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述档案是通过采集和记录当事人口述史料的方式来收集查考资料的一种真实记录,其呈现形式可以是磁带、数据光盘等.目前口述档案在非遗保护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收集的紧迫性、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性被质疑、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缺乏自觉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传承梯队、数据比对以及提高档案部门口述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来解决这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口述档案收集是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的复杂工程。本文首先厘清口述档案收集来源的三个层次,在分析口述档案收集流程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口述档案收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口述档案收集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隋晓云 《兰台世界》2016,(19):29-30
收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记忆为目的,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非常重要,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制定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规划、建立地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网络数据库、增加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玉霞 《兰台内外》2023,(9):63-64+67
城建档案它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发展和建设活动的真实记录。城建档案作为新时代城市治理、建设的记载和依据,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功能复杂。其建设管理的两个关键点是收集和开发,加强这两项工作具有城市建设与治理、档案发展、服务群众、助力城市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应该高度重视。调研发现,当下城建档案在收集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理念、主体、客体、平台与方式、保障与督导等方面的问题,与城市治理、档案治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专业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等现代化要求存在距离。鉴于此,新时代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立足城市治理、档案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注重档案收集和开发的理念现代化、主体的社会化、内容的专业化与精细化、平台与方式的智能化、保障与督导的法治化建设,以此推动城建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获得新生,更好发挥城建档案的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5.
档案部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北京档案》2011,(3):2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据库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档案资料和信息资源收集、管理、利用的主要手段和主流趋势,但在现阶段非遗保护中,档案管理和数据库建设存在着空白点。档案部门理应从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高度,以更为积极的态度,以档案管理的专业方式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发挥作用。本文对北京市部分综合档案馆涉及非遗的馆藏情况进行了简单调查,试图阐释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的动因,并提出了档案部门建设非遗数据库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口述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的新视角,是亟待拓展的新领域,要转变观念,认识其价值,加强组织,为口述档案的发展提供保障,探索口述档案收集方法,加强口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口述档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口述档案——我国档案工作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口述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的新视角,是亟待拓展的新领域,要转变观念,认识其价值,加强组织,为口述档案的发展提供保障,探索口述档案收集方法,加强口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口述档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名人档案资源对我国档案事业及社会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治理工作推进背景下,梳理名人档案资源,加强对其开发利用,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已成为档案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苏州名人档案资源及其治理现状的分析,发现苏州地区名人档案治理在资源收集、治理主体、利用方式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名人档案资源开放与利用的推进策略:加大征集力度,完善名人档案规章制度、多主体合作交流,实现多元协同共治、富媒体技术应用,提升智慧治理效能,“以人为本”开发名人档案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践主体扩张、理念变化与技术发展三个方面分析公众参与口述档案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构建公众参与下的口述档案建设平台以应对这些变化,并进一步讨论依托于建设平台的口述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活动该如何完善与拓展,如何引导公众有序地参与口述档案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口述档案资源,最终实现线下、线上实践的相互交融、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0.
口述档案编研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峰 《北京档案》2006,(2):30-32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广泛地开展了口述档案工作,据美国档案学家莫斯的问卷调查,已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有48个国家或机构①.在我国,一些综合性档案馆也相继对口述档案的收集、建设与管理有了一定探索,一些档案馆还利用征集的口述档案结集出版、制作专题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的方式简单勾勒并梳理了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历史脉络。将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发展轨迹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口述档案研究萌芽时期;口述档案概念的确立时期以及口述档案实际工作的研究和确立时期。  相似文献   

12.
毛双惠 《兰台内外》2022,(3):28-29,46
新时期口述历史呈多元化发展格局,给科技档案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阐述口述历史活化科技档案的表现,明确在科技领域系统地开展口述历史的必要性,提出通过拓展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职能,强化部门协作、统筹科技信息资源、深入宣传口述历史、获得更多科技人员与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参与,系统地推进科学口述历史,以期为搞活科技档案、深度挖掘利用科技档案提供有益借鉴,充分发挥科技档案服务科学文化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浅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近年来兴起的档案工作新领域。已有不少文化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比汉族文字档案的数量少,因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收集和保管较之汉族口述档案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但过去只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活资料,这是今后亟待加强与开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将口述档案纳入企业档案工作可以弥补企业档案馆藏资源不足、构建企业组织记忆,扩展企业档案工作内容,为企业档案工作带来活力,增强企业员工的集体融入感,保护社会文化遗产。企业档案工作者需做好企业口述档案的收集、鉴定、利用服务工作以拓展企业档案工作之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开展了关于非遗档案信息与知识传播的研究.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非遗档案研究的关键时期,并且当前我国对非遗档案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口述档案的研究以及数字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从国家政策层面和社会共识层面共同探讨非遗档案工作主题演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我国非遗记忆的社会认知普及,加强对我国非遗的有效保护,促进非遗的精准传播,确保我国非遗的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口述历史、口述档案是近年来在档案学术刊物上使用频率颇高的两个词汇,这标志着档案界对口述历史收集工作的关注,反映出档案馆人从事口述历史的文化自觉。最近,糜栋炜先生在《北京档案》[1],从分析口述历史、口述档案两个概念入手,判断口述历史“已经超越了现阶段我国档案工作的边界。”乍一研读其推理,其超越边界的论断也不无道理,但细细思考一下,便发现糜栋炜先生的推断还是错了。关于口述历史、口述档案的概念以及口述历史、口述档案之间的关系,糜栋炜先生说:“口述历史,是通过走访历史事件当事人,或与当事人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把他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寻找失落的历史记忆,社会各界特别是史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资料收集工作,而档案工作者也往往介入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于是"口述档案"的概念应运而生,由此引起了关于"口述档案"概念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激烈讨论.一时之间,出现了"口述历史"、"口述史"、"口述资料"等一系列的相关概念.本文暂且使用"口述档案"这一称法,并对其概念、性质等做一些探讨,笔者认为对"口述档案"的探讨应突破概念的界限,注重其历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档案信息工作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档案管理》2001,(1):36-36
1要广辟档案信息资源.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要扩大档案收集对象,既要向法定的档案形成部门进行收集,还要向非法定的信息收藏部门与研究部门进行收集,也要向个人进行收集.二要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不仅要收集印刷型的档案,还要收集非印刷型的档案;不仅要收集文书档案,还要收集科技档案及各种专业档案;不仅要收集档案,而且要收集与档案关系密切的资料.三要扩大档案收集渠道,加强同图书、文博、史志等部门的联系,广泛开展档案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数字时代,人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人人也是记忆的书写者与记录者。华侨口述档案作为华侨名人与历史研究的有力补充,存在数字素养不足、记忆观缺位等问题,可以从技术与理念两方面着手解决。通过创建“AI+访谈”模式、借助“AI+转录”技术,绘制华侨人物事件关联网、建立华侨共建共享云平台,发展和改善华侨口述档案收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收集和利用口述档案是当今不少国家积极开展的档案工作项目,我国档案和史学工作者亦诚盼档案部门尽快成立收集口述档案部门,抢救"活档案"。一、我国口述史料源远流长我国修史利用口述档案的历史十分悠久。先秦时期因为当时历史条件落后,文献档案不多,曾大量出现口述档案,所谓"十口相传为古"就是这个意思。口耳相传的史事很容易失真,而且当时人们出于对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