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管理理论、心理学理论及现代评估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强调个人发展、个人激励、个人自治、自我实现等在组织发展中的意义.因此,现代科学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而提高管理实效实现预定目标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应顺应管理理论和心理理论的发展建立以“教师为本”的教育评价思想通过教师评价促进教师发展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传统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传统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比较传统性教师评价是以奖惩、排序为目的 ,面向过去 ,只注重结果的一种终结性评价。传统性教师评价认为 :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只有通过外部的奖励才能实现 ;要促进教师群体的提高 ,也只有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来实现。建立在这样一种仅以奖惩、排序为目的的狭隘的教师观基础上的教师评价 ,其弊端有 :其一 ,对教师没有激励作用。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资金不足 ,涉及奖励的面极为有限 ,因而只能吸引少数教师 ,导致绝大多数教师对这种评价产生反感。其二 ,无法吸引教师的积极参与。参加评价的教师普遍…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一个当前广泛应用的概念,在普通教育领域所论及的“发展”中,其内涵就具有指向普通教育的特定含义。我们把这种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学是一门艺术”也受到普遍的认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角色,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推行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这种“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它的基本原则是:1.与奖惩制度脱钩;2.全员评价、全面评价;3.全员参与,共同进步;4.评价的有关材料保密;5.评价过程民主化;6.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7.单相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8.反馈评价信息;9.面向未来,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10.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本地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把“量化管理”作为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正规化的主要方法,把量化考核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这种评价教师的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已凸显弊端。我们必须摒弃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教师评价唯一标准的做法,要立足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新体系的建设,促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
解放教师: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对教师形象的隐喻性陈述来看,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受“工具理性”的指导,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主体价值,不仅没能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导向功能,甚至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发展。为此必须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从传统评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而适时融入我国教育界的教师评价新理念,它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本文通过阐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理念,揭示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对于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操作实施做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师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教师评价仅仅实现了为人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而忽视了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近年来发展性教师评价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传统的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相比,它能更好地实现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因而它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师同行评价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教师同行评价旨在提升教师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它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鼓励教师参与,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和欢迎。本介绍其优点、评价目的、评价步骤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教师评价”始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英国公众对教育质量日益不满,教师素质亟需提高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英国教育与科学部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和在地方教育部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摒弃了陈旧的弊大于利的传统教师评价制度,开始推行一种新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即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性教师评价作为一种评价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以教师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组织主体性、评价方法多样性等特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要求极高的活动,发展性教师评价摒弃了传统教师评价的弊端,通过对教师专业态度和情感、专业信念、专业知能、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专业服务精神几个组成部分的促进作用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校教学团队的人才发展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实施发展性评价已成为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当前高校在实施发展性评价中存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边缘化、评价中主体性缺失、发展性功能不明显等问题,教学团队因其具备有利于教师的团体性合作、促使教师评价主体的良好效能感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对话的开展等优势,而成为高校教学团队人才实施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作为学术发展、知识创新的前沿力量,有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必须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目前教育领域存在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的问题,合理构建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能够激发教师发展活力。简要分析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满足新时代教师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对美国顺利的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所呈现的评价目标具体明确、评价模式层次清晰、评价组织多样化、评价注重教师工作效率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评价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对我国开展中小学是专业发展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以此为参照提出我国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视程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注重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客观的评价教师素质对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教师评优工作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中学教师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转化,从而全面客观地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创新素质提高,促进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的统一和融合。从发展性教师评价视域下观之,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化发展断层和评价指向偏差等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011-2012学年度15位教师的17门课程学生评教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对于老教师的教学评价显著高于新教师,新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得分显著低于老教师;在19个二级指标,除了在布置作业和思考题方面新、老教师得分几乎无差异外,其余18个二级评价指标老教师得分均高于新教师,且有8个指标达到显著水平;从二级评价指标和总得分的相关程度来看,学生在评教中最为重视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是否充实、重点是否突出,讲授思路是否清晰,讲解逻辑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师绩效考核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到教师绩效管理的水平。为了提高教师绩效考核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应当吸纳教师一起参与制定目标,将"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理念导入到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去,这对于实现考核与激励的良性循环发展及教师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师工作的绩效状况是决定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教师工作是一项艰辛复杂而又特殊的脑力劳动,决定了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困难性。成功的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应该使得方方面面都受益。文章在探讨实施评价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制度”、“教师绩效综合测评制度”、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 general doubt on whether teacher evaluation can contribute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cently, standards-based teacher evalua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in many countries to improv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study wants to investigate which teacher evaluation procedur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can stimulate teachers’ feedback utility perceptions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activ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eacher evalu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in 32 secondary schools from 298 teachers and 32 school leaders, both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We put forward a research model which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path analysis. Results nurture optimism about teacher evaluation indicating that teacher evaluation can stimulate teachers to undertake professional learning activities when they perceive feedback as useful.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school leader (through both instructional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is stressed. Teacher participation and teacher collaboration also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eacher evaluation and its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