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梦中,我上了一列火车,在车上遇见一位白胡子老人。 我问老人:“这列火车开往何方?” 老人说:“终点站!” 我又问:“还有多久才能到达终点?” 老人说:“我快到了,你还有六十多年!”  相似文献   

2.
幽默     
《教师博览》2009,(9):32-32
埋怨的病人 大夫:“那个小气的病人又在埋怨什么?”护士:“他说,真倒霉,药还没有吃完病就好了。” 你老过吗 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老人不紧不慢地走着,后边来的年轻人见他不让路,就恼火地说:“老东西!为啥不让路?”老人见年轻人没礼貌,生气地说:“你凭啥非要我让路?”  相似文献   

3.
有位老人想学画画,却又犹豫不决,便请老友为他拿主意:“我想学画画,可是明年我就满70岁了,你说还能行吗?”老友一笑:“咋不行?你就是不去学画画,明年不也照样70岁嘛!”听了老友的话,这位老人顿悟,第二天就去老年大学国画班报了名。  相似文献   

4.
最大的幸福     
吴满 《初中生》2008,(7):15
有一个女孩自杀时,被一个老人撞见了,老人救下了她。女孩哭诉了好多自杀的理由,伤心不已。她要老人也说出救她的理由。 第二天,老人拿了张“一句话设题答卷”让女孩看。设题是:如果可能,你所要的最大幸福是什么?那张纸上有五个人的回答,五个人的回答分别是:“有个家!”“有爱我的爸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听一听鸟儿歌唱!”“能起来走一走!”  相似文献   

5.
“曹操是哪个朝代的?我‘抓’一个人来回答。”“不好,新来的历史老师要提问了.我对这些历史老人从来不感冒,可千万别抓我,千万别抓我啊!”我的心里敲着响鼓祈祷着!老师在教室里疾速巡视一圈儿后,突然在我身边来了个急刹车,敲了敲我的桌子喊道:“就你吧,你来回答—下。”“我……我不知道。”我战战兢兢地回答。  相似文献   

6.
心中的彩桥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那时我就在想,桥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村西头那用两块槐树板架起来的上学时必须经过的“桥”吗?  相似文献   

7.
车遇记     
“哎呀!”凄惨的叫声使得全车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射”到同一个地方——“什么声音?…‘踩猫尾巴了!”一个小青年尖叫道,全车人一片哄笑。怎么回事?我疑惑的目光聚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只见他一边跺着脚上的土,一边发出无奈的喟叹:“唉,现在的小青年,可真………‘真什么?你自己抢不过我,赖谁啊?还‘真’呢!”这个“机关枪”便是坐在老人身旁座位上的那位青年。  相似文献   

8.
话题一:能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的老人怀有深深的敬意吗?说说根据。 生:“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说明“我”对扫路人很喜欢。30年后还要来看望他,对老人已很有感情。  相似文献   

9.
《学习之友》2013,(6):64-64
生日 我过生日那天,给我妈发信息说:“感谢妈妈生我!”我妈说:“干什么?此话怎讲?”我说:“呃,今天是我生日啊妈妈!”我妈说:“哦,哈哈哈,不客气啊,生着玩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之友》2013,(7):64-64
压力一位104岁的老人接受记者的采访。“您认为作为一位104岁的老人,最好的事情是什么?”记者问。老人答道:“没有同龄人带来的压力。” 一个做广告的女孩到一家新的公司面试.面试官读过她的简历顿时生疑:“你才毕业两年.为什么写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女孩答道:“加班。” 禅师端坐云台,每日参禅打坐。风雨无阻。有仰慕者问禅师:“为何每日要端坐四个时辰,可有什么玄妙法门?”禅师淡然道:“前两个时辰,磨洗心境,洗脱凡尘。”  相似文献   

11.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12.
潘娜 《学语文》2009,(3):40-41
星期天,多啦A梦对大雄说:“大雄.我们去打电脑游戏吧?”大雄正目不转睛地看电视.只吐出一个字:“去!”多啦A梦不高兴了:“什么?你要撵我走吗?”大雄转过头来说:“我的意思是,我同意去打游戏。”多啦A梦转怒为喜:“你早说清楚嘛!我还以为你是不耐烦呢!”  相似文献   

13.
我家宝贝秀     
《父母必读》2011,(7):21-21
谁的尾巴?谁的头? 今天,我教孩子们画乌龟。孩子们画的小乌龟真是形态各异。“我的尾巴太长了!”一个孩子喊起来。其他孩子也喊起来:“我的尾巴也是!”“我的尾巴太小了!”“我的头不好看!”我使劲忍住笑,问了句:“你的尾巴?你的头?”  相似文献   

14.
“你真的是记者吗?”“你真的是中国中央级媒体的记者吗?”“你说我们不抗日,说我们是卖国贼!那你说,我们那么多弟兄是怎么死的!”  相似文献   

15.
郑尧天同学提出的问题,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镇的路口坐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一辆搬家的车停了下来,一个人走下车来问老人:“这个小镇怎么样?”老人问:“你来的地方怎么样?”那人回答:“那个地方糟透了!人们自私、尖刻、互相利用、不懂得帮助与尊重别人、没有同情心,我一天也不想在那里待下去了。”老人平静地回答:“这里和你们那里差不多。”又一辆搬家的车停了下来,一个人走下车来问老人:“这个小镇怎么样?”老人问:“你来的地方怎么样?”那人回答:“那个地方好极了!人们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每天欢…  相似文献   

16.
去妈家接女儿时,妈很严肃地说:“你们和你婆婆怎么了?你婆婆身体不好,一个人又孤单,就是说点啥不好听的话你们也不能计较……”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话呀?妈你等等,我们怎么啦?”妈说:“你们别当我不知道,你女儿告诉我啦!小孩子可不说谎!”我更加迷糊了,女儿告诉姥姥什么了?  相似文献   

17.
雅敏 《教学随笔》2014,(1):93-96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一天遇到一个行人向他问路。行人:“我到城里需走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行人:“我是得走,我是问走到城里需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你走哇!”行人想,这人真可恶,于是就气愤地走了。片刻,伊索向他喊:“两小时——”行人问:“为何刚才不告诉我呢?”伊索:“不知你走得快慢,怎么知道需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明天 《家庭教育》2014,(12):10-11
没有理想的生活太病苦了 “妈妈,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当10岁的儿子问我时,我随口答道:“理想?那多着呢!想当老师,当作家,当记者,还想当苗圃的园丁,还想当……”“妈妈你可真幸福,你有那么多理想,可是,我发现我什么理想都没有!”我这才发现儿子情绪低落,忙坐下来,认真地对他说:“你不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还想当画家吗?”“哎呀,那都是小时候瞎想,太幼稚了,现在什么理想都没了!”儿子不耐烦地摆手。我安慰他:“没理想也没事,长大了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止痛膏药 一江湖氏,撂地,先练拳后卖膏药:“我的膏药立刻止痛。有谁当场实验?有腰腿疼的,来!”一人歪身入场。江湖氏迅即贴药,然后猛击一掌:“疼吗?”“哎呦!”又一掌:“还疼吗?”患者大喊:“不疼了!不疼了!”果然立见奇效。事后,有好事者问患者:“真有效?”答:“再说疼,又一巴掌,谁受得了!”  相似文献   

20.
角色转换之间 一考生 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观点上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常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谁又能保证年轻一代创造的新文化不比传统文化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