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吴培光 《初中生》2013,(14):13-15
我平时训练学生作文的方法是:不限字数,不限体裁,不限主题,只要求每人真实、真诚地写出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色彩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我认为能做到这样就是好作文。我经常对学生们讲两句话:你不能写好一篇大作文,至少你能写好一段文字;如果你不能写好一段文字,至少你能写好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我平时训练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是:不限字数,不限体裁,不限主题,只要求真实、真诚地描写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色彩和个人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的话。从一句话开始,每个人都有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我经常对学生们讲两句话:也许你不能写好一篇作文,但至少你能写好一段文字;也许你不能写好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3.
从一句话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我经常对学生们讲两句话:你不能写好一篇大作文,至少你能写好一段文字;如果你不能写好一段文字,至少你能写好一句话!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弄懂题目,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自由发挥,选择符合题目要求,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后,再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布局谋篇。如果你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学生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真事,表达真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严禁抄袭。可见对学生的作文而言,“真”字多么宝贵。在当前的作文教学背景下,如何让学生表达真感情,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一、从感觉入手,激发写作兴趣 对每一个习惯于用文字表达自己心声的作家而言,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作品,而作家只需从中汲取营养,将生活完整地表达出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并不是无话可说,无字可写,而是可写的太多,有时候被教师限定了内容,不知道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写。四年级的作文训练,有一个作文主题—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作题材不限。结果很多学生就按照之前的写作惯例,矫揉造作,泛泛而谈。为此,我苦苦思考释放学生的写作能量的方法,后来让学生给孙悟空写封信。一开始大家都无从下笔,我就提出了一个要求:“你有什么伤心的事、烦恼的事,只要你想让孙悟空帮你解决,你都可以写出来。”学生们在这个要求之下,很快就有了写作思路。我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都写得很感人。有的写了自己被父母误解的事情,有的写自己被同学欺负的事情,还有的写自己做了错事但始终没有勇气面对,一直后悔的事……通过说真话,学生大脑里的文字流淌出来,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的文章,很有意义。学生的写作思路从哪里来?没有别的,无非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找到自己的感觉,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着笔,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6.
考场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兴趣是良师益友,它牵引着你走进趣味盎然的生活。它指引着你,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妙的世界。它引领着你去采摘甜蜜的成功果实。有了兴趣的牵引,生活就会更加愉悦、幸福。 请以“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似文献   

7.
一、作文指导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 ,其思想认识、性格特点、生活阅历、观察方法、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不尽相同 ,老师要尊重他们的实际。低年级可写一两句通顺完整的话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能要求过高 ,让连一句话还写不通顺的孩子写看图作文、观察日记 ,岂不是拔苗助长 ;中高年级也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初步的说话、习作的基础 ,就详细指导。从审题到选材 ,从确立中心到列提纲 ,从材料安排到字、词、句、段的使用 ,无不面面俱到 ,一一板书 ,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 ,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但这样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假如是命题作文,假如题材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觉得无从下笔,即使开了头,硬写下去,也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如果是话题作文,选择的余地大,学生可以选择最贴近自己生活阅历的内容去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流露出了真情实感,内容也会变得更充实。因此,一定要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接轨。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全阑著名教师魏书生新接的一个初中班集体中。有一个学生说他不会写作文.魏老师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个行。”魏老师说:“那你的作文就写一句话吧。”于是这位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话:“今天开学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时候。魏老师对这位同学说:“这次作文能不能写两句话?”那位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徐巍 《考试》2011,(4):17-19
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名言型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1.
冯为民 《初中生》2014,(Z2):10-11
正我曾在多个场合下说到我的作文教学之观点:一是要让学生变怕写为乐写,变乐写为会写。先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要说,不吐不快,再到说得到位,善说,要言不烦。学生作文如能从写不出,到写得多,再到写得简约、写得好,就完成了几次飞跃,作文教学就算是极为成功的了。二是写作一定要关注生活,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写生活的情景,写生活中的发现,写对生活的感悟。三是写  相似文献   

12.
诗人伊夫在《生活空间》中有一句话:“没有石头,水无法流通。”伊夫关注着生活,用最常见的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生的哲理。笔者由此想到了学生的作文。一个教学班里,爱写作文和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但是为了完成作业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东拉西扯,七拼八凑,所作之文往往“假、大、空”。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写作缺少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那么生活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果想写好生活作文不能生搬硬套或是随意编造。既然是生活作文就要来源于生活。要注重平时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写作时也要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作文写作训练外,还注重指导学生写好周记,这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下面是我对学生写周记的感悟:一、习作情趣激发的载体写周记是培养学生写作情趣的好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指导学生写好周记,能则多写,少则每周一篇。写作素材丰富,时间充裕,体裁不限,轻松写作,学生易接受,训练效果明显。试想,十  相似文献   

15.
初中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的人格形成。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运用作文表达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学生作文导写包括:引导学生写好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写好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基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的作文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假如是命题作文,假如题材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觉得无从下笔,即使开了头,硬写下去,也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如果是话题作文,选择的余地大,学生可以选择最贴近自己生活阅历的内容去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流露出了真  相似文献   

17.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不少教师布置的作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加上学生对各种要描写的事物缺少观察和体验,于是造成学生作文假话、套话、空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教师布置作文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让学生去写那些他们没有真实感受的东西。在作文实践中,我用多媒体来辅助作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所要写的事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万花筒,假如你有一双画家的眼睛;生活是交响乐,假如你有一双音乐家的耳朵……孩子们不喜欢作文,主要是他们觉得能写的东西太少。怎样让他们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记“题材日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所谓“题材日记”,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记下生活中可以用来写作的材料。在习作时,拿出来看看,它将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会发现可以写的事情太多了。这样的“题材日记”简单、方便,而且十分有效。那么,引导学生记些什么呢?一、让你发笑的一句话孩子是最开心的,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父母的调侃、同学的玩笑,…  相似文献   

20.
陈宇 《现代语文》2014,(10):126-127
认知能力是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现象及社会百态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应该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不能敏感的观察和感受生活,是没办法进行写作的。 一、观察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具体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鲜明而具体的印象。就高中生写作而言,观察力的培养是前提,没有好的观察力,无法捕捉住生活,而没有生活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什么文字。”鲁迅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罗丹告诉其学生、著名诗人里尔克的诀窍是这样一句话:“观察吧,除了观察还是观察!”足见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