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可能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是:一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是人的发展,三是社会的发展,四是教育功能的互补。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把培养科学精神和开发智力作为教育最根本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宏扬人文精神,培养完善人格。近代以来,科学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还在教育中占据了核心地位。然而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受到了质疑,忽视人文价值取向的科学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弊端日趋突出。为此,现代社会发展迫切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那么,科学与人文是否存在融合的可能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是什么?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近代以来,科学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当前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因科学教育中存在着人文精神缺 失的现象而造成了科学教育中的缺憾。理清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分析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及危害, 探讨二者融合的可能性,是在科学教育中重构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旨在强调成才先成人,其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促使大学教育对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认为应该从科学定位人文教育、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人文教育理念、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创新人文教育等方面来完善新时期的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从方法视角来看,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占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超然的姿态出现,人文教育则强调学生的融入,是知识对学生的浸染与熏陶;科学教育侧重于"以理服人",人文教育侧重于"以情感人",尽管都强调学生的投入,但二者吸引学生的方法与内容不同,如果前者以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取胜,后者则以形式的跳跃性与丰富性见长;施科学教育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纳入,而施人文教育是一种外化的过程,是主体赋意义于客体,是主观体验的向外表达;人文教育强调各人的独特体验,更能容忍多样性与不一致性,而科学教育总是与过去有着更丰富的联系,更注重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不同的追求,前者追求知识与智能,后者追求感悟与情怀,前者可以由学而会,后者只能由感而悟;教育的科学面与人文面具有不同的国际化特色,前者是全球化一体化,后者是本土化民族化;科学教育务实,人文教育务虚,科学教育的目的只是人文教育的手段,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又常常成为科学教育的手段;科学教育在教学中强调效益与简捷,人文教育在教学中则不避繁琐,寻求曲折,科学教育常以信息量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而人文教育则以对内心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作判别质量的标准,前者往往看重解决问题的多寡,后者则看重留下深思的余地。  相似文献   

8.
刘晶 《文教资料》2009,(16):114-116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两翼,二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然而,中国近代教育一直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割裂的局面,带来了极大的弊端。梁漱溟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现象进行了审视与批判,并将这一现象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之中,以东西文化的“比较”与教育模式“重建”为前提,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共生,不仅关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外在形式,更显深入个体的内在精神层面,强调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价值的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分裂走向融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重视和普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既要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创新精神,也要注意与专业技能培养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0.
科学-人文教育是作为整体的教育存在和作为教育的整体存在的表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整体融通、相互建构生成的一种存在性、一体化联结,其呈现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对平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边缘对话和全面成人理念的树立。这样一种教育存在及存在展开的生存形态,具有关注教育过程、兼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强调成人的精神取向等特点,它表征着教育谋求自身完整存在的某种完成,推动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成为本真的教育,促进教育致思转向生成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王海英 《文教资料》2010,(13):164-166
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高校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理念和重要性.并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高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就象白昼与黑夜,各有各的辉煌和长处,缺一不可。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仅意味着向文科学生普及一下科学知识,或者向理工科学生讲授人文知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传播他们的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学者们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向"善"的渴望及如何做人,如何将"知"践为"行"。就工科院校而言,因为专业的原因,学生所学很大程度上偏于理工科,文科教育、人文熏陶相对薄弱。因此,在工科院校背景下,更要强调人文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高等教育趋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以当今高等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引,在界定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及融合等概念的基础上,论证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尝试探寻有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架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的重要议题,当年的争论至今仍在延续。本文拟对当年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加以梳理并作简要评论,以期有所借鉴和启发。一、科学教育是否有人文教化之功能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之一,新文化的倡导者要求将科学引入精神生活,力辩科学具有人文教化功能,而玄学派和学衡派则竭力否认或贬低科学的人文价值。1.科学的倡导者强调科学教育有益于人文教化其一,科学教育能增强智力。任鸿隽说,科学于教育上之重要,尤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科学与教育》(1915年),《任鸿隽文存》,67页,上海科技教育、上海科…  相似文献   

15.
科学观是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影响着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强调科学的人文性、发展性、情境性、多元性,对科学教育的启示是:科学教育要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与创新、强调科学的人文内涵、渗透科技道德教育。后现代科学观同时也弱化或否定了科学的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等特征,对其持一种辩证扬弃的态度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倪娟  沈健 《学科教育》2009,(4):36-46
理科教育的人文化历程可以揭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之基本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之应有要义。在理科教育变革的政策文件与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并非指以文科的方式进行理科教育。通过比较中西方科学与人文的不同传统及其影响下的不同现实,可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指出适合的人文路径。我国的教育传统与现实决定了理科教育应当肩负科学的人文使命,但此处的人文当是科学精神基础之上的人文精神,在理科教育中强调对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的理解、提倡“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重视理科教学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等,都是理科教育人文化的具体的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理科教育的人文化历程可以揭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之基本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之应有要义.在理科教育变革的政策文件与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并非指以文科的方式进行理科教育.通过比较中西方科学与人文的不同传统及其影响下的不同现实,可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指出适合的人文路径.我国的教育传统与现实决定了理科教育应当肩负科学的人文使命,但此处的人文当是科学精神基础之上的人文精神,在理科教育中强调对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的理解、提倡"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重视理科教学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等,都是理科教育人文化的具体的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种传授人的经验知识、改善人的生存手段、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明确人的生存目的的自我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教育都有科学、社会和人文三种知识学科门类,但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如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道德和审美,以人文教育为主,而对科学教育不够重视.西方现代教育则以科学教育为主,导致道德教育衰落.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应本着人学生存论的理念,做到西方教育模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  相似文献   

19.
“绿色教育”源于对现代社会与教育的反思,“绿色教育”本质上是指尊重生命和生命的价值,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有机联系,运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法,促进师生生命价值共同提升,实现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人文、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主要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人文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尊重,具备人文精神;健康突出强调要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关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要关注多元的发展主体,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要以当前发展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种传授人的经验知识、改善人的生存手段、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明确人的生存目的的自我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教育都有科学、社会和人文三种知识学科门类,但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如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道德和审美,以人文教育为主,而对科学教育不够重视。西方现代教育则以科学教育为主,导致道德教育衰落。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应本着人学生存论的理念,做到西方教育模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