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作高,可把斜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化斜为直法”.本文举例说明它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重读《名师授课 (中学数学·高中版 )》 ,对名师的课堂提问有了新的认识 .名师们善于用辩证的观点对课堂问题做逆向处理 ,使深者浅之而浅者深之 ,直者曲之又曲者直之 ,整者零之再零者整之 .本文试从深与浅、直与曲、零与整三个方面 ,探索、学习名师们在课堂问题中的处理艺术 .1 深与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数学课堂提问要切合中学生的接受现状 ,就必须限制课堂问题的难度 .若课堂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将导致思维活动的“卡壳”和课堂教学的“冷场” ,其结果是抑制而…  相似文献   

3.
“曲”和“直”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效运用“化‘曲’为‘直’,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可以将一些难题化解.我们需要有创造性的观念.需要优化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却不复杂,“曲”“直”转换的思维策略常常会产生预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数学中有关“曲折线面”的问题,可以利用转化思想,借助于“取直法”和“展平法”,把它转化为直线或平面上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想象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酒井直树的“世界历史”观的评论,指出: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之下,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多元文明史观”具有怎样的内在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在新的“世界历史”观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又将怎样面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应用得十分广泛.我们在解数学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思路方法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在解直角三角形中,许多问题要通过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形,变“斜”为“直”.例1如图所示,在△ABC中,∠B=60°  相似文献   

7.
在算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努力实践毛主席倡导的教授法,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运用实物.如教“直圆柱体积计算”时,教师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并可分割成若干个相等扇形的直圆柱教具,给学生认识直圆柱的形状,再把其中一个分割后,并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认识这个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是等于这个直圆柱的体积.从而在已学过的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宽×高=底面积×高)的基础上推导出直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  相似文献   

8.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给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  相似文献   

9.
历来论孔子思想甚少提及孔子对“直”的看法.诸家注《论语》于“直”字之义亦往往各有所执,莫衷一是.今参考《论语》各注本,择其注“直”较详明中肯者列入本文,逐一加以辨析分类,就孔子对“直者”与“非直者”的态度以及“直”与其他道德概念的关系,得出“直”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所论述的“直”不仅是一种真性情,更是一种理性精神,爱憎取舍,一以至公无私为准的.孔子认为“直”是立身之本,人须秉持“直道”,“直道”在于坦荡磊落的内心,在于积极进取的态度,在于笃实端正的行事.  相似文献   

10.
涉及计算多面体表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一般采用表面展开的方法.其想法是将空间折线段“伸展”在同一平面上变为一条“直”线段;其过程是将多面体某些面旋转适当角度,使之与原来一固定面共面,从而实现“折”变“直”;其实质是旋转平面内的线段不改变长度,计算“直”线段的长度就达到求最短距离的目的.用这种方法可以简便解出“希望杯”中两道有关折线段和最小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民族直过区”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其特殊性.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各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经济、文化、教育等仍然比较落后.通过对“直过区”基础英语课开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甚至会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故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差研究的基础上,就改善“直过区”基础英语课开设质量做出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司抽知,初小算术第二、四册,高小算术第四册有若干曾题应作如下姗改; 初小算术第二册(暂用本) (一)删去下面各题; 第1直第6题;第3百第IG题;第5夏第2题;第7真第6题;第12真第2题;第15直第10题;第S真第15题;第脸直第G题;第38夏第6题;第43直第·4题;第62直第25题;第96百第5.、7、8题;第75夏罗犯6题。 (二)一厂面的例题改换精合当地情况的应用题:(二)改正下面各题: 第14直例4: (1)收的 第34真例2: 47直15题:“上边”。 第55真例2: “5倍"改“3倍”;“菠菜”改“油菜”。 “小明”改“爸爸”。“上边”改“下边”,“下边”改删去“什么…  相似文献   

13.
“以直报怨”、“直在其中”的“直”,留给了人们千年不休的争论。“以直报怨”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不受礼法约束的“直性”的方式;“直在其中”中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发乎内心率直的孝亲之理。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反对“以德报怨”,同意“父子相隐,直在其中”,说明孔子的“直”论所标举的内涵,包含着他探寻社会治理良策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4.
“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这是爱因斯坦的话.他是那么高度地赞赏直觉,赞赏不受任何权成和偏见束缚的“自由创造”!!2.1 对直觉概念的两种不同理解什么是直觉呢?我们引用教育家 S·布鲁姆的阐释作为讨论的出发  相似文献   

15.
荷风文学社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重点高中,“荷风”文学社成立以来,秉承学校的校训——“品直学芳”,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坚韧、扎实、高洁”,带着荷香,带着梦想,我们一路走来;带着荷香,带着梦想,我们锐意进取;带着荷香,带着梦想,我们放飞理想;带着荷香,带着梦想,我们在文学的殿堂里飞翔。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提问形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一般有以下四种形式。 1.直叙式提问直叙式提问,就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口头叙述回答。例如,在“分数”教学中可以提出:“什么叫分数?”“什么叫真分数?”“什么叫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加、减运算的法则是什么?”等问题。这种提问形式能检查和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训练学生对定义、法则、公  相似文献   

17.
《诗·魏风·硕鼠》之二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毛传):“直,得其直道”.《郑笺》云:“莫我肯德,不肯施德于我.直犹正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直”读为“职”,“职”又训为“所”,则与一章“爰得我所”,义相重复,《诗》之叠章,倒换字而罕重复,故王说可疑.今人余冠英《诗经选》云:“直就是值.得我值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又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明的世界里,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朝霞映红了海面;中午烈日当空,光芒万丈;傍晚,几度夕阳红;还有光怪陆离的霓红灯在装点着繁华都市的夜空,使黑夜变得绚丽多彩.我们能够看见这些“发光体”,是因为发光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在暗室的窗上开一个小孔,让一束阳光从小孔射入空气中,可以看到这束阳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用一透明玻璃砖挡在激光的传播方向上,发现激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也是直的.可见,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了看到更美好的世界.清心读书,是领略旖旎风光、发现人生真谛的过程.书中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胸襟;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慷慨自信,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从中,我们的思想得到启迪,心智得以滋补,境界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札记二则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第45页,在王之涣《凉州词》的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下注曰:“黄河远上一作黄沙直上”,这是一处很值得注意的版本材料.细玩此诗,“黄河远上”和“黄沙直上”似乎都表示一种空阔辽远的意境,抒发沉郁哀怨之情,但后者读起来又有点“隔”的感觉.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远”“直”二字形近致讹.“远”旧写作“遠”,“直”旧写作“直”,两字上部都是“十”字形,左下部都是包围形,框架相似,草书尤其,容易产生误会.唐怀素《圣母帖》中“远”字象“直”,怀素《秋兴八首》中“直”字象“远”.这里不论是“黄河”还是“黄沙”都应作“远上白云间”,诗意才不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