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化学新教材在《碱金属》一章中设计了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及检验气体的演示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 :在一个塑料瓶中加入 3/4体积的水 ,用手挤压塑料瓶 ,使水面上升 ,排出空气。然后在胶塞上固定一根大头针 ,用针扎住一黄豆大小的金属钠 ,迅速用胶塞塞住挤瘪的瓶口 ,倒置 ,并不断摇动塑料瓶。待反应完成后 ,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挤瘪的瓶子复原 ,取下塞子 ,迅速用拇指堵住瓶口 ,并将瓶口移近火焰 ,检验钠与反应产生的气体。事实上 ,按上述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不太理想。一是钠与水的量不好把握。若钠较多 ,则产生的气体会使瓶塞冲出 ,瓶内的液体四处…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研究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产物时,教材设计的实验内容是:在1个大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滴入几滴酚酞,再投入1小块钠,观察实验现象.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走,熔成闪亮的小球,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这些现象可以很好地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并生成了碱和气体,但是这个实验却不能证明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29页的[实验2-3]是验证钠与水反应的情况,[实验2-4]是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这两个演示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课堂演示时间过长,冲淡了教学重点。(2)实验[2-4]易使学生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是由钠与水反应生成的吗?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知道  相似文献   

4.
化学新教材在《碱金属》一章中设计钠与水反应生生气体及检验气体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5.
正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重点实验项目之一,而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因为钠被铝箔包裹,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钠能与铝箔反应生成氢气,干扰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这一结论。二是气体不易收集。实验过程中钠与水反应时会移动,脱离铝箔,从而失去控制,浮出水面,导致生成的气体无法进行收集。三是存在安全隐患。在用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实验,实验分燃烧放热、检测溶液酸碱度及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证明有氢气等三个部分。根据五年制小教大专化学教科书第一册(试用本)第32页设置的一个用塑料瓶为主要实验“仪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对《碱金属》一章的实验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 ,将第一节的四个实验全部改为边讲边实验 ,对钠与水反应并检验产物的实验 (实验 2 4)进行了改进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和酸反应的比较实验 (实验 2 7)也有改动 ,将旧教材中钾与水的反应实验改为钠、钾分别与水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2 1 0 ) ,补充了Na2 O2 与水反应放出气体并检验气体、验证反应放热的实验(实验 2 6 ) ,增加了一个家庭小实验 (检验发酵粉加水能产生CO2 )。这些改进和补充 ,加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一化学新教材(实验修订本·必修)中共有58个化学实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58个实验均做了仔细的深究,发现教材上的实验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在这里,笔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将问题提出,与同行们共同商榷探讨。1实验原理的科学性a.钠与水的反应(教材P29,实验2-3,实验2-4)。金属钠不仅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且与空气中的氧气也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际上钠与水反应要比教材中的实验2-3缓慢。教材实验2-4中,当胶塞塞住瓶口时,钠便立即与水反应,反应所生成的热使钠融化,脱离大头针向上浮,停在瓶子中部与水…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实验 2 - 4钠与水反应产物氢气检验”的材料 ,采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塑料瓶 ,如图。此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示意图法虽然突出了教材中“家庭小实验”灌输给学生“开动脑筋 ,到生活中广泛收集实验材料 ,为我实验所用”的思想 ,但忽略了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笔者认为这个实验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隐患 :(1)塑料瓶熔点低 ,不能做高温反应容器。实验中因钠与水反应的剧烈放热 ,使金属钠很快熔化而脱离大头针 ,浮到瓶子上方的水面在不停地游动。无序快速运动中的钠球接触塑料瓶壁时 ,会熔化塑料瓶壁 ,钠球就极有可能喷射而…  相似文献   

10.
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陕西铜川师范(727007)冯建荣取一根玻璃棒和一根大头针(缝衣针更好),用细线把大头针固定在玻棒的一端,把用铝箔包好的金属钠块穿在大头针上(大头针要穿透钠块)然后用玻璃棒将钠块送入烧杯中的水底,用排水法收集反应放出的H2,操...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装置             图 1  如图所示 ,反应容器是一个广口瓶 ,在广口瓶上塞一个双孔胶塞 ,胶塞上装有长颈漏斗和带有活塞的弯管 ,将一个大头针固定在活塞上。2 操作、现象及结论在广口瓶中装满蒸馏水 ,往蒸馏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 ;在胶塞的大头针上扎一粒黄豆粒大的小钠珠 ,关闭活塞 ,然后用胶塞迅速塞紧瓶口 ,钠即与水剧烈反应 ,使瓶中的水面下降 ,而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上升。等水面降到大头针以下时也可观察到钠浮于水面 ,熔为一个闪亮的小球 ,迅速游动 ,嘶嘶作响 ,最后消失 ,而瓶中的水变为红色 (证明有碱生成 ) ;反应…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2007年1月第2版)高一化学教科书上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用了两套装置,一套用于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另一套用于收集检验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按教科书上的装置和方法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时,有两个方面明显不足:①将可以一次完成的实验分割为两次做,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一册中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一分为二:一是将钠投入水中,观察钠在水中的变化:二是在水槽中用试管罩住锡箔包裹的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检验。该实验有两大弊端:一是安排2个实验来演示钠与水的反应,耗时较多,  相似文献   

14.
江玉安 《化学教学》1999,(12):40-40,41
三年前,我对中学教材中的一个化学问题有了一些饶有趣味的认识.引起我兴趣的化学问题是碱金属那一章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为了验证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课本中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把钠块用铝箔包好,用针在铝箔上戳几个小洞,然后用镊子夹住,用排水集气法在小试管中收集气体,然后检验该气体.我发现从该实验中可以引入很多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出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术.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对实验技术向来不加说明,更不要说对实验技术进行一番深入的讨论了.我认为实验技术跟实验原理一样重要,实验技术对实验…  相似文献   

15.
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为了演示这一性质,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一册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实验:一是将钠投入水中,观察钠在水中的变化;二是收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中有氢气产生。采用课本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存  相似文献   

16.
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为了演示这一性质,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一册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实验:一是将钠投入水中,观察钠在水中的变化;二是收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中有氢气产生.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1998年第5期第14页刊登了《在氯气中燃烧演示实验的改进》一文,所提供的实验方法经反复实验效果不好,实验成功率很低,其中有两点异议提出来商榷.第一、实验中的氯气不是干燥的,实验用的氯气应该是干燥的.而该文采用的简便装置制出的氯气很难是干燥的,(不加热时量也不太多),尽管用了一个干燥管但只作为反应容器,并没经过净化、干燥处理,其中可能会混有水蒸汽、氯化氢气体,这些物质的存在极可能会引发钠的燃烧,因钠与水、氯化氢极易反应并放热使钠燃烧,这可能就使该文认为能自燃的原因吧!第二、钠不加热是…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点回顾1.钠与水反应实验操作要点(1)所取反应的钠的体积不能过大,绿豆大小即可.(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注意手不要接触到金属钠.(3)用镊子把上述绿豆大小的钠放在滴有几滴酚酞的水中,若以烧杯作反应器,注意烧杯中的水不能过多,以防止钠与水反应时钠块或液体飞溅伤人,可`在烧杯口盖上玻璃片.2.钠放入滴有几滴酚酞的水中的实验现象(1)浮: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重点实验之一.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课本上有关钠与水反应的两个实验分别验证了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气.  相似文献   

20.
《湖南数育》1979.11期发表了周显德同志的《钠跟水起反应的实验何时加入酚酞好?》一文,读后觉得尚有可商榷之处,提出来就教于作者和其他同志。在通用化学教材初中一册里,指示剂酚酞溶液首次使用于钠跟水起反应的实验中。按照课本(第141页)对实验操作的规定“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去做,有利于学生直观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