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谁?这是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学术话题之一.作者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西游记>的成书与作者问题,同<三国演义>、<水浒传>有着可相类比的地方,是在西游故事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市民与文人不断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2.
在<折断的翅膀>中,"我"与萨勒玛*克拉玛的人格特征,是作者潜意识中"自恋情结"的产物;"我"与萨勒玛*克拉玛的爱情观,则代表了作者主体人格的分裂,从另一层面上体现了纪伯伦人格结构中的"自恋情结";而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死亡"场景中,纪伯伦潜意识中的"自恋情结"则在变形和升华中进入涅 .  相似文献   

3.
<不落的明月>是前苏联20世纪20年代问世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刚刚出版便备受关注,引起轰动,屡遭责难.小说的作者皮利尼亚克曾是那个时代一度独领风骚的作家,其创作的众多小说不同凡响,但<不落的明月>以及<荒年>、<红木>等作品也给作者带来了厄运.  相似文献   

4.
十证"伶玄"     
<飞燕外传>,汉·伶玄撰,堪称中国古代艳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对<源氏物语>和<金瓶梅>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后世却一直将其打入"伪书"的冷宫,笔者从与作者、作品有关的十个方面进行考证,结论是作者确系汉人,作品确系汉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作者为<小学写字教学手册>一书写的序言.汉字书写是汉语文的基本功构成之一,所以应该重视写字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作者介绍了<小学写字教学手册>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编辑体例,以及具有文献性、工具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特点,对促进各地小学写字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的作者与主题存在着许多争议,这只是我们对于原文理解和把握的程度而已.但是,要对原著进行改编,却必须以遵守原著精神为前提.<西游记>电视剧续集的拍摄,几乎是在对于原著文化内蕴所知甚少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收视效果,大肆歪曲原旨主题,胡编乱造情节,是对原作者权益的侵犯,也同时误导了观众和读者.文学批评工作者应该挺身而起,捍卫<西游记>作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世人赋予<长恨歌>的种种主题都不符合白居易原意.本文认为,<长恨歌>是作者在青年时代完成的即兴之作.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对李隆基占有儿媳杨玉环的宫闹丑闻加以大胆改造,从中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中帝王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自己的爱情理想,同时在客观上暴露了封建帝王的贪婪与虚伪,为世人揭示出统洁者追求"倾城"必倾城,贪婪"倾国"必倾国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8.
名著<金瓶梅>自问世数百年以来,对其思想和艺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对其作者更是扑朔迷离,迄今难有定论.本文从<金瓶梅>中的方言土语以及一些习俗入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可能是河东人,或者起码在河东生活过,或者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各种文人的加工.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论述了严复"雅"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运用.作者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严复"雅"的历史局限性及其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内核"进行了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诗歌艺术特征及诗歌翻译的基本要求,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雅"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级英语>第二册第十一课注释9中将"east wind"解释为"万物苏复的春风",但无论是从英国地理环境,英国文学作品例证,还是该文作者本意来看,"东风"应被解释为"凛冽的冬风".  相似文献   

11.
高悬于夜空的月亮由于其月相变化蒙上了神秘色彩,成为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母题,它积淀了浓郁的人类文化情蕴,反映不同民族文化视野,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月亮自古以来就是女性的象征,月神也以女性形象出现;而日本的月神"月读命"却是位男神。通过对神话形象的比较研究,对两国月神的性别进行对比并探究其异同的原因,指出中日神话中月神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特征以及地理环境不同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南方独特的历史背景及地域特色,使之成为哥特小说繁衍生息的沃土,哥特小说以其特有的风格,揭露历史与社会所犯下罪恶的极其可怕的后果,给读者以振聋发聩的阅读效果,所以倍受南方作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泰戈尔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内容:对人生的思索,对爱情的追求,描写童真童趣,表达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等。“神”介入各种题材的不少诗中,成为泰戈尔诗歌的重要特点;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及神秘性,是泰戈尔诗歌的另一重要特点。精美的语言和韵律也是泰戈尔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宋代画学中的"天机"及其儒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机”在宋代画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它不仅是一个思维范畴,还有着多层面的深远奥义。“天机”的本质要义渊源于《易经》中的“畿”。庄学中的“天栈”是对《易经》中“畿”的发展,宋代儒学又对“畿”有所深化。画学中“天机”充分体现它的哲学品质。  相似文献   

15.
“神秘”是陈染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无论是其小说中对奇幻体故事中“异域色彩”营造中对“陌生感”的追求,还是,其在小说中对“未知”的全面展示,深味命运的不可知,和身在其中渺小的人类的精神关怀,以及她笔下的神秘女人以及女人讲述的神秘中,以“女性”更敏感的心灵触探这个世界的冲突中的精神困境,陈染都是在“神秘”的营造中完成了她的独语.  相似文献   

16.
《拾遗记》用华美的语言与奇特的想象,描绘出若干糅合了道教玄想和现实生活诗意的美好境界,显示出相当明显的唯美艺术倾向。本通过对《拾遗记》唯美描写与艺术旨趣的考察,论述了它所具有的唯美倾向,以及这种倾向在小说发展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界对晚清翻译出版研究的视野开始发生转化,西方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常常作为一种研究的范式引入到此类研究中,福柯的权力学说也包括其中。但是由于福柯的权力观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广泛性,因此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当中难免会陷入泛泛而谈或者是不可理解的神秘境界中。现将从福柯的权力观所具备的变动特征出发,将晚清翻译出版作为一个权力支配下的典型文本去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象化与异化的二律背反是历史之谜。消灭私有制是历史之谜的初步破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之谜的完全破解,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人类实践,是历史之谜的当代解答。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所志之怪大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之怪、死生之怪和神鬼之怪,其创作前提是“人鬼乃皆实有”。对“怪”的描述,有原始人类的工具崇拜心理,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但更多体现的是六朝人雍容宽厚的审美趣味和对个体生命的珍视。  相似文献   

20.
苏童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苏童小说巧妙的叙事技巧,这是苏童小说呈现独特魅力的叙述动因之一,其内容包括叙述视角的独特、“白描”与“留白”的传统以及设置悬念的巧妙;二是苏童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苏童小说艺术特色的诗性语言的魅力呈现,其内容包括一气呵成的语言、南方市井的语言、准确新奇的比喻和精心营造的诗性氛围。苏童小说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诗意地展现了苏童不同于其他“先锋作家”的艺术特色,也潜在地生发出潜藏在苏童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