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从总体的角度探究艺术的根本内涵,力求对艺术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之前的艺术观,由于缺乏一个总体现,故不能完整地把握艺术。从总体的角度看,艺术是一种审美关系,但是这种审美关系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关系,它必须具有创造性、作品性和接受性。艺术应该定义为:艺术是创造、作品、接受构成的审美关系。有了艺术的本质才有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欣赏者,艺术是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的来源,而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和艺术的关系是:艺术家是创造、作品、接受构成的审美关系的开启者,艺术品是这一审美关系的物态体现者,而艺术欣赏者则是这一审美关系的完成者。从历时的角度看,艺术似乎是起于艺术家,存在于艺术品,完成于艺术欣赏者。但从共时的角度看,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不分前后,融为一体。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品的同时,也就是艺术品的第一个欣赏者。就艺术的外部而言,存在着艺术和世界的关系。世界和艺术的关系是:艺术在世界中。艺术在世界中有几层意思:首先,艺术起源、生存于世界;再就是艺术本身就属于世界;另外,艺术收藏、保存世界;还有,艺术创建了一个世界;最后,艺术使世界艺术化。  相似文献   

2.
有人称语文教师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因此,研究语文教学艺术应当从人际关系——师生双边关系的艺术交际方面着眼。艺术交际的重要环节是艺术创造者教师跟艺术欣赏者学生如何达到默契,产生共振,以此唤起学生的美感,这样才能实现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象征,是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形式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直观方式。艺术也是如此,艺术首先在形式上能与那些非艺术的东西区别开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一种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的形式。而透过事物的形式,研究事物的内容,研究事物的特殊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研究、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一种隐含着的比喻,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含蓄地比较,它们存在着内在的关系。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或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本体和喻体的多元化的运用,使人们进一步挖掘言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了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此在”即“我的存在”为本体,反对一切主客二分和把艺术看成感性认识和体验的观点,主张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要将世界中的事物意义化。以特有的方式敞开存在者的存在,实现真理的自行置入,获得人在异化世界中的诗意地安居。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以悬置、还原的方法在人类生活世界的现象中探寻事物的本质,走向事物本身,是一种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认识方法论.本体决定存在,存在先于本质.本体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认识本体才能走向事物本身.个体社会化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教育的本体.社会教育总是在对“事物本身”的守望与超越中前行.  相似文献   

8.
元宇宙在文艺实践中已然成为一个媒介事实,并改变了既有的文艺观念。首先,元宇宙带给艺术以临场性的全书写话语,并形成多模态艺术的全新形态,于是艺术作品开始面对从静态文本走向动态生成、从单一媒介到跨媒介存在的“后媒介状况”。其次,元宇宙主体从单一的天才式的艺术家走向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包括“非人类主体”在内的艺术“共创者”;从追求严肃性、艺术性和深刻性的思想者走向追求娱乐和自由的“玩家”。再次,现实世界被虚拟世界遮蔽,艺术本体处于缺失状态,元宇宙艺术走向“表现型”的艺术类型;平滑性对异质性的取代使得艺术陷入快感和欲望化追求,从而丧失崇高性、超越性和批判性;当然,艺术本体的虚拟化也赋予艺术以新的潜在性,即复魅了数字艺术的“数字灵韵”。  相似文献   

9.
莫兰迪的艺术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是非常独特的,艺术家选择了一种简约主义的绘画理念,通过对画面中所描绘事物的再组合以及对平常事物的精神性本质的探究,达到了一种简约、含蓄、永恒的“智性”绘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张红宇 《语文知识》2002,(10):30-30
描写某一事物或说明某一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做“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种特殊的比喻句,本体和喻体带有动态的情状,学生往往分辨不清,对这种比喻要从整体上把握。例如: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美学范畴,是绘画的灵魂,是权衡中国画成败、优劣的主要标;位。中国画的意境既是客观事物精华部分的集中反映,也是作者自己情感体验的化身,是我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也是我国古典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12.
审艺学是指研究人们对艺术领悟反映的系统学说。审艺学的确立具有定位和充实艺术学科独立内涵与促进艺术作品原创活动展开的学术与现实价值。审艺学它包括对艺术自身的领悟与表现和对现实的艺术反映的系统研究。审艺本体性、艺术同一性、艺术可能性和艺术新生性,是审艺学构成的基本结构内涵要素。审艺研究的重点内涵是人们如何去领悟认识“艺术”这个存在,以及人们如何将自己领会认识到的“艺术”予以创造性表现和传达。  相似文献   

13.
艺术美论析     
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审美转换主要有以丑为美和化丑为美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要阐述了绘画表现空间的产生,讨论了绘画空间的表现语言,最后着重论述了如何通过审美感受沟通艺术家、艺术作品、欣赏者之间的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15.
艺术主情论并不能涵盖一切艺术,如建筑艺术。“美即生命”,艺术现象与生命现象是密切联系的。艺术作为人工制品,它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制作出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具有永恒价值的虚拟形式。  相似文献   

16.
“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对造型艺术的独特见解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它要求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独特感受 ,选用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对象 ,在轻松、自然、随意中 ,追求更高秩序的美和心灵的表现 ,把对象本质上的真实当作艺术的灵魂来揭示。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他在其美学思想代表作《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探讨了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他反对那种把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互为本源的观点,为此他找到了一个第三者——艺术,并从艺术作品入手,通过对凡高的名画《农鞋》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艺术史上的"艺术之谜",即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在艺术作品中的自行置入。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作品的产生只是艺术活动的最初阶段,作品的价值和潜能只有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获得最终认可和升华。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鉴赏者的审美过程其实是心理上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过程。书法鉴赏时的二次创作,受书法艺术形式客观特殊性和鉴赏者的主观艺术素养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书法艺术鉴赏时的二次创作可以养成读者独立的艺术判断能力和更高境界的艺术享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艺术书法是书法的主体形态。书法线条是构成艺术书法之美的主要元素,草书是艺术书法的代表,艺术书法首先要养"眼"悦"耳",宗旨是养心。书法文化是书法的价值取向。汉字的表意功能是文化书法生存的基础,文化书法是汉字的文化性的内在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缺乏理想情怀和思想深度的文化书法作品,传之不远。实用书法是书法生存的根基,艺术书法的主体地位长期存在,文化书法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艺术转身文化是亮丽的、痛苦的、艰难的,多元书法并存最终归于文化书法。  相似文献   

20.
艺术在诸种精神形式中的价值定位,目前仍是说法不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对艺术本质的看法。艺术的本体不是“反映物”而是“类生命形式”的创造物。艺术的“原料”取自生活现象,因而具有反映性,但其本质功能不是“反映”,而是激发审美感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