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译者隐形和显形是翻译界一直争论不止的话题,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目的。但无论是隐形和显形都是译者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在当今全球化的前提下,译者要合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恰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译文要做到在介绍异质文化的同时保证通顺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佟云 《海外英语》2014,(17):160-161
女权运动的兴起、译者地位的提高,使得很多女性译者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得以彰显,从而提高女性译者的地位。实践过程中,女性译者通过对原文的操作进行了隐形与显形的彰显。此举不仅提高了译者地位、很好地配合了女权运动,而且也使翻译具有跨学科性。但其翻译理论过于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从而减弱了翻译的忠实性,忽略了读者。  相似文献   

3.
女权运动的兴起、译者地位的提高,使得很多女性译者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得以彰显,从而提高女性译者的地位。实践过程中,女性译者通过对原文的操作进行了隐形与显形的彰显。此举不仅提高了译者地位、很好地配合了女权运动,而且也使翻译具有跨学科性。但其翻译理论过于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从而减弱了翻译的忠实性,忽略了读者。  相似文献   

4.
王亚  文军 《外国语文》2023,(4):121-130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促使译者从“隐形”向“显形”转变。作为连接原文与读者的重要环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自建数据库,本文从发文数量与时间、发文期刊、发文类型、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视角五个方面对国内译者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总结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未来译者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出发,引发了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身份角色的思考,详细地阐述了翻译界关于译者身份主导观点的变化,由"译者隐形论"到"译者显形论",尽管这两种论断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础和目的,但却都有其片面性,因此本文提出了译者角色"无形可见"的新视角、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关于"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方式的区分为依据,以已有的对中国山水诗创作和翻译中的观物方式的认识为参照,以王维《鹿柴》的各种英译为实例,对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不同的观物方式及其审美效果予以探讨。认为,中国山水诗英译中,有些译者主要采用或强或弱的"以物观物"的方式理解和转换原诗,使译诗保留甚至超越了原诗的诗性和神韵,能对拥有东方文化情怀的读者产生理想的审美效果;有些译者则主要采用或强或弱的"以我观物"的方式翻译原诗,使译诗偏离甚至破坏了原诗的诗性和神韵,能对一般西方读者产生较好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雅化"是传统翻译理论"忠实"观的体现和发展,是翻译伦理约束下的必然选择.其中,居于规范的伦理模式要求译者"忠实"于读者的期待,而服务的伦理规范要求译者忠实于翻译的发起者.  相似文献   

8.
周淑媛 《海外英语》2013,(21):212-213
在新时期的众多翻译理论中,女性主义翻译观对译者的地位变迁的影响最为深远。它指导译者彻底实现了从"自我隐形"到"自我彰显"的华丽蜕变,从而使译者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该文将着重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译者地位的变迁,探讨该译论对提升译者地位的推动作用,并且反思译者在女性主义译论影响下过度自我彰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旨在鼓舞译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扮演活跃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灵动舞者。  相似文献   

9.
二元对立论把原作与译作视为对立的两元,认为原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占据主导地位,而翻译则是一个消极的传输过程,处于派生、从属地位,这种观念已经受到多元系统论的挑战,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都对译者的从属地位进行了解构.分析中西方译论和译作不难发现:翻译实践中译者"隐身"的不合理性以及"显形"的必然性.译者的翻译功能在于,译者对原著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最终获得的认识结果(译文)都渗透凝结着译者的主体意识活动,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译者在翻译中的边缘地位,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胡庚申(2004)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基础上,从"三元"关系、诸"者"关系、译者功能三个角度对"译者为中心"这一翻译观加以论证和阐述,以期有利于国内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译者更好地发挥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是读者意识最强的文学样式。儿童文学的读者研究是儿童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儿童文学的读者群是一种双重结构,由儿童读者、成人读者构成。儿童读者有两个基本特征:他们是儿童文学的主体读者;具有年龄阶段性。成人读者包含两种类型:主动的读者和被动的读者。儿童文学的双重读者结构一方面使儿童文学变得更加难以创作,一方面又可以使这一创作获得活力和张力。  相似文献   

12.
“母亲教育”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通过对850名中小学生及其母亲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城市母亲教育的状况,即母亲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面临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角,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母亲的教育方式较为合理,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母亲明确家庭教育的作用,对母亲职责认识不到位;母亲教育的自我评价偏低,教育需求表现强烈。  相似文献   

13.
《哈利·波特》是一个经典,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唤醒所有人尘封已久的想象力和阅读的兴趣,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他着迷。而《哈利·波特》成功的秘密,不仅在于作者的大胆的想象;还在于她让真实的世界和魔法世界之间的转化显得如此真实;在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于作品的深层的思想内涵、丰富的人物情感。一部作品带给人的不能只是吸引,还应该有思考和感动。《哈利·波特》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种商品和文化。这对打破中国儿童文学狭隘的题材视野和单一的表现手法,起到启示作用。并为这个时代的儿童文学和奇幻文学竖起了一面旗帜,流行并且经典。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学生的反馈、同事的评价和理论文献的解读中对自己的信念、知识、教学实践及其背景进行审视。然而,并非所有的反思都是批判性的,只有当反思关注教育权利的分配并从更广泛的视角审视各种教学假定、实践及其背景时才成为批判性反思。教师反思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撰写教学日志、建立档案袋、对话和阅读。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师处于更多的理性自我控制之下,摆脱外在无形有形的束缚,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张鲁艳 《培训与研究》2008,25(3):132-134
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是针对儿童的,译者面临着既保持儿童童趣又要把它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的挑战。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儿童文学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文化因素。在处理文化因素时,译者应当选择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让儿童读者有机会了解、经历异域文化和环境。但在语言使用上,应采用规范化的汉语,避免过多的欧化语言及不连贯、不流畅的句子。在具体的翻译中,有一些具体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胡怀琛的现代小诗研究,较同时期其他人的研究更为系统更为全面。他关于现代小诗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渊源、以及现代小诗与传统诗词互换的观念,曾在当时新旧文学阵营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并引起较大争议。今天,当“五四”文学革命的硝烟消散殆尽,当我们力图从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便会发现其现代小诗研究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故事教学有效的前提是教师有效解读故事的文本、内涵以及其教育价值。当前幼儿故事教学中,存在教师对现成教学资料的过分依赖、对故事中心思想把握不准和对幼儿理解故事能力认识的偏差等问题。有效解读故事教材应处理好多元解读与价值判断的关系,教材价值追求与幼儿发展的关系,解读教材能力与文学素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An embodied approach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suggests that emerging readers must learn to map words and phrases onto their remembered experiences, but this is made difficult by the necessity of focusing attention on decoding. Having children manipulate toys to correspond to what they are reading overcomes this problem, but introduces its own problem for the classroom, namely having to provide a classroom full of children with manipulative. In this article, we demonstrate that having first- and second-grade children manipulate images of toys on a computer screen benefits their comprehension as much as physical manipulation of the toys. In addition, manipulation on one day facilitates reading in the same domain one week later. These findings encourage the use of manipulation of text-relevant images as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enhancing early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findings also set constraints on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embodiment while reading.  相似文献   

19.
童诗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对典范童诗展开的审美活动,以提升孩子的文学鉴赏能力。儿童不可能天生就是诗人。童诗教学可裨益于中文生态的改善。而被引来作童诗教学范例的,必须从严遴选,其内容和艺术两者都必须经得住慎细推敲。  相似文献   

20.
唐代婚姻重门第尚阀阅,所以士族女子不愁出嫁问题,但是她们仍然没有自主权,只是在离婚扣再嫁方面相对自由。又因为其早年在本家大都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清流家风的化育,所以在为人媳时能帮助舅姑管理家政,能得到舅姑的宽容;在为人妻时能更好地劝勉丈夫建功立业;在为人母时能更好地教育子女,垂范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