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对媒体议程设置提出了全新的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视角、报道要求,形成了崭新的媒体语言社会环境。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报道为例,目前,媒体针对农业宣传报道这一资源,一改过去对农传播、对农节目、对农宣传的理念.转换为“为农传播”新思路。“对农“与“为农”仅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2.
互动百科于2010年提出“词媒体”概念,指“以词作为核心传播内容的全新媒体形态,其利用‘词’具有的对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超浓缩、利于口口相传的特性优势,最大限度地加快媒体信息的传播和记忆速度”。①其后,又有一些学者对“词媒体”进行了界定,目前为止,笔者所见关于“词媒体”的定义有五种②之多。对这些定义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词媒体”基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短小精悍,易于复制;2.高度浓缩,链接背景;3意见与事实同时传播;4.传播具有易逝性和反复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生态,人机交互正在超越传统的控制观,但全新的信息伦理观还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智能化的虚拟数字人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明晰。通过媒介的“可供性”可以判断一个媒介是否“新”,从生产、社交和移动三个角度探讨智能媒体时代媒介的社会属性和全新转向,有利于梳理智能媒体与人的全新关系并厘清虚拟数字人在人机传播中的交互角色。  相似文献   

4.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呈现出广谱性特征,构建了全新的视觉公共性图像形态。虚拟性与“拟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也是媒介建构的出发点,人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内在地规定了虚拟性特征。数字媒体的迭代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拟像”形态,推动了媒介视觉传播的全面“拟像化”,反映了工业文明生产的广谱性“图像生产机制”。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使文字、图像、视频具有了互文性特质,实现了不同文本整合传播机制。数字媒体语境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构建了沉浸式和交互性“拟像”传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江西广播电视台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打破媒体传播边界,创新技术应用场景,以“视频+”模式打造今视频客户端,构建自主可控的“台+网+云+端”全新传播体系,深耕新闻资讯、民生服务等垂直内容领域,让权威媒体全景融入百姓生活,搭建江西人的数字生活主场。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传播界最重要的事情是资讯科技和传播科技的汇流,这场“媒体资讯革命”(InfomediaRevolution)把世界的传播科技环境给予了全新塑造。由电脑中介的各项崭新媒体资讯科技如国际互联网、电子报纸、互动电视及多媒体系统等,彻底地改变了人类...  相似文献   

7.
电视活动传播指的是电视媒体根据需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借以传播自己需要影响大众的内容。相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广告等传统电视传播形式,电视活动传播推出的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载体,即“活动”。  相似文献   

8.
手机,因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于携带,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前途令人憧憬。一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试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笔者认为,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集多种媒体的优势于一身,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其便携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以及一流的覆盖率,堪称媒体中的“第一媒体”。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网络媒体因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曾跃跃欲试摆出替代传统媒体成为“第一媒体”的架势。如果说传统媒体依自身主流媒体的强大优势,曾把网络媒体发展起步阶段的步履蹒跚视为前途未卜,那么.经过几年的碰撞与磨合,追求“融合”几乎成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寻求发展的共同语言,并不断创出跨媒体传播的全新的传播形式。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接连诞生.特别是在纸媒体界,传统媒体网站与其母体的内容整合和“多媒体联动”,以及手机报、电子报的相继问世.展现出一幅幅跨媒体传播的多彩图景。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什么?1998年以前,随着瀛海威等一批技术服务为主的ISP的出现,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是一种全新的高科技;1999年,随着新派等一批以内容提供为主的ICP的兴起,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进入2000年,随着一批针对让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垂直网站的诞生,我们要说: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不是“第四媒体”,而是“第一媒体”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网络是一种媒体。而且,其产生的时间晚于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因此,网络便被冠以“第四媒体”的头衔。一时间,“第四媒体”几乎成了网…  相似文献   

11.
2003:打造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三贴近”诠释了“媒体公信力”全新内涵,首先就在于它强调了媒体公信力要始终建筑在群众利益之上,建筑在媒体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上媒体公信力时刻经受着现实的考验,媒体一旦背离了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其公信力必然受到伤害媒体打造公信力的手段很多,其基本原则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基本目标是增强媒体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媒体的报道权本来是作为公众权利的一种体现,媒体一旦拿这种公众权利与金钱交换,事实上就是一种“权钱交易”。“有偿新闻”只要存在,媒体就不可能有公信力可言  相似文献   

12.
陈静  余望 《中国编辑》2023,(8):78-84
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融合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的传统价值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但伴随而来的机遇也赋予学术期刊编辑新的价值。在出版能力单一化、同质化的趋势中,学术期刊编辑的传播意识、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无法有效适配新业态下学术出版需求,难以应对学术平台多元化和学术评价多样化带来的冲击。作为“学术把门人”和“学术伯乐”,学术期刊编辑在媒体融合的转型发展中应在立足学术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利用融媒体技术优势,全面提升出版技能、转变出版理念和增强服务能力,重构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空间,最终能够引领学术传播并更好服务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琳 《视听界》2011,(6):105-106
面对传播环境的改变,受众对信息的全新需求,广播媒体应以内部分工为前提,采用高效、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建构集约化新闻生产模式。为此,媒体管理层应以全新的新闻生产理念,组织和管理新闻产品的策划、采集、加工、制作和发布,做到策划迅速、决策科学、调动灵活。采编人员要重新定位,做“专家型、通才型”记者。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年轻态”传播逐渐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热议的话题,“年轻态”传播的内涵指媒体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而言进行融合转型,用互联网传播技术生产和传播吸引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主力受众的内容。“年轻态”传播成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本文探究传统主流媒体“年轻态”传播的逻辑,解析主流媒体“年轻态”传播实践和经典案例,对新型主流媒体“年轻态”传播策略进行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媒介在传播功能、传播范围、传播质量等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广告行业以及众多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行业变革。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创意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启迪,这种思考是来自于整个产业的进化及媒体的自身发展需求,是媒体投入到市场运作后直接反馈的终端信息。尤其是在户外广告行业中,环境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正创造出全新的受众体验感受,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环境媒体”投放实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广电媒体在受众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传播力也远不如从前。面对激烈竞争,众多广电媒体实施改版,重新回归“新闻立台”的本位。2012年1月1日,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实施全新改版,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落点、第一解读”的信息传播目标,努力发出“湖北新闻第一声”。本文从主流广播的价值迷失与四面突围、新闻立台的现实困境与重点突破两个方面对此次改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闻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荧泉 《记者摇篮》2009,(9):66-66,68
近几年来,INTERNET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正在我国的传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造纸术、活版印刷术)与传播有直接关系,可见传播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崭新媒体INTERNET的出现,其意义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8.
石狮市融媒体中心在深度融合进程中,跳出传统思维,按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总体要求,以“新闻+”理念,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传播延伸,既着力于重新配置媒体自身资源,又注重于开发和融合外部资源,全新构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舆情”五指握拳的现代传播体系。石狮市融媒体中心是全省县级率先设立舆情监测部的单位,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和数据,进行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舆情服务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9.
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以特有的传播优势参与新闻报道,成为全新的新闻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20.
宋捷  王健 《新闻战线》2022,(7):87-89
“新春走基层”既是面向全国媒体的共同命题,也是值得地方媒体深入探索的个性选题。南通日报社以新、小、软、融为特色,以独特的视角寻求全新的发现,用鲜活、软性的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坚实的步伐做优做强基层新闻,彰显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