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游戏为研究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维度涉及游戏选题学位论文在总体研究中的分布、研究方法的运用、游戏选题学位论文中各个主题的具体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这273篇学位论文样本中,以游戏为选题的论文有23篇,占论文总数的8.4%;这些学位论文中,运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量的方法和混合方法(质的方法和量的方法相结合);有关游戏选题的学位论文主要涉及6个主题:教师游戏观、儿童游戏行为、游戏指导、游戏材料、游戏理论、游戏性教学。其中儿童游戏行为和游戏指导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幼儿教师为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是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一直很受关注的研究选题,在这273篇学位论文样本中,专门探讨教师的论文有63篇,占论文总数的23.1%。有关教师方面的选题主要涉及7个主题:教师观念与行为、教师心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职业知识与能力、师幼互动、教师与家长互动及其他,其中教师观念与行为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抽取南京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73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11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将学前教育领域运用的研究方法分为思辨法、文献法、质的方法、量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混合方法之后,就这六种研究方法的总体运用状况以及六种研究方法各自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混合方法、质的方法、量的方法是运用比例最高的三种研究方法;思辨法、量的方法被作为了学前教育领域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位论文运用这两种研究方法;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不同校别、不同的研究选题在运用研究方法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五大领域为研究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维度涉及五大领域总体研究状况、各分支领域的具体研究状况和突出的研究特点。分析结果表明,五大领域问题是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273项研究中,130项研究的选题涉及到五大领域,占47.6%;这些研究主要运用了混合研究方法;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力度不平衡,研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社会领域、艺术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健康领域;在社会领域,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是“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多是干预性的实验与准实验法;在艺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对“艺术教育”的探讨上;在语言领域。更关注对早期阅读的研究;在科学领域,比较突出的探讨了“教师”和“数学”方面;在健康领域,数量最多的是“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但是近两年来也开始了关于“儿童健康概念认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国外理论”为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热门选题,不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在273篇学位论文样本中,专门探讨“国外理论”问题的论文为16篇,占论文总数的5.9%。有关“国外理论”选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国外理论介绍、国外教育状况的介绍、比较教育、国外理论本土化。其中国外理论本土化是关于国外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关于教育与社会的选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有32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采用了教育与社会选题,占到学位论文总数的11.7%;除了1998、2000年外,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关注这一选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混合方法、量的方法、质的方法;主要涉及教育与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与政府、教育与媒体等主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关于教育与社会的选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有32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采用了教育与社会选题,占到学位论文总数的11.7%;除了1998、2000年外,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关注这一选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混合方法、量的方法、质的方法;主要涉及教育与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与政府、教育与媒体等主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N2007年~2012年间的1144篇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元分析,以研究近6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并与刘晶波研究的1996年~2006年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质的方法和混合方法在近几年内仍然是学前教育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研究者的学历层次、研究选题有显著相关,但研究者对学前教育领域内各种研究方法的分类层次认识比较模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6—2006年间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校学前教育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学前教育领域总的研究数量在2000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该领域的研究选题可分为14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儿童发展、教师、课程、教育与社会等核心选题上,对游戏、教育方法、教育哲学、教育评价、国外学前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学前教育史、0—3岁儿童教育和师幼互动等选题也有一些涉猎,但数量相对较少;另外,在研究的理论基础方面,除借鉴相近学科的理论外,2003年后生态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理论被较多地应用。综合各方面的特征,我们认为我国的学前教育正走向一个视野宽广、多学科融合、研究更为规范的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1996~2006年间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有关幼儿园课程这一选题的48篇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幼儿园课程研究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2000年后研究者对此愈加关注;研究具体内容涉及教学活动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课程等主题,其中对教学与反思的研究数量最多;2002年以后研究者在课程研究中不断生发出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关注课程本身到关注影响课程的相关因素,由关注国家课程到关注幼儿园园本课程,由关注单领域的课程到关注课程整合等研究取向上的变化;从研究方法看,课程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是质的方法,其次是思辨法,量的方法运用最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幼儿”“儿童”为关键词,从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全国各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1991年-2012年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107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22年来我国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7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实验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运用比例最高的三种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使用和研究时间发展、研究对象的年龄特点、论文选题、论文级别、新研究方法的引进等方面有关;研究方法从单一化逐步走向综合化,从注重定量分析发展到注重描述和解释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吕萍 《中学教育》2011,(6):38-43
本文以2006~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浦东新区区级课题中有关学前教育的课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过去五年中学前教育研究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涉及到社会领域、健康领域、科学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教师发展、教育发展等七大领域研究的总体情况、侧重点、特点以及研究热点,以此研究视角,管窥了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概貌:学前教育相关问题研究得到高度重视,各选题领域研究不平衡,各选题领域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儿童道德与科学探究研究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13.
胡晰昕 《教师》2024,(9):111-113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采取文献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首先分析2014—2022年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79篇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领域的类别及总体特征。其次,总结出个别论文选题存在的选题方向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关联性较低、选题内容重复性较高等问题。最后,提出在今后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应做到明确论文选题方向,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广泛阅读文献资料,提高论文选题创新度;从实践中挖掘选题,提升论文选题的质量与意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国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作为来源数据库,检索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运用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分析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探析研究生培养的路向;基于计量分析结果,对未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8,(1):90-93
硕士学位论文是体现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论文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质量。我国近十年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位优秀论文研究发现,学位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有强势与弱势之分,每个院校的学位论文选题都会主要侧重于三到四个领域,但各院校研究侧重点各有差异,基本形成了各自研究特色,各领域的选题数量随时间而言具有一定随机性,集中度不高,但实验研究一直是硕士论文选题热点且选题数量相对稳定。论文最后从高校层面、导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论文选题质量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C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6—2019届353篇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动机、类型、类目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C大学选题具有广泛性、实践性、地方特色鲜明以及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选题分布不均、有所重复、难易失度、研究方法使用不熟练的问题。要改善学位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理应强化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习管理与指导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94~2009年在<学前教育研究>上刊发的论文,分别从论文刊发量、作者类型、载文主题分布、引文特点、载文被引情况、基金发文等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学前教育研究>所载论文在数量和学术质量两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其作者群体来源十分广泛,高等院校和幼儿园是其两大主要来源;论文选题內容涉及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多个方面;该刊所载论文的引文数量逐年增多,但其引文来源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期刊和图书两类;该刊所载论文被引数量连年增加;各类项目基金对学前教育研究的资助力度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8.
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考察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近5年来的3914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关键词知识图谱、研究方法类型分布等描述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选题意趣和研究方法技能,发现我国大陆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虽然较为分散,但基本契合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跨学科选题渐增,但不同培养机构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偏"技术"或重"教育"的不同选题意趣;混合的方法不断涌现,但亦存在研究方法选择不合理、研究仅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统计学及内容分析法对2005—2009我国高校硕士及博士的4958篇学位论文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选题总体上研究主题集中,但是呈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质的分析轻量的证明、重追随轻前瞻、重国内轻国际等特点;(2)4958篇学位论文的样本主要涉及教师素质、教师知识、教师教育、教师观念和行为、教师相关能力、教师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教师角色、教师管理等13个主题;(3)研究方法主要有专题论述、质的研究、量的研究及混合研究四种分类。其中,教师教育、教师观念、教师心理与行为和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16所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授权点的高校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共词聚类分析表明,结合高频关键词和聚类分析过程,研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究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及其不同特点,并基于此总结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分析研究热点的形成原因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