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数字鸿沟本质上虽然是信息鸿沟,但数字鸿沟与信息鸿沟不能完全等同。信息鸿沟是数字革命之前就已存在的现象,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质是数字革命扩大、加剧了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填平"数字鸿沟"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引入了“数字鸿沟”的概念,探讨了图书馆在填平“数字鸿沟”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图书馆应该为广大读者提高知识水平、充分自由地利用信息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手机媒体与我国数字鸿沟的关系,从中西之间数字鸿沟、我国东西部之间数字鸿沟、我国人群之间数字鸿沟以及我国的“二级数字鸿沟”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指出,从每一个方面来看,手机媒体本身的应用差距较小,并且有可能替代性地弥补我国原有的互联网领域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4.
王润 《编辑之友》2018,(8):61-65
“数字鸿沟”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将“数字鸿沟”问题放置于我国具体的互联网实践之中,从人的主体性和技术的社会因素两方面加以认识,以充分理解中国社会背景下“数字鸿沟”问题的现实情境.通过对64名被访者的访谈,笔者发现信息弱势群体试图摆脱社会结构的限制、发挥人的主体性,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身体不在场特征、中低端通信市场以及信息化的普及为数字鸿沟的弥合提供了可能性,反映出中国网络社会突破“数字鸿沟”的潜力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老龄化社会大背景下,老龄化的问题反映在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在新闻传播领域即表现为老年数字鸿沟的问题.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老年数字鸿沟的现象越加凸显.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社会调查法,在数字时代大背景下,从信息通信技术的接入、老年人对待新媒体技术的认知与态度和媒介生态的角度分析了老年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缓解老年数字鸿沟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跨越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德隆 《情报学报》2005,24(5):631-637
数字鸿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撰文,对数字鸿沟进行了政治、人文、教育等方面的探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数字鸿沟“就事论理”,为数字鸿沟的分析提供一个大思路,广阔视野。即用经济学的框架将其他方面的分析整合进来。首先,对数字鸿沟按照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人——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区分企业和个人、研发和使用数字技术上存在的所谓“数字鸿沟”;然后,分别考察出这几种数字鸿沟的原因以及这些鸿沟产生的后果。随后,本文考察政府在数字鸿沟面前应该发挥的作用。最后,再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消除数字鸿沟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对跨越中国国内以及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两方面的数字鸿沟提出政策建议,这始终基于本文对“数字鸿沟”所作的分类。  相似文献   

7.
欧盟的数字鸿沟给欧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改善数字鸿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平衡的重要战略.文章从电讯制度改革、宽带政策和地区平衡政策三个方面阐述了欧盟弥合数字鸿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数字不平等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的不平等.文章依循数字不平等这一概念框架从产生到发展的研究线索,回顾和讨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认为数字不平等研究对数字鸿沟研究既有直接的继承性,又有其独特性.它依旧关注ICT带来的不平等,但它突破了数字鸿沟“二分法”的局限,深入分析互联网使用者在接入、使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机制与社会影响;并试图将互联网使用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新标准,提出数字社会分层,是对社会结构变化的深刻研判.文章最后讨论了数字不平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数字不平等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的不平等.文章依循数字不平等这一概念框架从产生到发展的研究线索,回顾和讨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认为数字不平等研究对数字鸿沟研究既有直接的继承性,又有其独特性.它依旧关注ICT带来的不平等,但它突破了数字鸿沟“二分法”的局限,深入分析互联网使用者在接入、使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机制与社会影响;并试图将互联网使用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新标准,提出数字社会分层,是对社会结构变化的深刻研判.文章最后讨论了数字不平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区域“数字鸿沟”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数字鸿沟"在全球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世界的建立,要想从根本上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就必须分析其形成原因。信息资源的差距和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差距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直接原因,二者分别从"信息拥有"和"信息使用"方面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政府相关政策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间接原因,分别从"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意识"方面发挥作用。这5种原因以特定结构系统地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徐丽芳  曾李 《出版科学》2016,(3):96-101
分析数字叙事(DS)和互动数字叙事(IDN)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在发展历程、概念界定上的异同,梳理各自的实践取向和理论研究领域,并探讨其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研究领域、教学科目和专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资源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体系结构、业务功能,以及数字资源建设中数字资源建设的定位、内容、规范、服务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数字图书馆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解决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安全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版权的保护方面,成为数字图书馆的经典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相关技术,阐述了数字图像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卡斯特在论述其"网络社会的崛起"的命题时说,"各种沟通模式整合入一个互动式的网络中.或者换句话说,通过超文本和后设语言的形构,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经过人脑两端,也就是机械和社会脉络之间的崭新互动,人类心灵的不同向度重新结合起来."虽然新闻业所根植的社会系统已发生剧烈变化,但新闻活...  相似文献   

16.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图书的生产和流通,而电子图书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主要资源。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应有别于其他领域,应符合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从3个层面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数字版权管理,并提出了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的数字版权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界在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界定上尚未达成共识。在以往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中,不同类型的用户通常在动因、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进行系统性解析和述评,并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设计学的角度提出数字悟性(digital savvy)的概念,建议暂时搁置对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学术争辩,从整合的研究视角出发跨越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构念和研究方向。图2。表1。参考文献55。  相似文献   

18.
试论面向数字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的数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数字目录学研究的进展,提出数字目录学的两大分支即数字化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作为数字目录学的基本框架,并对数字目录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10)
数字媒体环境令"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实践"的问题变得更具开放性。本文尝试从数字新闻的流通方式切入,探讨数字新闻认识论问题。本文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其流通既是一种信息传输的形式,又是一个对共享意义的生产过程。本文进而深入探究数字新闻流通的三个要素:基础设施、流通实践和认知竞争。这些要素关涉到数字媒体的物质性、新闻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公众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形式应呈现何种样貌"和"谁有资格生产新闻"等问题的争论。本文进而提出数字新闻学应当重视新闻流通研究,以及数字化的新闻流通和新闻生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数字档案馆中的资源是一种独特的信息资源,这部分的信息资源更多的是创造知识的源泉,所以不能简单的用信息利用率来衡量其信息价值.在数字图书馆中,更多的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信息,我们将这种可重复利用的信息称为一种知识.信息的价值不同,是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所根本不同的,不以利用率为信息价值衡量标准是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在行业需求方面的一个根本的不同.数字档案馆更多的是提供档案的研究数据的价值,不是作为知识的本身,同时,档案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不应简单的以利用与淘汰来进行信息生命周期衡量.所以,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需求与数字图书馆在服务方面有很多本质的差别.同时,数字档案馆的标准化也比较薄弱,而数字图书馆很多的标准和规范无法简单的应用到数字档案馆.不过,数字图书馆设计和分析的方法对于数字档案馆的设计是有参考价值的.数字档案馆的投入远比数字图书馆要少,如何在需求、功能、成本中进行平衡在数字档案馆系统与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中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