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类认知手段的转喻和隐喻是词汇扩展的两种重要方式。文章以hand为语料,从隐喻认知角度来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研究发现:(1)隐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大于转喻;(2)在词义延伸中有两种思维结构: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结构;另一个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联想思维结构。两种思维结构相互交叉,出现连续统的现象;(3)词义从本义向转喻、隐喻方向延伸的时候,离本义越远,修辞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2.
隐喻认知模式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隐喻在一词多义现象中比较常见。研究表明:隐喻呈辐射状延伸,它属于不同域之间的词义延伸,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联想思维结构,是一种认知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利用两种概念的相似性、用已知概念去表达未知概念的隐喻认知模式对理解和掌握一词多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隐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并提出通过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寻找词义间的相似性以及在语境中理解隐喻等方法来提高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丽敏 《考试周刊》2014,(88):74-75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词汇教学中,一词多义又是最难掌握的部分,长期以来,广大师生都被这一难点困扰着。本文从认知视角下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对多义词现象进行解析,剖析多义词词义之间的联系及其运作机制,以及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对词义延伸起到的作用,进行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以期对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提醒广大教师应该加强对认知语言学的学习,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此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隐喻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在英语词汇习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在论述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隐喻的英语词汇习得方法:重视基本词汇的基本词义及其隐喻意义;借助隐喻的认知功能,深入理解一词多义;运用隐喻思维,正确理解语境中的词义,注意词汇隐喻意义的跨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孙红梅 《考试周刊》2007,(22):34-35
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语言教学是当今隐喻研究的七大主题之一。隐喻的认知观和语言的隐喻性使得隐喻研究的各种成果应用于语言教学成为可能。本文在简要阐述隐喻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从词的理据、一词多义、词义变化、词义的理解等方面讨论了隐喻的认知观对英语词汇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薛莉芳 《考试周刊》2013,(89):15-16
本文从认知学角度阐述了隐喻的认知本质及三种类型的概念隐喻对词义演变的影响.并通过对一词多义的隐喻认知分析探讨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分析表明。多义现象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概念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一词多义现象是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星 《考试周刊》2012,(25):74-76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给学习者掌握词汇造成了难度。然而,从认知角度上讲,英语词汇中的多义现象很多都是从本意通过隐喻延伸而形成的。了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把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及其分类,然后以"up"为例,根据引申义与核心义的距离远近,从表层、中层、深层几个方面论述了其隐喻含义。论证隐喻分析是我们了解词义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汉双解)中图示的人体部位词项为语料,在认知转喻和隐喻的理论框架下,从词汇和语法层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词多义现象在人体词项中普遍存在,转喻和隐喻思维使词义延伸成为可能,转喻比隐喻更基本,是隐喻的基础或为其提供理据,而隐喻思维在词义延伸中起的作用更大;两种思维在词义延伸中可能相互交叉,出现连续体的现象;转喻、隐喻也是引起词汇语法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80年代隐喻被引入认知领域后,认知心理学对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隐喻的认知属性作了分析:隐喻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思维形式,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隐喻的三种理论阐述了隐喻反映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隐喻作用于感知觉、思维、想象,影响它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认知结构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结构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纵向分析表明,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认知结构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但是都强调了认知结构建构的性质,认知结构与学习的互动关系,突出了学生中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听讲式接受学习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但它存在着很多固有的缺陷。从认知负荷的观点来看,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很难有效地解决学生认知负荷的个别差异,大部分学生不能满负荷学习;学生也很难有效地使用认知资源、认知容量、认知策略和信息外存。剖析这些影响学习荻取知识和技能的因素,可给课堂教学改革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际音乐知觉与认知联合会,欧洲、北美、亚太等地区及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阿根廷等国的音乐认知学术组织进行了简单介绍,使我们粗略地了解了国际音乐认知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将起到借鉴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类认知手段的转喻和隐喻是词汇扩展的两种重要方式。转喻的本质是通过某事物的突显特征或与其的特殊关系来辨认该事物,而隐喻则是将熟悉的认知概念映射到陌生的认知领域,生成新的概念借以理解陌生的事物。本文以hand/手为语料,从转喻和隐喻的角度来分析它一词多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语言模糊性的原因,阐述了模糊语翻译的认知理论基础,并提出了认知范畴理论对模糊语翻译的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Limited processing capacity constrains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complex cognitive tasks. In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novices' failure to adequately learn cognitive tasks can ofte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appropriate direction of attention and the related high or excessive load that is imposed on a learner's cognitive system.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for the training of complex cognitive tasks should provid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at control cognitive load. We propose such a model and recommend research in which the cognitive load of instructional manipulations 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nd determined with mental-effort based measures.  相似文献   

18.
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及教育游戏软件和网站的基础上,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对教育游戏在小学生认知学习作用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证了教育游戏在小学生知觉学习、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和信息加工四方面起促进作用,并提出教育游戏应用于课程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符号加工认知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符号加工认知论强调知识对行为和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强调对认知过程的整体性研究,并把"心理活动像计算机"作为其隐喻基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知觉、注意、记忆以及问题解决等认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在揭示人的认知本质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由于隐喻本身的局限性,也使这种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