑而作.清光绪元年(1875年)九月,张氏撰写了<书目答问略例>,"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的著名观点,就此发表.  相似文献   

15.
《书目答问》是一部颇有影响的目录。其作者却是近代学术界的一桩公案:一说为张之洞自撰(或张之洞自撰,缪荃孙助理); 一说为缪荃孙代作;一说依据书坊旧本而成。下面对历年来的讨论作一综述。依据书坊旧本说,出自伦明的《书目答问》批校本,称依“江阴某君旧本而成”,此说近人已指出其“属穿凿”,“依传闻代替事实”(见《(书目答问)与范希曾的〈补正〉》,载《社会科学战线》79年第一期)。且伦明的批校本系专刊稿本,此说未有什么支持者,可屏而不论。缪荃孙代作说,肇自叶德辉,光  相似文献   

16.
来新夏、韦力、李国庆共同完成的《书目答问汇补》之性质,有点类似于《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和《四库存目标注》,不但嘉惠读者良多,而且必将大大推动《书目答问》的研究,堪称《书目答问》研究及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大成之作。其特色至少有如下数端:一、材料丰富,内容完备;二、附录完备,索引详细,在编纂体例方面颇具特色;三、底本选择妥当。  相似文献   

17.
陈垣(1880—1971)是当代名闻中外的史学大师,且对发展我国能源流长的目录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略作介绍于下。一、对目录学的重视与全面理解:陈垣是个自学成材的历史学家,他只在十五岁之前读过几年学馆,十三岁时他看了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从此入门,按着目录实需要的书读,逐渐成功。所以他非常重视目录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六书故检字》一书,其撰者本名为归曾祁,而非杏书氏,故该馆馆目及相关的古籍总目应该进行重新著录。此书所依之底本应该是翻刻明本,故可能为《六书故》一书提供一个新的版本;同时,通过此书前所附的缪荃孙跋,又可以为《书目答问》一书的撰者提供一个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无疑是一本很有影响的古籍举要目录,这本问世于一百余年前(1876年)的书,自从它问世起,就一直作为指导人们读书治学门径的重要工具而被使用,由于它确实孕育滋培了许多近现代学者,它的价值从来就没有被人贬低否认过,并且有些出于善意的先生在劝导现在的青年后辈治学之时,仍将此书推荐出来,并说这就是门径(至少作者就曾亲炙过)……不过,在肯定《答问》的价值的同时,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张之洞作此书的目的及当时的环境,我们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当时的环境是近代复杂的社会,新旧学说交替,作书的目的是“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书目答问略例》),即是给一般程度很浅很浅的学生而开的书单,使他们能够较为正确、较为简捷地学到当时所需的知识,成为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20.
笔者幼喜读书,几欲成癖,时人嘲之为"书痴",岁月悠悠,今已皓首。借问学之所得,两脚书橱而已!前有海外学子询及习汉学之书目,求指迷津,余笑曰:"近世张之洞之《书目答问》刊布于前,继有鲁迅为大学生开列书单于后,余岂敢信口开河?"旋读今人华夫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称《大典》),不禁拊掌曰:"得矣,寰宇求书,此最钟情!" 该《大典》由济南出版社出版,煌煌两巨册,八百余万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