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层分段多维复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相融合,突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并能满足企业岗位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而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通过合作"做"数学、"思考"数学、"体味"数学等途径实施师生合作,而在学生之间的合作应特别培养合作的主动性、和谐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品行教育与技能教育是关键。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开展"品行教育"系列活动和合校内外德育实践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通过课程改革与设计、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勤工俭学、建立仿真实验室和开展校企合作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西部地区高校普遍遭遇毕业生就业危机,学生毕业即失业,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用人荒。因此,应及时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供需和谐发展。以计算机专业为背景,探讨高校与用人企业合作的途径,通过"订单式"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养,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实践教学的重点,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为将来就业做准备。文章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制度的创新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校企合作的意义,提出了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双师"师资队伍、开展高校专家团队咨询服务、构建校企合作联盟等策略,以便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西部地区高校普遍遭遇毕业生就业危机,学生毕业即失业,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用人荒。因此,应及时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供需和谐发展。以计算机专业为背景,探讨高校与用人企业合作的途径,通过"订单式"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养,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左荣 《教师》2015,(14)
应对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求,教育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也应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此,本文从认知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引入5S管理理念、小组合作等角度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中职学校园艺专业现状的分析,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庄 《文教资料》2013,(1):193-194
新闻采写课应强调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实践技能,通过在新闻发布会、新闻观察、小组讨论等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中运用"对话式"练习,培育学生采写实践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更深层次的教学变革取决于拓宽培养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产业部门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合作培养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这种合作教育体制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产学合作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必备技能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技能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形成技能的基础,它由基本技能、思维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