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宝年 《宁夏教育》2009,(10):33-34
历史教学之“细”,从教学内容、教学技法、教学态度等方面都可体现出来。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来源于历史教学的“细”,应让学生由衷地感到学习历史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持久学习历史兴趣。  相似文献   

2.
纪欣 《当代教育论坛》2005,(10X):116-117
当前,“快乐教学”在教育界已成为施行素质教育者的共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中专历史课的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如何在大中专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有效地实施“快乐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应灵活根据教学大纲精神,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些历史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时缺乏直观感和认同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学习这些历史有什么用?”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学生很难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将“古”和“今”联系起来,由“今”及“古”,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会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近得触手可及,从而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将“古”和“今”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瑰宝,作为教材,具有丰富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一直为我们所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因为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而困扰。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少兴趣。《爱弥尔》中有一句话:“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以我们只有改革文言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张鹃 《亚太教育》2019,(12):173-17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驱动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的探究课题。本文依据具体教学实例来探讨如何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对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教学中 ,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和追求共性答案的教学设计 ,使得部分学生得不到表现的机会 ,能力得不到提高。因为每位学生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存在的 ,在兴趣、习惯、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 ,努力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促使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进行自主学习。一、“问”的个性化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可见 ,“疑”是开山的斧 ,“疑”是深耕的犁。常常质疑 ,会使学生处于自发求知的状态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我校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 ,在…  相似文献   

7.
数学远离“需要”是造成“数学无用论”的主要原因,只有引导学生在“需要”中学习数学,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面就以人教版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来诠释如何引导学生在“需要”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做好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上,因此注重的是大运动量的辅导和做题,不太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虽然非常刻苦,付出的精力很大,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甚至很多同学厌学。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加强教学改革,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重视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行了解学习的门径,自己掌握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这样学生才真正学会学习,也才会爱好学习,才能够真正“学会”。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将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班级中有“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学困生”的成绩明显比其他学生较差,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弱、竞争意识不足等等。若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就要从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单独辅导、优化教学方法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就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而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要求相矛盾,而依然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有些教师虽然接受了这一教学模式,但由于运用不当,往往变成了“放羊式”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模式提出的背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呢?传统的讲读、导读教学模式,冗长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应答、僵化的章法讲解,侵占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被动学习,不能“自主学习”,何谈“学会学习”,何谈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对创新教育、主体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学习思考及总结我校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了小学语文“自学——共研”六环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习物理,在这之前,小学自然课中接触了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对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充满着极好奇,物理是简洁而优美的,但不少中学生开始学习,就有“物理难学”的感觉,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践,谈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黄腾顺 《小学校长》2006,(2):26-26,28
回顾一些思想品德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基本采取间接传授的方法,思想道德教说的多,政治性强,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显得苍白无力。而新思想品德课目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情感、行为、技能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思品教学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三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刘荣 《辅导员》2014,(8):92-92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董月芹 《考试周刊》2012,(76):74-75
一、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初步体验某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初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②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较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⑧通过参与学习,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④通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培养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政治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一个枯燥乏味,远离生活实际的学科,加之政治学科原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是学习的一大法宝。然而,目前的习作教学中却存在着学生们怕写作文的情况。很赞同柴向阳老师关于作文新概念的一段话:“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绝不能怕写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盯着结果,只管“我要的是葫芦”,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要让学生体验“写”海无涯“趣”作舟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肩负着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任,如何在教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全景式”教学,通过展现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伟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历程,引导学生学习理论蕴含的立场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广大教师都在积极响应。本文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自主”学习的本质意义、“自主”学习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这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展“自主”学习作了积极的探索,着重阐述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开展语文“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些方法,意在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并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