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文本阐释和理性感染把学生引入复杂而生动的文学世界,其基本途径是在重返文学性的文学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建立有关文学的基本感知方式,进而掌握文学基本知识的理论形态与内容。重返文学性,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文学理论中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完全作为抽象的哲学本体来对待,而应该要强调理论的理性导引功能和文本阐释价值,在文学文本、文学解读、文学感受性分析中建立三位一体的阐释框架,最终展现的是文学理论教学中的知识与经验、文本与理性、感受与阐释的同一性,从而起到深化文学理论知识框架和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学教育中出现的人文精神滑坡现象,本文旨在调整和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理念。立足于作品"文本"的教学,重建文学阅读的审美空间;通过文本的细读途径,建立读者与作者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桥梁;通过图文互释的方式,形成对话的多重性和交叉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在解读文本时,从预设的既定理念出发,重技巧翻新、重观念移植,却远离语文教育、教学本体,导致语文教育、教学在人文性、工具性方面遭遇双重失败.文本细读是克服上述弊端的有效方式,并从寻找文本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积极吸纳该课程教学和研究先进理念与做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和研究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聚焦教法和学法的转变,科学设计教改路径;二是引导学生抵制学习异化,努力创新“压榨”方式;三是以强化内功修炼为基础,提高开放课程建设质量;四是追求理论对文本的“有效介入”,促成古典文学作品意义再生.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等于是任其想象,而要尊重文本.阅读教学偏重于人文的挖掘,而忽略甚至抛开了语言文字本体,是违背<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的.阅读课教学模武是回归文本.  相似文献   

6.
初中文学类文本教学存在过度解读文本或者随意解读文本现象,导致文学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文学课程理解肤浅等问题。而通过文本"细读"是让初中学生回归文学本体教学的关键。通过对字、词、句等单独元素意义的追逐,对文学形象的探索,对文本意义的追求以及对文本张力的理解可以让初中生在以文本本体为核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作品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应明 《文教资料》2008,(32):211-213
根据培养应用型高级文秘人才的目标,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一是适时调整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淡化专业性,凸显人文性;二是教学方法上强调直观性、形象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分析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学所具有的永恒的时代价值,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这是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无法取代的人文学科特有的精神功能.因此在高等教育中的文学教学中,教师在观念层面上应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在技术层面上,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在实践层面上,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展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变迁。在改革措施方面,我主张教学模式的转化,由过往的以知识累积和识别为目的的授课范式转变成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与人文精神为主的经典文本教学的范式。即:淡化"史"的线索,突出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分析,并且以解读经典文本为教学切入点。这一模式在实施时的可行性方法为:一是精选文本;二是突出经典文本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原创性特征;三是张扬经典文本的研究性教学之旗。通过实践,以经典教学为切入口,实施经典文本教学模式的意义有三:一是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教育背后的巨大教育空白——人文教育;二是突出了课程的特长,即审美性;三是克服了现代文学教学的空疏化倾向,并有助于引导学生研读经典。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阅读教学变革,必须走结合课程与教学去再认识特殊生命存在的研讨之路,才能抹去并走出当下急功近利的阴影,还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一个健康的富有机智的时间.在研讨课程与小学阅读教学时,推出了新其实很陈旧的三个概念,"文本文字教与学理念"、"文本文学教与学理念"、"文本文化教与学理念",或"文本理念",以此对锁定在某时期的小学阅读教学的高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将文本细读引入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文学实践能力.教师可运用互文性文本细读的方法、评点法、导游式教学以及由学生主持讨论课的形式来进行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诚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就需要形成学生与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文本的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文学技巧,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解读。因此,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方式,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将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引入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学审美能力,对高职学生的文学实践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在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可以运用评点式、导游式的教学方法,适时安排高职现当代文学课堂的课堂讨论、互助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将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有效提升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教学模式的僵化与滞后、文学边缘化的社会语境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的社会现实使当代文学课程在大学校园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笔者认为,更新教学理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研读能力,既是当代文学教改的一个环节,也是扭转弊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比如每天看的报纸,休闲娱乐的电子书,甚至对公交站牌的浏览,所谓阅读无处不在。阅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了阅读.现代人的生活秩序将会被打乱,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文本阅读是众多阅读方式中的一种。是指对作品本身的深刻理解,和作品内涵的感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文本阅读的能力却出现了越来越弱的现象。在现当代的文学教学中也不重视文本阅读学习,这更加重了文本阅读的下滑趋势。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本文将对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多年的实践表明,现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似乎对文言文教学无能为力:教师教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或者课堂教学沦为与语文教学毫不相干的闹剧.新历史主义侧重将历史文献纳入文学的视野,甚至视作想象与虚构的文本.这种理念的引入,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变革为通过探疑进行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和剖析,注重过程与方法,从而使先秦文言文教学回归语文教学,并培养学生积累知识与合作探究,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洋 《成才之路》2012,(3):25-25
目前,高职高师大学生文本本位意识和文本细读能力缺失,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与大学生文本审美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文本审美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与实践。只有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文本审美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素养,才能弥合现当代文学教学在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文学性是文学文本的生存之源,变异是文本文学性的重要体现,文体又是文本不可或缺的部分。有鉴于此,基于文学文体学分析译者在解构与重构文学文本时,针对原文变异的语言形式所采取的策略及其在译文中产生的文体效果,旨在强调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对文学文本的重要性,敦促译者提高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统文学理论范式困境,巴特与洛特曼从文本多因互动格局入手,重新审视文学性,以对话产生意义为核心要旨,挖掘出文本的开放性和生产性,对等级森严、缺乏活力的文学本质观展开批判与重建。巴特通过颠覆传统文本中作者的地位,解除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父子关系,以交互主体性解放结构。洛特曼则以结构语言学为依据,强调文学的交流功能,融文学的历史诉求于形式结构,纳具体可见的话语实践于语言系统。通过检视巴特与洛特曼的文本观,不仅能更加清晰地辨析文本从静态结构转变为跨学科的书写实践过程,更有助于在"后理论时代"观照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重塑文学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高文低教"是反对用政治社会学方式解读文本的一种声音,认为应该把人文主题降到语言文字的土壤,尊重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其实质是消解文本的道德主题。在文学中,道德是基本主题,惩恶扬善是其内核。在教学生明辨善恶是非的基础上,道德主题对人格养育有直接的作用。消解道德主题,教材文本中的人文因素就会丧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任务就难以完成。因此,在处理"高文"时,不但不能消解道德主题,还应当让道德主题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