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索和揭示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关系,运用逻辑法和文献法从理论上分析了体育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和作用,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定量测算与评价了科技进步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作用、贡献份额以及影响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科技进步是促进与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增长的主要动力,应加大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力度,以增强体育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探讨了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包括我国实行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原因、职业化的界定及其特征、职业化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因素以及在我国实行职业化应采取的措施等 ,以期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省域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收益率,直接关系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速度和未来趋向。为了合理利用国家竞技体育资源,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以期我国竞技体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为此,运用调查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宁夏竞技体育50年来历程进行较为详细的回顾,分析宁夏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理念、竞技体育机构组建、竞技人才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所存在问题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澳大利亚1960年以来的体育政策进行了梳理,区分了其体育政策的发展阶段,识别了其体育政策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体育政策的演变历程分为初创发展、曲折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体育政策呈现出利用体育的政治功能、突出竞技体育发展、强化体育社会价值认同的特征。对我国的启示:探索竞技体育发展新机制,创新“体教结合”新模式,开创多部门合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竞技体育职业化是体育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奥林匹克宪章对业余原则做出修改后,促进了职业化在各国的开展。研究以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重大事件为依据,把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发展进程分为初期构想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3年)、实践探索阶段(1994~1998年)、发展过渡阶段(1999年~2003年)、积极推进阶段(2004年~)4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我省竞技体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贵州竞技体育20年的发展概况。得出:贵州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定位准确,“突出重点、强化优势”的成果突出;从1994年至今贵州省运会的延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贵州竞技体育的发展;延期举办省运会间接导致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基础和长效机制的丧失,致使竞技体育的发展后劲不足。改革与发展贵州竞技体育应以举办省运会为突破口,如期举办省运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罗玲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965-967
研究目的:分析并总结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为促进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SWOT-PEST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优势是上海市的经济、地理位置、国际知名度等促使运动的长期发展;劣势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少,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完善;机遇是国家及相关企业大力支持竞技体育的发展,国家体育转型时期为上海市竞技体育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威胁是与体育强国或体育强省的差距及基础体育发展制约竞技体育发展。上海市需要加强竞技体育队伍建设,提高群众体育基础,加大体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北京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等对高校竞技体育扶持力度加大,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已得到各方面的认可。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高校体育的职能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为我国高校体育带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为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北京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进行研究,旨在为北京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其它地区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比赛速度分配与模式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简要阐述竞技体育商业化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日益商业化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负效应和消除竞技体育商业化负效应的具体对策,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全面客观地审视竞技体育商业化,从而扬其利、去其弊,推动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对全运会上湖北省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运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总结出影响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权重,提出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应对策,试图为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回顾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就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群众体育优先、竞技体育优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3个阶段;在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将呈现地位平等性、发展同步性、动态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13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获奖项目与国家的分布,镜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之路。认为:我国竞技体育硬实力不足,优势项目缺乏国际性,特色项目全球推广乏力,现有的竞技体育体制束缚了主流项目的普及是我国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主要障碍。提高竞技体育软实力和发展青少年体育是走向竞技体育强国的坚强基石,应探索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增强国际体育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对竞技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与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研究。寻找竞技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以探索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和黑龙江省实际的竞技体育体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管理、市场自主运行、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竞技体育运行新机制,旨在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梅竹 《精武》2012,(28):62-63
竞技体育现已成为一个国家体育是否发达、国力是否强盛的标志之一,然而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是高校体育竞赛。高校体育竞赛是检验和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省高校竞技体育竞赛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主客观条件影响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的本源、竞技过程、竞技结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竞技体育出现的异化现象;同时通过竞技体育的异化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德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以人本位思想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商业化对其发展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简要阐述竞技体育商业化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日益商业化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负效应和消除竞技体育商业化负效应的具体对策,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全面客观地审视竞技体育商业化,从而扬其利、去其弊,推动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全面、系统分析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进程、现状特征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湖北省社会、经济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竞技体育的新任务,提出了湖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筹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协调好竞技体育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和完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的体育强国之道,建议:坚持并完善举国体制,提高竞技体育队伍文化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关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印年代,在“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对竞技体育进行系列的调整,形成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模式的雏形;80年代,在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对竞技体育的调整和改革,强化和完善了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发展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模式的历程,极大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研究伴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竞技体育成绩的不断突破,逐渐走上一条繁荣复兴之路,历经初步探索、理论形成、研究勃发到繁荣发展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竞技体育实践为研究的出发点,同时兼顾学术视野和认知角度,试图系统总结30多年来竞技体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归纳和分析竞技体育研究发展的主线、阶段及特点,并对未来竞技体育研究的热点做出预判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