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女大学生创业过程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心理问题:自我认知不准,创业意识淡薄;存在畏难心理,创业体验匮乏和依赖心理重,创业心理品质不良。通过开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预防和调适她们创业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自我认知,帮助她们树立希望、培养乐观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创业韧性,能有效提升她们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社会因素影响、自我知觉、人格特征、生活挫折等方面分析了女大学生自卑人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措施,即引导女大学生认清社会潮流,形成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引导女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引导女大学生合理地与别人比较;引导女大学生形成多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成就感。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创业教育对于女大学生这个特殊就业群体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在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方面,对于女大学生充分和谐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女性化人格有着意志坚韧、情感丰富和认知敏锐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创业意愿不强、依赖心理较重、封闭感明显等缺陷.中性化人格过度发展,可能会产生性别认同模糊.双性化人格是女大学生较为理想的创业人格模式,明确女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合理内涵、正确吸纳男性人格的优秀特征、构建符合女性实际的新型人格,有助于培养利于创业创新的双性化人格.  相似文献   

5.
论女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提倡"以创业促就业"的今天,自主创业开始日渐成为高校女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束缚严重,创业环境欠佳;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尚属空白;女性主体意识欠缺,创业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女大学生创业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及各级组织应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学校应加强女性创业教育;女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文章从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情绪体验、自我归因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包括客观地看待男女不平等现象;有意识地培养双性化人格;增强自信,积极悦纳自我等。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女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被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赋予其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高校正方兴未艾。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优势,探索性别化的创业教育,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创业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优化创业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革新创业教育方式、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应成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仍然束缚着女大学生的思想和自我发展。本文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女大学生的发展特征及根源,探讨促进女大学生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帮助女大学生提高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的宗旨是: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使其人格和谐;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开发潜能,发挥优势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防御能力.该文在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防御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女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从女大学生自身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培养女大学生心理防御能力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鸡西大学学报》2022,(1):62-66
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缓解文科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育是文科大学生创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它有助于增强主体创业自信心、提升主体自我认知水平,提高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素养。针对目前我国文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拟围绕个体创业意识、整体创业环境、创业行为动机三因素,提出培育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四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自我意识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测量目前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本研究从影响中学生发展主动性与自觉性的主要因素出发,设计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设计,自我体验、自主意识和自省意识5项因素的量表,经性能检验,取得了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用此量表对1989名中学生进行测量,发现了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使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创业意向问卷对5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生源差异;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生源差异;创业意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生源差异;主动性人格、职业价值观和创业意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主动性人格、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某些人格意识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 ,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人格特点应该具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开放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高凤翰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其题画诗在内容上花鸟、山水、人物均有涉及,而花鸟居多;在风格上具有色泽淡雅、精雕细刻、好发议论等特点;在思想上自信甚至自负,有着入世的情怀、顽强的个性以及敢于对抗流俗的勇气,又自卑、自怜、自伤,有着面对不可捉摸的命运的悲观;在诗画关系上具有填补画面空白,深化画面意境以及补残、藏拙、为图画中不合常理处解嘲等功能。高凤翰题画诗在"八怪"题画诗中较为"不怪"、较显平和雅正。  相似文献   

15.
人格问题是一个被多学科整合与研究的对象,哲学意义上的人格侧重于对人终极意义的关怀,即人的主体性、创造性、自为性或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侧重于对人终极关怀的心理调适过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植根于人文精神的人格教育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229 enterprisi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Wuxi, Suzhou and Nanjing to conduc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valid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that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effect o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that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has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7.
华道金 《中国德育》2007,2(6):15-17,31
理想的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自尊感作为个体对自我的一种情感体验,对个体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个体自尊感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体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个体自尊感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实现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文学家,必然要不断地舍弃"小我"而站在"大我"的立场上思考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但是,又不能否认,即便再伟大的作家,仍然逃脱不了个人经历对自身性格、人生观产生千姿百态的影响.从下岗女工成长为一名广西知名青年女作家的粱志玲,充分地动用了她的生活资源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和个性化的性格,以及一贯坚持不断地审视生活和审视自我的文学追求,使梁志玲的文学作品在洞见世俗常理中的恒久精神之余表现出复杂的文学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9.
社会感是指社会性的积极情感,它包括爱、同情、关心、尊重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责任感,与他人的友谊感和亲和感。优胜感是指人们在面对他人、与他人比较时产生的优越感、自豪感、荣誉感。当下,整个基础教育倾向于培养优胜者,造就了众多的优胜感极度发展的人。为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社会感的发展;为此,教育者对学生的期待应从优胜期待为主导转向人格健全期待为主导,教育评价应从重相对评价转向重绝对评价,师生关系应从主客关系模式转向主主关系模式,教育者对学生的爱应从"父爱"转向成熟的爱。  相似文献   

20.
论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它提出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乐观等三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积极心理有关的变量。教育要培养学生进取向上的态度、体验幸福的能力、提升自我的心灵、快乐达观的情绪和优秀美好的品质等积极心理以达到人生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