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王雯  许洁 《编辑之友》2016,(5):21-24
媒介生态环境变迁下,图书从书面文化传播时代下的主导媒介中剥离,其媒介特性由大众传播媒介转向电力传播时代的文化传播媒介,再转向新媒体时代下的精英媒介和分众媒介.然而当前政府对图书在媒介结构变迁下的传播特性转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从而制约了图书出版传播功能的实现.文章依托媒介生态学理论,在对新媒体环境下图书出版的传播位置变迁分析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图书出版价值引导机制、优化图书出版传播功能实现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
以西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出版及其道德价值传播为对象,文章简要梳理了西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出版状况,探究了其道德价值传播的源起,从通过剧本改编实现道德价值重构、通过副文本和文本的互文实现道德价值彰显和通过多元传播路径助推道德价值弘扬等方面归纳了其道德价值传播路径,简要评述了其对当下戏剧译介与出版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图书出版的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1937年7月至1949年9月间根据地解放区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从出版时空分布、单行本著作版本流变谱系、合辑本与副文本选印形式、《毛泽东选集》精校精印四个方面,再现了根据地解放区毛泽东著作的出版概貌,着重探讨了出版如何通过其独有的作为和方式,成为毛泽东著作经典化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同时还阐明了毛泽东著作早期的经典化,是文本内容品质、政治动员需要、群众政治情感以及出版媒介推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晚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媒介化在高度现代化社会逐步彰显其特性,电子媒介的兴起亦促使出版媒介化趋势加深,继而对传播形态、互动模式乃至整个出版流造成革新。文章基于媒介化理论的四个重要特性,以媒介逻辑为核心,归纳“出版回流”现象背后图书出版呈现的三种媒介化表征,重新审视被媒介逻辑介入的出版体系,旨在正视新媒介对传统出版业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促成二者依存共生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文化产业产出多以可视化的图片、影像进行传播,影像以其丰富的色彩成像、直观的时空记录以及独有的文化形态为介质,打破了传统媒介下文本客体与解读主体之间的"符码"鸿沟,实现了影像客体与鉴赏主体之间的意识认同,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阵地,在新的媒介形势下开始向视觉化延伸.文章从融合媒介时代下的传播形态、"可视的文化"的社会治理果效与出版产业跨文化延伸三个维度进行论述,试图阐明,正是影像作品的视觉化表达才促使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宽阔与明晰,但是这种跨界延伸却非常可能超出出版产业自身的范畴,给出版产业带来新交.  相似文献   

6.
王巍 《出版广角》2023,(6):57-61
语言产业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生产的原料和内容,或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加工处理的对象,生产各种语言产品或提供各种语言服务的产业。语言出版既是出版产业的一个分支,也是语言产业的一个分支,是出版产业和语言产业的交叉领域。语言传播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产业,语言出版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形式,语言出版物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媒介。基于语言产业视角,对语言出版以及语言出版与语言传播的关系进行探讨,能够加深各界对语言出版的认识,促进语言出版的发展。文章提出语言出版当前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新任务、中文国际传播的新期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新蓝图四个方面的发展新趋势,为语言出版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董炎 《现代出版》2013,(4):48-50
数字媒介给传媒业带来变革,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相对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媒介对于内容的"伴随文本"传播更为重视,更能吸引新生代读者群,但数字出版媒介带来了碎片化、跟风式及浅阅读等阅读消费危机。数字、传统出版媒介应融合发展,数字出版同样应当对于文化有所担当,而传统出版则应融入数字出版媒介的传播能量。  相似文献   

8.
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介以强大的传播力,迅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给传统媒介带来了挑战,出版作为传播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传统媒介,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和压力。许多文章探讨了如何借力微博等媒介扩大出版的影响力和发行量,然而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传统出版如何适应新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进行自身媒介变革,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微媒介的特征与出版所面临的挑战,就微媒介视域下实现出版创新的相关层面与着力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探源--关于电视栏目的叙事与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士安 《新闻大学》2006,(1):101-103
一直以来,媒介批评家常用叙事理论分析媒介文本,并注重研究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叙事再现自身、研究结构主义叙事模式对文本的影响,以及它们所导致的传播效果和叙事对传媒工业的运作意义。另一方面,媒介经营理论认为媒介文本在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一种特定阶段的产品样式,因而在传媒市场运作的过程中,以能否吸引受众为衡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上述两者的结合乃是探索媒介文本以及传媒产品影响力的重要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以及人们对自我表达的强烈需求,PLOG作为以照片记录日常生活的新形式,逐渐风靡社交网络。PLOG传播过程中隐藏着大量的副文本、型文本、前文本、链文本等伴随文本,它们与符号文本共同延伸和扩展PLOG的表意空间,其引领的“图片+文字”的媒介表达形式被视为一种符号消费。在符号构建过程中,PLOG呈现出形象构建与个性化叙事、平台支撑与文化构建以及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等景观,并且在表达空间、社会交往、审美取向和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多元化的景观逻辑。PLOG的势头方兴未艾,需关注过度沉迷于图像化表达、理想化形象构建以及隐私消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略论20世纪中国文献学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论述20世纪中国文献学者群体特征形成的原因,即新材料的发现为他们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与课题,典籍的大量流失促使他们收集、整理、影印文献,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使他们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后列举40位已故的重要文献学家,并简要分析其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2.
许建锋 《新闻界》2008,(5):167-169
本文以上海新主流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杭州公交电子站牌为例,从媒体特征、站牌功能和技术特点三个角度开展分析,对这个集中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于一身的新媒体开展全面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中的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和模式、理论和方法传入中国,为中国新式图书馆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学习的样榜及人力资源上的保证.并促成了新图书馆运动的爆发.新图书馆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与继续,在输入西方文明和科技、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推动公共教育的普及、保存国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As th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of the Book, Bob Stein has been involved with several endeavors to create a technological solution that will meet the evolving need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His experiences working with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nd later creating an interactive media company, The Voyager Company, have led him in this direction. This talk seeks to raise questions about how books are evolving, what the end product should be, and who is responsible for getting them there.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元老曹亚伯撰写的《武昌革命真史》是研究辛亥革命的重要参考史料之一。该书最初于1930年3月由中华书局刊印发行,6月16日即被国民政府宣布禁售。文章从出版角度梳理该书出版始末,分析其被禁售的原因,以此来反思出版人在出版过程中的作用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6.
学术信息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传播机理,有助于研究人员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文章首先对学术传播的发展历程及模式演进进行研究,其次分析了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要素,最终得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型及传播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媒介在甘南藏区迅速普及,大众传播的多中心性和迅捷性加速了藏区社会流动的速度,由此造成一定程度的文化震荡和整合。本文选取甘南藏区五个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田野调查,在系统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大众媒介主导下的甘南藏区社会流动现状,"农民工"与"移民"作为流动的媒介对甘南藏区农牧民所发挥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以及大众传播视域下的藏区社会流动与文化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钊 《编辑学报》2017,29(6):579-582
在分析我国现有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形态特征基础上,探讨当下期刊媒体融合的发展瓶颈,以“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的融媒体理念重构了期刊的平台、内容、媒体形式、评议体系、功能和编辑角色等,以充分提升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环境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将新媒体艺术与文献阅读关联,从信息设计与传播的角度出发,考虑娱乐化阅读效果,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新媒体与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点有三个,即技术性、交互性、体验性.新媒体的核心还是技术.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悦读效果主要表现在联想与延伸、参与体验、激发潜在智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图书馆运动"的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图书馆运动”是发生在近代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目前有图书馆界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可泛指,有的对这一概念还心存疑虑。如果从开展这场运动的宗旨上加以分析,“新图书馆运动”这一概念确实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