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其协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能否顺利实现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可以从以下路径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协同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营造高校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建立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亟待需要提高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创新的基本理念,构建了集"课堂协同、教学团队协同、学校与产学研基地协同"为一体的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三维协同模型,从优化大学生能力结构、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和国家教育制度三方面着手,可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社会、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符合教育规律与企业成长需要。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需要解决培养主体协同、培养渠道协同、培养环境协同、培养方式协同四个方面的问题,最终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协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实现我国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在当前我国倡导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匮乏已成为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我们要通过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发展、加快教学管理创新步伐、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等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下,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协同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是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详细分析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构建资源共享、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型高校学生创新大平台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讨论创新大平台体系构建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全面寻求和探索高校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举措和实施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工程机械领域卓越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物理—电子—机械、机械—能源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耦合机制,完成了创新基地—实验中心—科研企业多部门校企联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校内开展学科竞赛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校外科研企业进行实训,培养卓越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和感知创新能力,为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9.
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校企协同的卓越人才培养等问题,以本科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协同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探索、企业实践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开展等,实施三结合("课堂教学、企业实训、学科竞赛"三结合)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生的工程创新能力[1]。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为破解通才教育和专才培养的教学与资源需求矛盾,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需要依托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融入"协同培养与兴趣引导、渐近式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理论,立足大学生科研训练基地、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实践实训教学平台,结合团队科研项目,以项目驱动、兴趣引导、以赛促学和协同培养方式,开展农林院校新工科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以此制定农林类新工科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融合,主要探讨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传统创新基地通常按单一学科布局,创新成果多为"竞赛导向、一次创新",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能力和机制。针对这一问题,瞄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创新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式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新思路。以国防科技大学跨学科"主题式"无人系统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例,系统总结了跨学科"主题式"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情况,深入分析了跨学科"主题式"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成效和启示,通过开展团队化、主题式创新实践活动,实现了学员创新活动由"一次创新、个人创新"向"持续创新、团队创新"转变,极大提高了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取得明显的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3.
邓广福 《文教资料》2011,(14):190-191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种措施,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形成持久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调控教学系统结构诸要素,从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开展科研活动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共享。这种新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现代农科大学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提高了农学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基于协同理论构建了高等院校、中小学和企业在内的实践创新能力多元协同培养体系,并结合实践能力结构特点,提出了"分层渐进"的能力培养方案,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西安邮电大学始终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挑战杯"竞赛为抓手,以大学生科技立项为载体,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梯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主要教学任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将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相结合、全面开放实验室、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等方法出发,以学生为本,突出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创新实验室正常运转,建设全面开放的、科学合理的创新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对高校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仅仅是社会衡量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笔者以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近年来不断推行的"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基础,分析该模式在指导实践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升创新理念、打造实践平台、完善制度建设等措施,推动"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以期达到长期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教学中采用的案例研究型学习模式为例,探索其对于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方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