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处理稿件欠妥行为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技期刊责任编辑与作者有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在编辑出版活动中,责任编辑在处理作者稿件时常常出现多种欠妥行为。这既有责任编辑的主观原因,也有目前编辑出版活动中相关规章制度、外界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原因。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消除和避免欠妥行为,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我国科技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军事科技期刊内容的保密审查是国家和军队保密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强化保密意识。文章在分析军事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失泄密风险和隐患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军事科技期刊内容的"五级保密审查制",即由作者及其所属单位、责任编辑、同行审稿专家、主编以及期刊主办单位保密委员会共同组成的分级设防、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多级保密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3.
魏艳君  彭熙 《编辑学报》2015,27(4):371-372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让作者参与校对工作.作者参与校对,重点是编辑稿和二校稿的校对.编辑稿作者校对主要是针对责任编辑的意见进行确认、修改、补充,二校稿作者校对主要是排除排版过程中不同文件格式转换导致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期刊整体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环节质量控制,包括:坚持办刊宗旨,确保期刊的政治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及三审定稿制度,严把审稿质量关,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实施编辑加工三重把关制、责任编辑责任编委双责任制,严把编辑加工、校对、制版、印刷、装帧等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实现稿件的高效编辑处理仍然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最多跑一次"理念,以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工作实践为例,通过简化作者和审稿专家的操作流程、缩短稿件发表周期,从作者投稿、编辑工作流程和稿件资料存档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提高服务能力,实现高效编辑出版的举措.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融合"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作者、专家和读者,还能提高编辑工作效率,最终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网上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的职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马宇红 《编辑学报》2006,18(1):56-57
网上审稿是我国科技期刊专家审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网上审稿前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初审稿件,协助作者对稿件的电子文本做规范化处理和选择恰当的审稿人;专家审稿后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拟定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回复作者,确保原稿以及审稿人和审稿单信息入库等.  相似文献   

7.
论科技期刊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实践活动,多个主体参与了这一过程,诸如主编、编辑、审稿专家、作者等等,这些主体因为其不同的角色身份而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  相似文献   

8.
王子斌 《编辑学报》2008,20(4):314-316
列举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在审稿环节种种自觉和不自觉损害审稿专家利益的行为,分析了这些行为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以期保护责任编辑、审稿专家和期刊社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精神的作用及其核心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新 《编辑学报》2012,24(4):314-316
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构建完善的编辑职业精神对于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至关重要。该文论述构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精神的作用,主要包括导向与塑造、教育与规范等,同时分析构建编辑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如责任、价值、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终校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德培 《编辑学刊》2001,37(1):56-57
引言 校对工作是编辑出版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列宁在出版<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时说过"最重要的出版条件,保证校对做得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1]科技期刊编辑部的校对工作一般由责任编辑、作者和同行编辑共同完成,而终校是校对工作的最后一环,是一项极为细致的、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有一点疏忽,对期刊质量的影响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