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风云  丛龙园 《资源科学》2021,43(9):1743-1751
庞大的电价累计补贴缺口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和财政支出造成巨大压力,研究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收支平衡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电价补贴退出背景下,本文以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3类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模型GM(1, 1)预测第二、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用电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价理论补贴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分析电价补贴收支平衡情况。结果表明:①2025年可完成电价累计补贴缺口的偿还,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达到收支平衡,并有253.47亿元的补贴盈余,之后电价补贴盈余不断增大;②从2026年开始逐步下调电价附加征收标准,2026—2030年可每年下调电价附加征收标准0.002元/kW·h,2031—2038年每年下调电价附加征收标准0.001元/kW·h,直至2039年取消电价附加征收;③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漏出严重,征收率低,应尽快提升征收率直至足额征收,促进电价补贴提前实现收支平衡。最后,从调整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高电价附加收入征收率、募集补贴资金等方面提出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继国家“十城千辆”示范工程推广以来,奇瑞一次再次凭借新能源优势产品频频亮相。继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政府当务之急。安徽奇瑞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布局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合肥不但跻身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之列,还人选国家首批5个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城市之一。这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求创新和突破的“皖家军”来说,是一个利好。  相似文献   

3.
以专利为视角分析中国在1985—2011年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特点,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结论如下:第一,专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地域性、不同能源发展成熟度不同的特点,总体水平偏低;第二,国家偏重于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偏低;第三,GDP和电价附加促进专利总数增长,电价补贴和装机容量对专利总数影响甚小。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和电价补贴制度、增加科研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财县管”的模式全国各地都在试点、推广过程中,但在具体操作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乡财县管”的目标是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改变了的管理模式要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相似文献   

5.
中央—号文件提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要求“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以一个“敢叫日月换青天”的势头,在全国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国家相关部门近期也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不仅补贴力度颇大,也首次明确了补贴对象、相关标准和试点城市,足见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在这种情形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如何迎接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乡财县管”的模式全国各地都在试点、推广过程中,但在具体操作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乡财县管”的目标是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改变了的管理模式要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相似文献   

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而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这是今年中央—号文件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对一直以来农业补贴政策上各种呼声的一个合理回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的补贴与灌区的发展都产生了新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健康稳定持续化的发展当中造成了不小的制约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根据电力提灌工程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家电价补贴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总结出电力提灌电价补贴的发展方向,全面贯彻我国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观念,梳理发展思路,提高高扬程电力发展销量。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新政策“落地”。9月17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与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对于企业而言,这肯定是好事情。”比亚迪汽车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由中央直接补贴到企业,可以使市场竞争更为透明化;其次,补贴政策从“大锅饭”式补贴转变为“择优”补贴,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熊勇清  刘徽 《科研管理》2022,43(9):83-90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型”政策逐步“退坡”的背景下,有效发挥“非补贴型”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中国目前实施的“路权优先”和“充电保障”两项主要“非补贴型”政策,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为例,应用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分析了两项“非补贴型”政策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作用虽然稍低于“补贴型”政策,但是十分显著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可以成为“补贴退坡”后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其中,“路权优先”政策作用的增幅相对更大;从区域维度来看,“充电保障”政策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路权优先”政策作用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的交通承载压力越高,“路权优先”政策作用越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情形下,应在快速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布局的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路权优先”政策实施的力度,同时,要根据交通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非补贴型”政策。  相似文献   

12.
国家林业局对于中幼龄林的抚育补贴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为了保证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林业局也下达了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大兴安岭作为林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结合了国家最新出台的标准及指导意见,在中幼龄林的抚育补贴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刚刚起步,发电定价政策成为制约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因此对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和模式改革就成为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生物质能产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基于对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特性及竞争态势的分析,本文探讨了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对中国现行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根据脱硫燃煤机组上网标杆价格和电价补贴的变动情况构建了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二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为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提供了联动电价补贴模式、浮动电价补贴模式、按比例补贴定价模式、平均成本定价模式、激励性规制定价模式等多种可供选择的定价模式,并探讨了各种的模式优劣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张鑫  初铭宇 《金秋科苑》2010,(15):50-51
2010年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插电式混合动力乘运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电动乘运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补贴试点将在上海、长春、杭州、合肥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3)
随着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均一性、福利性的低电价政策为主,这也导致销售电价存在不合理的结构特征,工商业的用户对于居民用电提供了大量的供电补贴,居民用电参与节能用电的意识并不强烈,这也明显违背了电价制定初衷。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用电管理综合效益,本文简要分析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分段电量与电价制定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6.
熊勇清  徐文 《科研管理》2021,42(6):58-64
“选择性”和“功能性”政策在运作机理和实施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成长阶段对于“选择性”或“功能性”政策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推广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应用新能源汽车A股上市公司以及示范推广城市数据,从政策效果的强弱、快慢、稳定性三个维度分析了“选择性”和“功能性”政策实施效果的变动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从前期进入中、后期, 在政策效果强度方面,“选择性”政策效果缓慢下降,“功能性”政策效果则一直稳定上升;在政策效果快慢方面,“选择性”政策效果的滞后效应不够稳定,而“功能性”政策效果的滞后效应相对更稳定;在政策效果稳定性方面,“功能性”相对于“选择性”政策效果要稳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推广的现阶段,要以“功能性”政策为主,“选择性”政策为辅,在“功能性”政策方面,要加大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以及“双积分”政策的支持力度,在“选择性”政策方面,要以“税收优惠”为主,“购置补贴”政策为辅,继续推行补贴退坡,更好的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以2010—2019年沪深A股关键战略材料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检验政府研发补贴对关键战略材料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效应,对比中央与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影响效应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索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影响效应的边界条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对关键战略材料企业实质性创新有先抑后扬的“U型”激励效应,调节机制检验发现,区域市场环境与创新环境负向调节地方政府研发补贴的创新激励效应,且地方政府研发补贴的“U型”效应仅在国有企业与低发展水平城市企业出现。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合理制定研发补贴政策,促进关键战略材料企业实质性创新,加快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收费体系和收费管理监督体制,对实现西藏县及县以下小水电“以电养电”的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客观规律和供求关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注重投入产业,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资源和利益的合理配置,从而体现成本补偿,合理收益的原则。把电价纳入商品价格管理,研究制定适用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农电电价调节机制和管理体制十分必要,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9.
电价是能源价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价管理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电价在电力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较强。长期以来,电力用户、电价管理部门、电力企业都十分关心电价问题,形成合理电价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价合理化的准也应以电价的基本职能为前提。"商业化运营,公司化改组,法制化管理"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方向,电价也同样要把配置电能作为其基本电能。因此,合理的电价就只能是引导电能资源趋向最佳配置的电价。作为电价合理化用途要求尤其是农电价格,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以外,它还有一些具有独特物质属性的特点。因此,合理的电价不仅要遵循一般商品价格形成的共有规律,还应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