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绍兴市某高校的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归因方式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并在专业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在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归因)都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努力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雷文斌 《考试周刊》2013,(44):158-159
为了分析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三年级的社会支持总分最高;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2)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于女大学生。(3)大学生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资本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运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5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女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t=-3.284,P=0.001)。(2)未接受过职业辅导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显著高于接受过职业辅导大学生(t=-2.664,P0.01)。(3)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4),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4),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1)。(4)心理资本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和职业决策困难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11.4%)。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维护,合理运用心理资本,解决职业决策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借鉴美国心理学家Taylor和Betz(1983)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和彭永新、龙立荣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形成了《高职女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三所高职院校的350名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修订后的《高职女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高职女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南阳理工学院13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整体上不高,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决策困难。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显示:在性别和家庭来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层次、是否独生子女和专业类型上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使用大学生羞怯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以及职业决策困难量表测查了207名大学生,探讨羞怯、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羞怯程度与社交焦虑及职业决策困难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在羞怯与缺乏准备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当社交焦虑进入回归方程时,羞怯对缺乏准备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131,t=1.464,p0.05);社交焦虑在羞怯与职业信息探索困难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当社交焦虑进入到回归方程中,羞怯对职业信息探索困难的预测系数从0.347降至0.216,(t=2.548,p0.05);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社交焦虑是羞怯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羞怯通过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7.
运用高校贫困生职业决策困难调查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职业探索行为量表,对472名被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贫困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体上的得分偏高,其中,信息探索困难程度最大;贫困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负相关;贫困生职业探索行为与职业决策困难呈负相关,尤其是环境探索与信息探索困难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教育者要重视提升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他们的个体探索能力,指导他们学会调适择业焦虑。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问卷,随机抽取405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呈显著相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来预测职业成熟度。因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成熟度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牡丹江市31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整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应通过发挥其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引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能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胡维芳  赵伟 《职教通讯》2015,(10):12-18
采用"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行为调查问卷",对4所独立学院201名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水平中等偏高,职业自我探索维度得分最高;(2)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是否有过校内外社会实践经历、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参加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及相关职业咨询活动差异显著,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不显著。(3)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对其知觉的职业决策困难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职业决策效能感量表和专业承诺量表对1336名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的关系以及职业决策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职业决策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2)在社会支持、职业决策效能感对专业承诺的影响模型中,社会支持直接影响专业承诺,并通过职业决策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作用于专业承诺.职业决策效能感直接影响专业承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其学习倦怠的关系,运用改编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来自国内四个省(市)的126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其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学习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学习倦怠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竞争态度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417名大四毕业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竞争态度、职业决策效能感和坚韧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竞争态度、职业决策效能感和坚韧人格这三个量表的性别主效应关系显著。在良性竞争态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之间,坚韧人格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过度竞争态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之间,坚韧人格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龙立荣和彭永新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民办高校45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均低于对照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水平,且差异显著;男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方面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牡丹江市31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整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应通过发挥其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引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能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以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为工具,对华北地区780名1~4年级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六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选择、自我评价、自我需求,压力抵抗,问题应对和信息收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年级、专业差异,且受到家庭经济地位的显著影响;针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特点提出若干干预建议,力求对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自信心,顺利进行职业决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活动,清楚职业决策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机制是一个有效的着力点.研究发现职业规划探索的失败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一个主成分,而相应的干预研究也证实了改善职业决策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大学生职业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机制分析来探讨干预大学生职业困难的新途径,即提高大学生职业效能感从而降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水平,为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也需要提高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决策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决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编制量表对80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从而为各高等院校和政府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也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提高自己的职业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选取大二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的职业决策能力用8次团体辅导进行干预,时照组不予干预.用职业决策效能量表(CDMSE)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用团体辅导效果评估表在干预后对实验组进行主观评估.实验组接受干预后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其前测得分(t=2.65~4.17,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得分(t=2.55~4.43,P<0.05).结论,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能力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心理资本间的关系,采用交往焦虑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测查了207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资本在社交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心理资本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交焦虑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系数从0.350下降到0.205(t=3.047,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