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天的年轻一代,往往自从来到世上,就备受父母的呵护、师长的指导、社会的关怀,但他们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我们中华民族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训,这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应该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关心理解父母、尊重师长、感谢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和事做起。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一个人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  相似文献   

2.
教会学生心存感恩,应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我们应该感恩老师;社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应该感恩社会。  相似文献   

3.
作为成年人,我们已经懂得了感恩的内涵。是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我们应该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应该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应该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  相似文献   

4.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翻起肖川的《教育的理念》这本书,其中一篇《心存感激》,令人怦然心动:“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对我们拥有的一切。”现在我们的学生还知道什么是感激吗?父母给予的一切,理所当然地接受;老师倾  相似文献   

5.
救命的绳子     
我要感谢老师,因为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这些新苗;我还要感谢父母,因为父母用无私的关爱抚育我们健康成长;我尤其要感谢它——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因为是它救了我们母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应教会学生心存感激,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肯一次次牵扶,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放飞理想,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抛却愚昧,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存感恩之心,更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使课堂教学及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庆华 《今日教育》2006,(10):29-30
一位哲人说过:“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他们宁愿为歌星、偶像倾其所有,却不愿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根本没有想到过让孩子也付出点什么。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因此,学会感恩应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做起,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爱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8.
感谢     
云朵应该感谢蒸汽,才有今天的魅力。地球应该感谢宇宙,才有今天的美丽。我应该感谢老师,才有今天的自己。高楼应该感谢砖瓦,才有今天的辉煌。每个人都应该感谢自己的父母,才有现在的每个人。所以,我们要学会感谢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从心底里感谢景舜逸老师,是因为他用心地对我进行教诲,把我从无知的地段拖到了会书、会画,会情会理的境地。谈之感谢受者有源谢者有报。在人生的长河中是在相教、相助、相帮、相谢的过程中推促进步与成就。记得有一个故事,说  相似文献   

9.
王霞 《小学生》2013,(11):116-116
提起"感恩",我的心头泛起了丝丝温暖,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恩惠,他们帮助我们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在悲观中寻求快乐。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精心呵护我们长大;感谢老师赐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感谢同学给了我们鼓励,陪伴我们成长。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因为别人的一点帮助都会给他带来温暖,他的生  相似文献   

10.
感恩教育,从感谢孩子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宝的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照理说受到潜移默化的孩子也应该自然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其实不然,“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很需要。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1.感谢我们的孩子,是培养孩子感恩心的起点看到“感谢我们的孩子”,也许有人会问:我生他养他,为他付出了这么多,还要感谢他?是呀,不妨回想一下,让我们这一生感到最富足的是什么?是拥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我经常告诉孩子:“你让妈妈做了一回妈妈,这种感觉真好,太谢谢你了!”是呀,生养过孩子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才会更加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孝顺父母;才会…  相似文献   

11.
迟凤梅 《黑河教育》2014,(10):23-23
正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学校,离不开社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历尽艰辛养育我们,给我们呵护和温暖,使我们得以成长,我们应该感谢;我们平时吃的、穿的、住的,都是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为我们创造的,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我们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沃土,我们应该感谢;革命先辈浴血奋战,创建了我们的共和国,我们应该感谢……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学会做真人。"法国著名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王有鹏老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语文要“脸”,还是要“头”?》一文,以一位中学政治老师的眼光,对年轻老师的“失败”课案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给予的高度热忱和全新期待,也应该感谢王老师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学,激发我们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然而,对于王老师的观点,笔者有不能认同之处,现提出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3.
王有鹏老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语文要“脸”,还是要“头”?》一文,以一位中学政治老师的眼光,对年轻老师的“失败”课案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给予的高度热忱和全新期待,也应该感谢王老师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学,激发我们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然而,对于王老师的观点,笔者有不能认同之处,现提出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缺失、对父母及教师的教导排斥等不良现象,只前,长葛三高存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活动以主题班会为主要形式,包括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亲朋、感谢学校等主题。其中以感谢父母养育为突破口,逐步向外延伸。学校通过“读”。即学习当代孝子张尚昀等典型人物的事迹;“说”,  相似文献   

15.
“您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您却能如此地关心我们,陪伴我们。除了父母,除了老师,谁还会这样待我们呢?所以,当我们再长大三岁,回忆往事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师恩如海’,什么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寒假前,3000多封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为主题的感恩信从襄樊五中校园寄出,这是襄樊五中以“过中国年”为主题的寒假活动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了解父爱、母爱的无私以及师爱的伟大,懂得爱的责任,学会爱的回报,学会感激。活动准备1.开展“感谢父母”实践体验活动和《感悟老师》的故事征文活动。2.聘请父母代表。活动过程(主持人甲、主持人乙,以下简称甲、乙)甲:走过春秋。乙:走过冬夏。甲:是你们的爱,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乙:是你们的爱,给予了我们欢乐的春秋冬夏。甲、乙(合):今天,就让我们向你们说一声——全班(齐):我们感谢您——亲爱的爸爸妈妈、敬爱的老师。甲、乙(合):六(2)中队“我们感谢您”主题队会现在开始。一、感谢父母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了一个可…  相似文献   

17.
学会感谢     
诗经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俗话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大概是关于“感谢”的最好的注脚。我们感谢太阳,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我们感谢大地,因为它为我们孕育了生机;我们感谢秋天,因为它为我们酿造了丰收;我们感谢鲜花,因为它使世界变得美丽;我们感谢掌声,因为它让生活充满激情;我们感谢党,因为它为我们创造了如此稳定而优越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感谢轻风的吹拂,我们感谢细雨的滋润,我们感谢……父母给子女以关爱,教师给学生以知识,医生给患者以健康,交警给行人以安全……他们在不停地操劳着、创造着、奉献着……有…  相似文献   

18.
情人节玩得最开心的,不一定拥有情人;圣诞节过得最Happy的,不一定相信耶稣.由此推断,玩转感恩节的达人,不一定真的懂得感恩. 某些学者开口了,感恩节这一天,要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朋友的帮助;倘若你目前仍在劳改,则应该感谢监狱对你的改造.这颇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 某些商家开口了,感恩节这一天,要给父母买一件礼物,要给老师送一张卡片,要请朋友好好吃一顿;倘若你现在没钱,可以先借父母的钱来消费.总之感恩这件事你得做.这真是强制消费的霸王条款.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与享受,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许多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与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知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的培育之恩。在他们的眼中别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根本就没有回报意识。问卷  相似文献   

20.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高场职业中学的广播里都会播着这些感谢父母老师的歌曲,优美的旋律,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学校的教室里,都贴上了感谢父母、老师、社会的名言、图画;在学校的文化墙上,手抄报里,全是感恩的图片,感恩故事。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荣辱观教育正在校园里蓬勃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