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国内地调查记者行业的第二次全国性普查,与六年前进行的首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下降幅度高达58%;调查记者行业依然由男性主导,且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化,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对更高,从业经历也更加丰富;调查记者高度集中在7家传统媒体和2家新媒体机构,41%的调查记者工作地在北京,曾经籍贯最集中的"调查湘军"现象呈衰落之势;他们在择业动机、角色认知方面与首次调研结果高度相似,但职业认同感显著下降、工作自主空间有所收缩、职业忠诚度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自我报告的职业满意度并未出现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入行的调查记者和新媒体机构的调查记者的工作满意度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23):42-47
记者的职业角色认知影响新闻实践及其产品的最终形态。迄今为止,有关记者职业角色认知的研究多聚焦个体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福建报业为切入点,采用调查的方法,考察媒体和组织因素对地方报记者的职业角色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报记者最看重"信息传播"角色,其次是"社会疏导"、"喉舌"、"监督"和"营利"角色;媒体和组织因素不影响记者对于信息传播角色和监督角色重要性的感知,媒体类型和组织支持影响记者对于社会疏导角色的重要性的感知,组织目标和组织支持影响记者对于喉舌角色的重要性的感知;组织支持影响记者对于营利角色的重要性的感知。上述发现的内涵亦在文中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首次针对国内调查记者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影响因素.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59名调查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偏向分析解释、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及舆论监督,即“调查/解释”和“信息传播”这两种角色;个体因素对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对新闻价值的认知均没有显著预测力;调查记者所在的地域差异对其媒介角色认知有一定影响,相对来说,党报机关报的调查记者更偏重“鼓吹民意”,市场化都市报记者相对偏向“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的媒介角色,新闻杂志的调查记者偏向“批评与质疑”.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根据2018年秋在北京地区开展的一项深度调查而写成的小型调研论文。调查发现,当前北京地区新闻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与较浓的社会责任意识,个人能否实现个性化发展似乎已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加以考量的重要因素,新闻行业前景亦大有可期待之处。此外,与择业动机相关,当下新闻传播环境不断变化,新闻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角色、新闻工作的社会功能的一系列认知,也会伴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职业角色、社会功能、择业动机,三者永远牵绊在一道。  相似文献   

5.
(续上期) 结果显示调查记者对五种媒介角色因子的认知排序中,最看重的是大众传媒的基础功能——信息传播,其次,比较看重的媒介角色因子是"鼓吹民意""解释政府政策"和"批评与质疑",最不看重的媒介角色是"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可见,对调查记者来说,其对新闻报道社会功能的期待和自觉,是以记录和传播事实为"底色"的,这点跟一般新闻从业者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鉴于当前对于引用动机的研究缺乏一致性的总结和归类,对于不同的引用动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缺乏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5个重要的引用动机,在将引用动机的类型分为内在引用动机和外在引用动机两类的基础上,检验引用动机对引用行为以及不同的引用动机间的影响关系.[方法/过程]利用量表式问卷对科研人员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所回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科研人员的论文引用行为会受到"知识主张"、"价值感知"、"信息源便利性"、"引用输出"和"引用重要性"等引用动机的影响.从引用动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看,内在引用动机--"知识主张"会影响科研人员对"信息源便利性"、"引用输出"和"引用重要性"的感知程度;另一个内在引用动机--"价值感知"会影响科研人员对"引用输出"和"引用重要性"的感知程度.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们是"社会多种角色的扮演者",在其参与社会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超越自身身份的言行和职责,从而发生角色"越位"的事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媒体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发掘核心的有价值的新闻,这就要求记者群体在扮演自我角色的同时还要回归到记者职业本身,让角色更好地回归记者职业本身。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状态问卷调查及分析:Ⅰ.工作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伟  黄冬华  曹兵  吴石忠 《编辑学报》2007,19(2):122-124
采用问卷访谈法对2005年参加教育部主编(编辑)岗位培训班的182名学员进行了编辑职业状态调查.样本率为0.676%,回收率为95.6%.有效问卷169份.结果表明:科技期刊编辑择业动机选择"特长与兴趣"的有70.4%,位居首位;52.6%的人喜欢在"友爱真诚,相互关心"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期望期刊主管具有"新、博、公、诚"的品质组合;改善待遇和提升职称是他们的愿望.50.0%的被访者对编辑工作状态"较满意",而"满意"只有33.3%.较满意的原因是工作太累及对期刊前景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9.
王远 《东南传播》2013,(8):10-12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移动社交网站不仅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对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借助"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移动社交网站的受众使用动机和行为,并且探讨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开展了"手机‘人人网’的使用情况及影响调查",分析用户的基本情况、使用频率和使用动机。期望能对移动社交网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与满足:手机娱乐化动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巧怡 《今传媒》2011,19(2):88-89
手机逐渐成为通信工具与玩具的结合体,从"个人通信终端"演变成"个人多媒体通信娱乐终端",扮演起娱乐工具的新角色。本文试从手机娱乐的动机入手,分析手机媒体能够承担个人随身娱乐工具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等;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2.
一线记者在向编辑角色转变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业务上的研究、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思想和心理方面的调整和转换。具体说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摒弃"虚荣心"和"名利心",要秉持"细心"、"耐心"、"公心"。伊圣涛  相似文献   

13.
连线报道是广播以"快"和"活"的特点适应媒介竞争形势的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记者是做好连线报道的关键因素。相对于传统的广播报道,记者在连线中一般以"我"的身份亮相,他是"在场者",也是"观察者"、"体验者";他是"采访者",也是"被访者"、"讲述者"。记者需要适应这种角色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5.
记者微博拥有多重角色,承担的角色期待各不相同。然而各种角色并不总能和谐一致:毫无限制地释放信息可能会伤害"喉舌"角色,影响社会和谐,守口如瓶则会流失粉丝;鲜明的政治家身份会削弱亲和力,扮演舆论领袖过度则易违反宣传纪律。要解决角色冲突,记者微博回归职业微博也即政治家角色应是目前最可行的路径。为此,宣传主管部门、媒体、记者应各司其职,将记者微博的内容约束在公共表达的范围内,促其回归职业微博本位。  相似文献   

16.
以多个记者深度调查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记者调查面临的三个问题:是什么——凝聚"民意最大公约数",写什么——"四点"聚焦"五度"俱全,怎么做——做"有机记者"。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另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第一种类型,即"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8.
"职业主义"和"社会伦理"冲突中的记者角色,是由记者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然而要在二者冲突间重塑角色,则必然应回顾已有新闻实践取向;最后分别通过承继人、把关人、缔造者、传播者等加以角色重塑。  相似文献   

19.
中央提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把改进调查研究列为"八项规定"之首,可见改进调查研究对于当前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调查研究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记者的基本功,而且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一大法宝。只有调查研究才能使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5):2-8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参与性媒介,是当今中国新闻从业者重要的信息搜集和意见表达平台。本文以当代中国职业记者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微博使用为切入点,考察他们的社交媒体实践与职业角色认知。研究发现,中国新闻从业者最为看重的职业角色仍是中立式的信息传播者,但参与性的"监督与影响"角色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微博场域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记者的角色认知,他们的媒介实践和角色认知都更多地受到组织宏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