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大脑的发展在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可是现在的孩子运动越来越少,很多家长只片面地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而不是为孩子创造游戏活动的条件。其实,这样会影响孩子体能和智能的正常发展。小明已经8岁了,走路脚跟不着地,鞋带不会系,拍球跳绳都做不好。他的智力测查是优秀,能说会道,懂的知识也不少。可是,考试成绩经常只有20多分。经测查,他有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这导致了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动作笨拙,爱发脾气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和缺乏运动有直接关系。小明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过分的溺爱和保护,限制了小明…  相似文献   

2.
孩子1岁左右开始学步,从父母牵拉到独立行走,步态自然多是摇摇晃晃,两条腿呈八字形分开,形同醉汉;两三岁后的孩子走路较自如,但动作不协调,速度不均匀,呈头重脚轻的样子;三四岁后的孩子已掌握行走的动作要领,虽步伐尚不均匀,但动作协调,步子也稳健多了。此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行走时的步态,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一般来说,3岁后的孩子出现以下步态,应视为异常。鸭步。孩子行走时两脚距离很宽,身子左右摇晃,肚子前腆,上楼梯要一只脚先上去,另一只脚再往上提,颇为费力,走路的姿势像只鸭子,应怀疑为进行性肌营养…  相似文献   

3.
检查血铅一年比一年高,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我儿子现在2岁零1个月,身高90.5厘米,体重14千克,在他2岁时进行了常规体验,检测血液微量元素时,他体内的铅含量为84.82ug/L。我将他l岁时的检测结果做了一下对比,发现他1岁时检测的铅含量为71.05ug/L,也就是说,他2岁时铅含量比1岁的时候要高,而且高出不少。虽然我知道体内的铅含量小于100是相对安全的,但从孩子这两年的检测来看,他体内的铅含量呈有增无减的态势,我很担心照这样下去,在他3岁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运动:拓展其他能力的基础专家解释:0~2岁是儿童最初的智力发展阶段,也被称为"感知运动阶段"。孩子最初的智慧,就是从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走路跑步中发展起来的,运动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孩子通过动作,发展出对空间、时间、方向、左右、节奏、协调、韵律等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2~3岁的孩子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眼手协调、指尖动作、手指曲伸等局部运动,如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穿鞋、穿脱衣服、吃饭、玩插片、画画等,常常使用一些小肌肉群。  相似文献   

6.
王琪 《成才之路》2014,(18):1-1
正运动的发展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从出生一刻起,人类便有了某些本能的动作,称作非条件反射。最初动作是不随意的,以后逐步发展成为有目的的随意运动。运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全身性大动作及精细动作。儿童的发展首先从大的动作开始,因此大动作与儿童的发展紧密相关。智力落后儿童动作发展方面在平衡动作、速度与灵巧度方面都很差。尤其是那些中枢神经系统有损伤的儿童,大动作及精细动作都存在问题,大动作发展迟缓,走路姿势僵硬、笨拙,  相似文献   

7.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都有了汽车,出门能开车去的地方就绝不走路。曾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得知我都是带孩子走十几分钟路上学时,表示敬佩和难以做到。我说:"你也试试吧,带孩子走走路,是个很不错的亲子体验。"从孩子一岁半上托班时,我们就开始了上下学的走路时光。  相似文献   

8.
弱智,从医学上讲,就是"精神发育不全",最明显和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精神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造成的智力明显落后.现在我们逐步把这类孩子称为智障孩子.智障孩子与一般的正常儿童的差别除了智商低以外,还表现在各方面的能力,如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行为或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及行为和其他能力未达到一般儿童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测一测家中3岁以上幼儿是否有下列问题(在空格中打钩):■动作层面□平衡反应差,常跌倒□容易从椅子上跌下来□喜欢踮脚走路□做精细动作有困难,到6岁还不会用剪刀剪直线  相似文献   

10.
李妍 《考试周刊》2014,(34):196-196
<正>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组成的随意动作,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它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而这些活动正是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了解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充分地把握幼儿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Q我的宝宝2岁了,周围有的妈妈说,趁着孩子小,记忆力好,多给他学点古诗。有的妈妈却说,让孩子多跑跑、跳跳,运动对宝宝最好。请问,对于小宝宝来说,运动真的有那么重要吗?A运动对于孩子的早期发展真的非常重要。首先,运动是宝宝早期发展的主要行为方式,能够促进宝宝认知、社会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2~6岁的宝宝,他们在这个阶段有特别爱运动、喜欢不停地发现和探索的特质。宝宝通过动作发现自己和世界,  相似文献   

12.
表扬的艺术     
"现在的年轻人啊……"这是我当老师之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调侃。现在的这帮孩子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对小孩子的设想,他们十三四岁时所接收的各种信息绝不少于我们活了20年后所接收到的……等他们到了二十多岁时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好也罢坏也罢,只是想说明现在的孩子真的和我们那时不同了。  相似文献   

13.
宝宝的成功之旅——走路、跳跃和跑步似乎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而对于精细动作的开发,比如手指抓握,腕部运动等能力,我们则要倾注更多的精力。精细动作能力的开发能为大动作能力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开发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呢?首先,父母要有耐心的态度,不要因为宝宝的“笨拙”,而失去耐性,出手帮忙。你要做的是,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和锻炼的空间,让他自己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比如穿衣服(看他把扣子塞进扣眼),吃早餐(给他一片面包,一瓶果酱和一个果酱匙,看他自己忙吧),让宝宝在稍许成就感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母婴世界》2010,(10):32-33
多一份自信,多一丝优雅麦楚珺(5岁,学芭蕾舞)受访人:麦先生楚珺现在5岁了,是一个外表及语言非常斯文,性格却活泼可爱又很调皮的女孩。我们都是从事艺术工作的。我们认为:不必为孩子写好人生的剧本,应该让她自己去选择,只要她过得开心就好,快乐的童年是无价的。楚珺现在正学习芭蕾舞,也是根据她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孩子刚开始训练时,一般不要加入高难度动作,只要基本的形体训练,学  相似文献   

15.
深入分析美国21个州制定的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中运动子领域的具体内容发现,各州的指南都非常重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期待性,在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方面突出强调了手部(包括手臂和手掌)动作由整合到分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强调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还要注意0~3岁婴幼儿学习指南的制定要尽可能详细具体,以便教育者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婴幼儿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俊 《幼儿教育》2012,(29):16-17
灵巧的小手是宝宝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手部的精细动作主要依靠手部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来完成。托班孩子正处于精细动作的敏感期,因此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宜的活动促进他们手部小肌肉群发展。美术活动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而且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操作起来都很方便。下面,我们和宝宝一起玩一玩吧。  相似文献   

17.
何雪 《学前教育》2022,(8):13-14
<正>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移动式运动技能、操控性动作技能和团结协作技能,帮助孩子积累运动经验,顺利实现体育幼小衔接。我们在对刚入学的一年级2000名孩子的一次体育测量中发现,67.3%的孩子不能很好掌握各类动作,其中24%的孩子投掷测试不合格,21%的孩子跳跃测试不合格,25%的孩子平衡测试不合格。有人用四个字来形容现在的一些中小学生:软(骨头软)、硬(肌肉僵硬)、笨(动作笨拙不协调)、晕(平衡性差,容易摔跤),形象道出了一些孩子的体能状况和运动能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长期以来普遍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而很少关注体育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美国21个州制定的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中运动子领域的具体内容发现,各州的指南都非常重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期待性,在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方面突出强调了手部(包括手臂和手掌)动作由整合到分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强调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还要注意0~3岁婴幼儿学习指南的制定要尽可能详细具体,以便教育者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婴幼儿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们去滑冰     
加拿大冬天长,所以滑冰很普及。有的父母在孩子刚会走路时就开始教孩子滑冰,有的孩子甚至先会滑冰再会走路。多伦多的市政府前有一块公用滑冰场,冬天走到那儿我们总要驻足欣赏一下那些滑冰的人在冰上飘逸的动作,还有那些和爸爸妈妈一起滑冰的可爱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凭经验认识到手与智慧有着某种联系,并将它概括为“心灵手巧”。“心灵”一定与“手巧”有关吗?脑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类手的精细活动确实要以脑的发展成熟为基础。如果注意观察一下乳儿的动作,我们就会发现:手脑的发展是如此相依。一个出生刚五个月的孩子,当他要获取眼前放置的一颗糖丸时,我们会看到伸出去的小手其手指是分不开的,既定位不准、也不能抓捏。最多只能支配手腕的活动。而八个月的孩子情况就有差别了,他能较为准确地把手伸向目标,并运用大姆指和其他四指配合去动作。待到十个月时,孩子手指运动的泛化现象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