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是近代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宣传的急先锋.不仅如此,他在教育理论上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反对传统的封建教育思想,倡导学习外国的长处,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主张全体国民的教育,尚武教育,女子教育,开办半工半读学堂等,都成为中国近代国民教育思潮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教育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爱国主义思想和“兴学育才”,“求才治国”的近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张之洞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并展开实践活动,创办新式学堂,推进留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创立近代教育行政机构,制订新学制等,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的会和,而且使中国近代系统教育制度得以形成,有力地推动教育近代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近代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日本的热潮。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回国后,成为近代中国学习日本和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媒介,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方向发展。他们传播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译编教科书,解决了兴办新式学堂急需教材的燃眉之急,也把许多新词汇、新术语传入中国,促进了教育内容的近代化。他们在教育行政机关任职和在学堂任教,尤其是创办新式学校,对近代中国兴办新式学校和进行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确立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代留日学生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艰难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论袁世凯在河北教育近代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颁行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创建学校司、提学使司、劝学所等近代新式教育管理机构,形成河北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同时,他多方筹措经费,培养师资,编辑新教材,创建新式小学、中学、大学和各种军事学堂、实业学堂等新教育设施,建立河北近代新教育体系,从而使河北教育摆脱了旧教育的羁绊,步入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为近代中日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和中心,在女子教育方面也得风气之先,在19世纪未和20世纪初,先后由国人创办了各种类型的近代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1898年创立的中国女学堂,是国人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普通女子学校。中国女学堂初名“桂墅里女学会书塾”,在向清政府申请刻制学堂公章时正式定名“中国女学堂”。  相似文献   

6.
书院改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肇始于百日维新,完成于清末新政。湘西地区虽地处偏远,但在当地开明官绅的引领下,书院改制迅速推进,在数年内便完成由书院到学堂的转变。此举传播了西学和新式思想。书院改制开启了湘西传统教育向近代化转变的历程,它不仅构建了湘西近代学校的基本框架与体制,还创新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加速了湘西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所谓朝鲜时代的女性教育只是在家庭中学习一些封建伦理道德或生产技能,然而,随着传教士的不断涌入,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设立了韩国近代的第一所女性教育机关——梨花学堂.本文试从梨花学堂的招生管理、教育内容等方面来分析韩国开化期基督教女学校的教育特征及对韩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所谓朝鲜时代的女性教育只是在家庭中学习一些封建伦理道德或生产技能,然而,随着传教士的不断涌入,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设立了韩国近代的第一所女性教育机关——梨花学堂。本文试从梨花学堂的招生管理、教育内容等方面来分析韩国开化期基督教女学校的教育特征及对韩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洋务运动开始后,政府开办了各种新式学校,主要有语言、军事等学堂.这些学校开始了中国近代官办的科学教育,在教育体制、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给清末学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在晚清科学教育和科技传播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教育的百年进程中,民国学校历史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学校历史教育是对清末新式学堂历史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学校历史教育的数次改革,都可以从民国学校历史教育中找到踪迹和例证。然而,对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还处于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傅增湘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藏书家和教育家,为直隶地区教育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在天津创办的女子公学、高等女学、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公立女子学校教育之先河。其后在天津、保定、滦州、顺德等地创办四所初级师范学堂,为直隶地区教育发展储备师资。"教育救国"理念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他们积极创办学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文治教育思想和实践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治(1865-1954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仅有丰富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先后筹设北京高等商业学堂,主持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今上海交通大学),创设太仓艺徒学校、吴淞商船学校(今上海海运学院前身)、无锡中学(今无锡三中)...  相似文献   

13.
清末,河北为发展近代新式教育,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不惜重金从外国聘请了一批洋教习。他们分布于河北高、中等学堂和师范、军事、法政、农工商等各专门学堂,为河北近代新式学堂教育体系的建立、新学科的建设和多学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贡献,促进了河北教育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创办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学校——桐城学堂,是吴汝纶实施近代教育的唯一一次实践,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吴汝纶的教育思想。《办学公文稿》则凝聚了吴汝纶在中国处于危亡之际为救亡图存而改革教育的诸多思考,是研究考察吴汝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5.
学堂、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名称,在中国都是古已有之。但是,在清末中西文化碰撞、新旧势力交替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学堂由专指学习外国语言、西方军事技术的教育机构,演变为指称专门讲求西学的教育机构,最后成为近代新式教育机构的通称。  相似文献   

16.
清末江西巡抚利用清政府推行新政之际介入新式学堂教育,掌握了新式教育的权力.在此期间,江西巡抚群体逐步地为江西构建了新式学堂教育体系,并实行了创立各类专门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举措.这些举措为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在江西的传播,江西近代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对江西教育乃至江西社会的近代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西巡抚群体为江西教育和江西社会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鸿章是中国教育的先驱。在洋务运动中 ,他积极倡导西学 ,并仿照西方的学校教育 ,创办了一批具有近代性质的学堂。他主张强化对自然科学和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 ,重视留学生教育 ;并积极引进“洋匠”和“洋员”。在近代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都充分反映了李鸿章务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把学校政治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是我们学校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和解决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实践课题。自1990年以来 ,我校利用政治课教学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评论专题演讲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把政治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的新做法 ,收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一、新的探索烟台市劳动局服务技术学校是1989年成立并开始招生的。从1989年开始 ,我们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中国近代革命史》、《思想道德》、《德育》等政治课程。在最初的教…  相似文献   

19.
徐颖 《职教论坛》2013,(4):94-96
农业教育是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晚清农务学堂是农业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农务学堂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开设课程等方面,分析晚清新式农务学堂在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方面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兴起的最直接动因是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御侮图强的需要;同时,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和其它文化机构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积极借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传统则是近代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文化基础;从自然科学本身来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具有异域的流传性和可接受性。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就是在上述诸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其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