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元素运用于我国电视动画片创作,与国外动画更注重对事物本体形态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极具中国特色。在影像时代,图像思维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人们对电视动画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画构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深厚而丰富,电视动画创作可从构图、人物塑造、场景设计、镜头语言等方面汲取养分,不断提高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从而推出更多具有原创价值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语言形式、叙事方式、艺术形态以及影像特点等在书法和动画之间建立联系,找出创作的共同道理,从而推动中国动画的民族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贾腾 《东南传播》2016,(4):45-47
生态主义已经冲击到传统的意识形态,并影响到其它领域研究。从生态主义视角来研究动画艺术,是动画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笔者力图通过对"生态主义动画"这一概念的界定及生态主义动画创作的理念、主题、叙事等几个方面的思考,浅析生态主义动画的创作观念。在反映现实生存危机和反思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同时,认识动画作为媒体形态传播的社会责任,并探讨动画创作的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动画创作从创始初期就积极开拓,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讲述儿童喜爱的故事,寓教于乐。动画片是受到大众热爱的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社会公共事业,但中国动画产业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动画缺乏关于社会和自然等方面更深层次的思考,动画缺乏娱乐性,生活气息,动画整体风格较为单一,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不够夸张,实验性的个性动画短片萎缩,还应该多像国外优秀动画制作国家学习,对传统戏曲过分依赖,仅仅是浅层次形式上的民族化,民族化未能真正深入民族精神本体。希望我国的动画产业能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走出低谷,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周广 《出版广角》2019,(22):47-49
“圣地巡礼”是由日本动画粉丝自发形成的动漫亚文化,目前“圣地巡礼”已发展为由地域、动画制作方、粉丝共同开展的活动。随着我国优秀国产动画作品的涌现,动画旅游热潮在国内兴起。日本的“圣地巡礼”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提高动画内容创作水平,完善产业链合作模式,拓宽动画旅游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7.
日本新锐动画导演代表人物新海诚是首位以独立动画制片人身份跻身顶尖行列的动画家,他制作了许多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并受到广泛认可.新海诚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提出了超越时代的动画创作理念,他的作品融合了生活、艺术、技术等多种元素,并塑造了"新海诚式"动画.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海诚动画作品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新海诚主要动画作品所运用的诗意化叙事手法、新海诚动画作品的视听语言元素以及新海诚动画作品所体现的物哀感等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来探索新海诚动画作品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李倩 《新闻传播》2023,(18):62-64
“国潮”席卷中华大地,伴随多元化潮品中国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走入人们视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的风尚也让艺术与影视设计备受影响。为此,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基于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媒体动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动画创作中的创新路径,以期为传统文化元素的优化应用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动漫产业,我国动画作品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动画企业要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利就需要使其作品获得观众的青睐。本文对动画观众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动画企业了解影响观众选择动画产品的各种因素,为其作品创作和营销传播提供切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美学情感是现代动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意象元素,不仅是现代动画构图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现代动画在绘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其对促进动画形象展现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美学情感在动画的融入既可以增强现代动画绘画的艺术性,也可以增强现代动画的形象魅力.因为美学情感的融入不但提升了动画的审美质量,确定了动画展现的具体范围,更将独特的艺术情态塑造到了动画的场景之中,增强了动画的整体魅力,传递出视觉信息.  相似文献   

11.
培根铸魂是“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具体阐释,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动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基于核心价值重构和传统文化自信的动画文化观,秉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创作态度,才能担起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时代文艺之责任。  相似文献   

12.
李楠 《今传媒》2012,(1):99-101
定格动画的创作是将所有投入资源进行整合,最大限度的使用已有资源将其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艺术创作。应该是统筹投入与产出的。移轴摄影虽貌似是与定格动画毫不相干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却与定格动画有着较为相近的外在特征。且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移轴摄影也逐渐由高成本创作转向较低投入成本的创作方式。这使移轴摄影引入定格动画创作,从而解决定格动画中的某些场景创作中的困难,降低定格动画创作的时间及物质投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20)
本文从类型动画创作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国产治愈系动画的逆袭之道。国产治愈系动画的创作应在模仿日本治愈系动画的类型特征,即治愈心灵创伤的主题、散文化的叙事结构、治者和愈者的角色类型、从心灵创伤显露到治愈的叙事模式、清新舒缓的视听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特别是针对日本治愈系动画提供浅层次、虚幻、暂时心理抚慰的不足进行改进式创新,为我国青少年观众提供深层次、现实、长久心理抚慰,从而提升创作水准、超越日本治愈系动画。  相似文献   

14.
过程动画指的是用一个过程去控制物体的动画。过程动画经常牵涉到物体的变形,但与前面所讨论的柔性物体的动画不一样。在柔性物体的动画中,物体的形变是任意的,可由动画师任意控制的;在过程动画中,物体的变形则基于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物理规律。最简单的过程动画是用一个数学模型去控制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运动,如水波随风的运动。较复杂的如包括物体的变形、弹性理论、动力学、碰掸检测在内的物体的运动。另一类过程动画为粒子和群体的动画。粒子系统动画方面的先驱是Reeves,他于1983年所发表的论文中成功地提出了一种模拟不规则模糊物…  相似文献   

15.
张婧 《今传媒》2011,19(2):69-70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是继迪士尼之后,对动画历史影响深远的公司之一,已经成为三维电脑动画领域的领头羊。皮克斯的动画作品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良好的创作环境,优秀的创作团队,准确的市场定位,尤其是其出色的作品,都成为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颜雪洋 《东南传播》2012,(4):99-100
节日民俗大多是从远古时期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文化沉淀发展流传下来,是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思想、民间信仰等悠久的文明沉淀和凝聚。面对节日民俗文化逐渐被淡化的现象,本文将节日民俗与动画创作相结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展望节日民俗类动画的创作前景及创作价值,探寻节日民俗文化类动画的市场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宇展 《大观周刊》2013,(12):88-88
表演是集创作和表现于一体的艺术,是刻画j塑造角色和观众欣赏接受的过程。与真人表演的影视表演不同,动画是极具表现力和吸引力的。影视表演中的动画表演结合膏创作者的专业技能、创作经验、艺术修养及生活感受,本文介绍了影视表演与动画表演,针对动画表演的特点阐述了动画表演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山东传统剪纸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征 《青年记者》2017,(24):91-92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是由万古蟾导演在1958年制作完成的,此片色彩明快,角色与场景造型均采用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这部作品的出现使人们对剪纸动画的艺术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还为中国美术片增添了一个新的片种.这种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动画创作的形式,使观众耳目一新,开创了中国剪纸原创动画片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影视片的一种类型,动画是由美术和影视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以视觉影像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内容,以美术造型规律为手段来营造情境,兼具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去电影化”与“电影化”双重视角,对比了中日动画电影的差异,探讨了中国动画艺术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20.
无对白动画指的是全片没有任何台词的动画作品.在数字媒体时代,声光电的有机融合,使得动画越来越依靠声音和画面的配合来叙述故事.如今,对白的应用早已成为动画主要的叙事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动画都离不开对白.然而,还是有少数动画艺术家另辟蹊径,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无对白动画.由于没有台词的介入,使得无对白动画有了独特的叙事手法及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