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序跋是重要的文献类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存世古籍中有大量的伪序跋.序跋作伪是古籍文本和版本作伪的重要手段.文章讨论了古籍序跋作伪的原因、方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总结了对古籍伪序跋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936年春,遭受失业痛苦的一位文学青年在天津开始编集鲁迅先生的序跋文字,这位青年叫王冶秋。  相似文献   

3.
序跋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种特殊的体例.随着学界对文献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重视,序跋在目录学研究、版本鉴定及古籍校勘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本文拟对此加以考证,试图阐明序跋的文献学价值,以求关于序跋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序跋在古籍文献中,一般都是扼要地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评价,不同的版本,作者的生平,编者的意图,刊写的经过,撰写序跋人的姓名、朝代和年月等。序跋是指导读者读书的向导,对读者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古籍序跋保存了大量著者的有关信息及生平资料,有时甚至是惟一的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文章论证了古籍序跋在揭示著者署名、著者家世生平和图书著述时间方面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锐  傅荣贤 《图书馆学刊》2012,34(5):125-127,130
有关我国现存第一部图书馆学专著《麟台故事》的序跋共有11篇。在对这11篇序跋作以简介的基础上,分析各篇序跋在揭示该书形式和内容信息方面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集的渊薮--"四库"系列书中存在着大量的谱牒序跋;但因其庞杂、芜乱而乏人整理.作者详细稽考其同的明人谱牒序跋,共辑录、确认1595篇,这些篇目主要出自明代南方文人之手,江西籍文人尤其热衷于为谱牒写序作跋.文章从布政司、府、县三个层级对所录谱牒序跋的地域分布分析,指出长江下游流域及以南地区是谱牒序跋分布的密集地,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昌盛的人文、完备的家族制度以及发达的经济是造就"谱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赵彦龙  扶静 《档案学研究》2020,34(2):143-148
任何实用类文书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写作体式,这也使从古至今写作经验逐渐沿袭而来,西夏各类实用文书的写作体式也仍然是学习、借鉴而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西夏实用类文书的体式,本文主要结合留传或出土的实物文书对西夏序跋碑类文书如序、跋、发愿文、题记、榜题、碑文、墓志铭等的功用、体式等作具体全面的研究,并总结归纳各自大致的体式,以供学习者利用。  相似文献   

9.
国学大师张元济为《四部丛刊正编》、《四部丛刊续编》、《百衲本二十四史》及《续古逸丛书》等大型丛书撰有古籍序跋近三百篇,遍及经、史、子、集四部。或阐明学术源流,考定古籍刊刻时代;或感叹国家多难,欲保存国故,内容弘富而多样。吾人可藉群书序跋明瞭张氏整理文献之动机,更得尽窥其文献学之深厚造诣。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以周作人关于序跋写作的内外关系来分,序跋的内容一方面指向“书里边”。涉及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指涉“书外边”,诸如作家身世、思想、文艺思潮与论争、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序跋其实可能关涉新文学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所有史料。  相似文献   

11.
张国功 《出版广角》2013,(Z1):35-36
因得职业之便利,出版人为他人著述作序跋,堪称一种现象。在现当代出版史上,如张元济、鲁迅、叶圣陶等即有古籍整理与出版序跋集问世。只是,在今天的文坛学界,我们常见作者有攀附名人、借虎皮作大旗之俗念;作序者来者不拒、随意应付,更甚者则是廉价吹捧。甚至有作者代笔名人签字序文即出炉之事。无实事求是之心,而有各得其便之意。两相呼应,序跋自然流于下品、面目可憎。这种时风,亦不免影响了编著之间"合则双美"的良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为对象,较全面地论述清代大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在长达七十年生涯中的藏书、校刻书事迹,指出鲍氏的序跋题记,不仅反映他藏书、校刻书的历程,更是其收藏、校刻书历程中的人生感悟、心灵独白的流露;不仅是版本目录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乾嘉时代浓厚人文精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序跋■陈福季毛泽东手书:论诗词暨诗手稿毛泽东的一生是戎马倥偬、工作极其繁忙的一生,也是勤学不倦苦读为文的一生,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他一生与书与书的序跋都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毛泽东的全集至今尚未编辑出版,他一生到底写了多少序跋,现在尚无法...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图书选题(尤其是较多作者参加的大选题)的实施,需要做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这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基础。而通过简报来组织和协调选题的实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里,我们请楼沪光先生提供了他们编撰《中国序跋鉴赏辞典》的部分简报,本刊予以摘登,或许可在这方面给编辑同仁一点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序跋文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悠久的历史,成为散文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文体。现代文学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名家都很重视序跋的写作,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都曾为自己和别人的文集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序跋。这些序跋大都见解独到,有很高的艺术和文献史料价值。可惜随着时间推移序跋  相似文献   

16.
王猛 《编辑之友》2011,(10):102-104
杜泽逊先生《文献学概要》谈到古代文献的著述方式,有著、述、编、译四种,[1]古代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成书也大致不外如此。从明人所撰小说序跋文献的著录来看,古代小说的成书约略可分为汇编、纂录、补缀、改编、独创等几种形式,对此本文将逐一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提要》200卷,是古典目录的集大成者,继承吸收了前人大量的目录学成果。清初学者朱彝尊的大量学术观点及考据成果即为《提要》所借鉴,此已有学者作过探讨,而《提要》明确援引朱彝尊序跋达42处之多,对于此学者罕有研究。本文着力讨论了《提要》对朱彝尊序跋的借鉴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新安医籍考》未收序跋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医籍考>是我国第一本地区性医籍考,此书著录了新安医籍800余种,但少数被著录的医籍未收载序跋,因而笔者爬梳历史文献,依次为<新安医籍考>中未收载序跋的7种新安医籍各补出一篇序文或跋文(其中<本草衍义>一种尚补出一篇提要),以使利用该书者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古代小说序跋与诗文序跋产生时间应相差不大,现存的《毛诗序》一般认为是汉儒毛苌所作,而现存最早完整的小说序跋性质的作品是刘歆的《上山海经表》,二人生活大致同时。不过,《汉书·艺文志》称":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认为《毛诗序》渊源于子夏。汉代以后的学者,大多相信子夏曾作有《诗序》。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夏经学》(续笔卷十四)":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图书序跋中的文献信息服务与用户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用户文献信息需求满足程度的因素。以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例,从图书馆地理分布和文献信息服务内容的角度出发,对地理位置、馆际互借、目录编制、文献检索、特藏开放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揭示用户需求特点,评估服务绩效,以期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