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源 《现代语文》2006,(5):48-52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s)和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s).和词汇隐喻一样,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语义变化现象.韩礼德同时区分了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congruent realization),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incongruent realization).本文试以古代汉语为例,来探讨概念语法隐喻与古代汉语形容词活用的关系,以此分析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与隐喻思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和学习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2.
“其”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文言虚词。综观诸家的《古代汉语》书,多认为“其”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如果作为代词,它只能作定语,而不能作主语。王力老先生说:“中古以后,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文学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在今见的诸多古文注释中,有不少地方对“其”的注解实际上也是颇不妥当的。本文以较多的古代汉语例句为证,说明“其”在古代汉语,包括上古汉语里,是可以作主语或兼语的,而且,作为人称代词,它不仅可以称代第三人称,有时甚至还可以称代第一、二人称。这种语法现象,不仅在秦、汉以后大量存在,甚至在先秦时候也早已出现了。作为语法规律来总结,我们更应该注意语言的发展,不能过于拘泥,过于刻板,不能人云亦云,形而上学;而应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语境,尊重语法规律,并尊重逻辑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3.
"被"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虚词的用法,但是它的这个用法并不是造字之初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在古代汉语中,"被"的主要用法是做名词和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被"虽然保留了名词、动词的词性,但它的主要用法是做介词,表示被动之意。在"被"字语法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被字式。可以说,被字式的发展与"被"字的语法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其”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言虚词。综观诸家的《古代汉语》书,多认为“其”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如果作为代词,它只能作定语,而不能作主语。王力老先生说:“中古以后,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学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在今见的诸多古注释中,有不少地方对“其”的注解实际上也是颇不妥当的。本以较多的古代汉语例句为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包括上古汉语里,是可以作主语或兼语的,而且,作为人称代词,它不仅可以称代第三人称,有时甚至还可以称代第一、二人称。这种语法现象,不仅在秦、汉以后大量存在,甚至在先秦时候也早已出现了。作为语法规律来总结,我们更应该注意语言的发展,不能过于拘泥,过于刻板,不能人云亦云,形而上学;而应该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语境,尊重语法规律,并尊重逻辑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5.
名词活用琐议□史晓川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突出的语法现象,是古代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有必要针对教材中存在的可商榷之处,以词类活用中的名词活用为对象,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期对教材能有所补益。一所谓名词...  相似文献   

6.
黄薇 《丹东师专学报》2011,(6):59-61,80
古代汉语是一种具有修辞性特征的民族语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汉字形、音、义的解析以及对语言结构规律的把握上,还应该紧密结合修辞进行古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层次分析、句式变换、古代汉语语法及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等三个方面详细考察了现代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指出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只能是含有“给予”义和“称说”义的动词,而有“获取”义的动词是不能带双宾语的。  相似文献   

8.
李国明 《甘肃教育》2002,(10):23-23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大难关。因此,掌握词类活用,并了解它的一些规律,才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谈现代汉语的双宾语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层次分析、句式变换、古代汉语语法及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等三个方面详细考察了现代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指出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只能是含有“给予”义和“称说”义的动词,而有“获取”义的动词是不能带双宾语的。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是文科专业的必修科,由于学生平时读的古文较少,对古汉语语言现象很陌生,对其语法规律掌握得更少,因而学生学起来感到负担很重,也较为吃力。为此,作为这门课的辅导教师,不仅有掌握教学原则和内容问题,还有一个教学方式和方法问题。在古代汉语课辅导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辅导时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开拓思路,培养能力,交给方法,掌握规律”。本着这个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型进行辅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典文献浩如烟海,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能够读懂古典文献。要读懂古典文献,就需要掌握诸多古代汉语知识,而语法知识正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准确掌握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有利于正确标点古典文献;准确掌握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有利于避免文献理解上的错误;准确掌握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有利于体会古典文献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学者们关于古代汉语中是否存在定语后置的问题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不同,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古代汉语中的“定语后置”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古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历程,更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认识汉语语法的发展史。基于此,本文就对古代汉语的“定语后置”问题做了一点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成语大部分与古代典籍有关,从整体来说,成语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达的,是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现象。也可以说,成语是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不仅保留着不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读音,保留着大量的古词义,而且还保留着许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本文拟从词类活用、倒装、省略、判断句、被动句等方面对成语中遗留的主要古代汉语语法现象作一梳理,以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拙作《名词作状语刍议》曾发表于《湖州师专学报》八六年第三期社科版上,对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这一语法现象谈了自己的粗浅看法,为进一步阐述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语法中的普遍性及它的功能作用,特补写本篇,以作续议。 在《名词作状语刍议》一文中曾指出,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语法中的普遍现象,是名词常规的语法功能。它在古代文籍中大量出现,例子比比皆是,同时在不同的句式、场合和不同的语意环境下,它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下面试分四种情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的语法教学是为阅读文选服务的,为更好地继承、发展现代汉语服务。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古今结合,要循序渐进。以今讲古,以古解今,古今汉语本就是一脉相承,注意古今结合,可以缩小古今汉语的距离。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任务设置同样也要遵循循序的规律,古代汉语语法的任务设计要遵循由例句到名句,由名句到仿句,由仿句到篇章之"序"。  相似文献   

16.
戴明珠 《文教资料》2012,(32):107-109
成语是古代汉语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活化石,古代汉语中许多特殊的语法现象在成语中均有体现,特别是词类活用的现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宾语前置等等伴随成语的袭用而保留至今。因而对成语中语法现象的研究有利于管窥古代汉语中特殊语法现象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陈要男 《文教资料》2011,(17):19-20
在古代汉语中,复音词从语法构词中的语序构词角度可以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表述式、支配式五种基本类型,其中复音词中的联合式复音词的数量和构词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几种形式,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语言内部的语音、训诂、语法、修辞几个方面探寻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AB式拟声词及其重叠形式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式拟声词中叠韵词较多,第二个音节声母为“1”的也较多,后者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复辅音有关。这类词通过不同的方式时现实世界的声音进行模拟。AB式及其不同重叠形式的拟声词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这类词作状语时,在组配方面受到拟声词形式和VP组成成分的双重限制。这类拟声词后加“地”与否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否加“地”与拟声词的形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试论近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着眼于近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由三者的比较中抽绎出某些结论。近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的最大不同是:1.新的语法手段的出现、大量运用和定型化。2.句子形式的进一步完善。3.新的句子形式的出现和发展。4.旧有形式的改变、消失。近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区别是:1.某些句子形式远比现代汉语繁复芜杂2.许多方面远不如现代汉语完备。由此可见,近代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繁”,具体说来,则是精密与粗疏并存,丰富多彩与芜杂不精并存,完备与不完备并存。  相似文献   

20.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常见现象,也是古代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理论。文章对这一理论重新进行了修正和规范,指出应多方位考察词类活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